1. 《如何创作一首流行歌曲之创作旋律的故事》
上回我们说到《飘在北京的尘》的曲子是如何创作出来的,那现在我们就要说说关于旋律部分是怎么出来的。
因为这首歌是先有的曲,然后打算做旋律填词的方法来进行创作的。那首先就要明白一点了,曲子写出来能不能唱,是单纯的曲子还是歌曲的曲子,说实话,考虑一首歌曲,还是要周到全面的。
所以在这里,我先是用自己喜欢的音色勾兑出整个曲子的音节。然后进行了一下视听,我发现整个曲子里少了一些东西。
因为元素已经加入完毕,不可能缺少的是元素上的问题了。我知道了,缺少的是曲子的背景部分。
只要你在创作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知道自己哪里需要什么就好。所以,我开始尝试这用曲子进行调调哼唱,然后记录下其中的整个想唱出来的段落。
这样也是为了后期填词的简约化。 说实话,有些旋律是靠人声唱出来的。
因为涉及到歌曲的保密性质,我并没有找歌手来帮忙哼唱旋律,而是使用了音色进行处理。使用音色做为旋律的第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歌手发挥出想唱的感觉。
当然了,一个真正好的歌手,是需要会三度创作空间的。所以,当歌手喜欢你的歌曲的时候,就要看你的旋律怎么样了。
如果你的旋律做的不完整,或者旋律做的同样不好听。那歌手很难发展下去,也不愿意用心去唱好你的作品。
所以我建议刚学会创作的朋友,一定要对自己创作的歌曲的旋律部分讲究一下。 如果你的歌曲的旋律写的莫名奇怪的话,那我估计你整个曲子的很多地方都有问题的。
不要怕,只要你勤奋,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那就修改它吧。反正一首歌曲不是那么快速的就能完成的。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写曲和旋律的基本功底你也有,也要扎实。不然是不可能有人能够明白你的意思去帮你进行创作的。
再有,你能老靠别人的帮助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吗?所以,要先从理论学起,然后多多动手吧。 就这样,《飘在北京的尘》的曲子、旋律做好了,那么接下来的活或许你会说,多听旋律填词了吧。
我个人考虑,不是这样的。当我做好后。
我用音响进行了多次的视听,然后用电脑记录每一个声音的位置。这里我经常用小秒去听一首歌,所以一做在设备前就是十几个小时。
而且反复听这一首歌曲,也算是一种检查吧。顺便做下写歌词的记录也好,然后开始第二次的创作交流。
把作品发给你要好的几个朋友,让他们来进行视听,看看评论吧。这也是创作上的第二次交流。
但这也是我自己的习惯,有些音乐人就是喜欢自己去创作,他们的理论是别人的永远都是别人的,走自己的路,走好就行。我不建议这样去创作,因为这样的创作方式就等于为了建立了个笼子,永远捆在自己那点小思想里。
好了,总之旋律和曲子终于做好了,也检查好了。那就保存起来吧,先不管它们了,休息几天,给自己放个假吧,毕竟下面的活更累啊。
正好写这首歌曲的时候我赶上失眠,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