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太宗的字写的怎么样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在我国书法史上,他也取得了非凡成就,他的书法笔画爽利,激越跌宕而又浑然天成,他还是第一个以行书写碑的书法家。
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研习书法。尤爱王羲之书法,曾下诏重金征求羲之遗墨,并自撰《王羲之传》。对王羲之的《兰亭序》更是着了魔似的喜爱,一直置于枕边,常于半夜把烛临之,甚至临死前立下遗诏,将这天下第一行书真迹陪葬自己葬入地下。
他也善于向当时的书家学习,经常与大臣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随后唐太宗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最似,其余的均相去甚远”。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李世民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2. 求李世民写的词或诗
(原创)李世民诗词赏析 原文《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出自《全唐诗》第1卷070首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作者介绍:李世民(公元599~公元649年), 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太宗),书法家、文学家。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人。
在位24年,在此期间重视文化,尤喜书法,与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多有交往,并常常与之论书。他雅好王羲之书法,广收遗迹,推崇备至。
且置书学,设书学博士,以书取士。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而锐情经术,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
听朝之间,则与讨论典籍,杂以文咏。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
诗笔草隶,卓越前古。至於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啓之焉。
在位二十四年,諡曰文,集四十卷。馆阁书目,诗一卷,六十九首,今编诗一卷。
《全唐诗》收录李世民诗词88首。 解释: 1、清光:清美的风彩。
多喻帝王的容颜。 2、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3、双阙:(1)ZDIC.NET 汉典网 、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2)、借指宫门。
(3)、借指京都。 4、重闱:(1)、重重宫门。
指深宫。(2)、闺门。
(3)、旧称父母或祖父母。 5、驭:(1)、太阳。
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 隋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 《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年,链液升烟日驭前。”
(2)、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3)、指帝王的车驾。 宋代苏轼 《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骖日驭以遄征,往复之间,忠劳亦至。
特加存问。 6、灵乌:(1)、指太阳。
相传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2)、指乌鸦。
(3)、喜鹊。喜鹊乌属﹐亦称乌鹊﹐俗称能报喜﹐故称。
7、葵藿:(1)、指葵与藿圴为菜名。(2)、单指葵。
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
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8、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初唐皇室一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
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文才.年十八、举进士, 授羽骑尉,校秘书省。
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
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 译文:秋天的早晨,露水凝结在朝殿上,在阳光照耀下,山光水色显得是多么的青翠缥缈。
宫门外的楼观错落有序,淹映在朝霞里,七彩光芒照耀着重重宫门,紫气东来,万物呈祥,真是一派美丽的景象啊!哎呀,日形如轮,万物生息。鸦鹊飞过,一片阴影。
正午,潺潺流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水波荡漾,五光十色。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才能真正看见圆圆满满的太阳。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已经到了秋天。但我们仍然像那葵与藿一样,相恤相依,倾心向阳呵。
赏析:一般人知道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叱诧风云、功德兼隆,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三百年长盛不衰,被历代累世所敬仰,所推崇。但对李世民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却知之甚少了。
李世民是一位造诣很高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其诗词作品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字字锤炼,语言凝重,思路广阔,大气泰然,知识渊博,厚重真诚,想象丰富,感染力强。 李世民曾三次赋诗给房玄龄,一位开国君王,为一位大臣三次赋诗,可见其对玄龄公之倚重。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这首诗,全文共十句,前四句描写宫廷内外美好的秋光秋色,歌颂了朝野上下一派和谐美丽的景象。中间四句通过太阳周转、流光溢彩的描写,表达诗人光阴易逝人已老的感叹,也隐含太宗皇帝功成名就,玄龄贤臣忠贞不渝之意。
最后两句通过葵藿草相恋相依的自然景象,借喻作者与房玄龄的情谊之深厚,将君臣之交赞叹为兄弟手足之情。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重点与赋诗之目的所在。
豪情中映射着淡愁,雄浑中蕴含着细腻。 这首帝王之诗,句型优美,对仗合韵,诗中有画,画中寓意,借秋日风光,抒己之胸肠;寄风物之志,传己之友情。
堪称赋和馈赠之佳品。
3. 历史作文:我心中的唐太宗 400字以上 怎么写呀
从个人能力来看, 1年之内就攻取了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 为之后的各朝各代建立起政治制度的典范, 立下了卓越战功, 即使与历代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豁达类汉高, 他随父亲在太原起义, 甚至允许景教进入中国,创科举. 唐朝的诗和书法之所以在历史上有这么高的地位. 20岁的时候: 自古能君无出唐太宗之右, 建均田制和三省六捕制. 李是个文韬武略无所不通的人,尊佛, 不要说帝王. **这么评价李世民,立法,尊道, 当地有一个地方官, 再没有哪个帝王像他这么全面而优秀了我人为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优秀的一个, 发动了6大战役;文武全才". 他的军事才华和作战勇气. 自秦以降, 唐朝为了统一中国, 这么小就天纵英才了,神武如魏武",第一次见了李世民就说他国". 瞧, 还是诗人和书法家;. 他修史;这四个字, 跟李世民是有直接关系的. 之后7年, 李世民无愧"! 唐太宗除了是位政治家, 李世民自己指挥了4次! 李世民尊儒, 达到了中国文化的顶峰. 在他十八岁的时候。
4. 如何写一篇好文章把李白,李奎,李世民都写在内 如何写一篇好文章
必须找出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或者他们共同关注的事物,然后以共同特征或事物为线展开,否则,生拉硬扯,自个都会觉得不对劲的。例:以天联系三人
《望天》
喜欢仰视天空那种的感觉。我不知道,我看的是谁曾看过的那一片天,又在重复谁曾有过的感觉。猜不出,他们是否会和我一样,望着望着,会有一种落漠,抑或,一种感动,心底而生。
我是李白,青莲居士是我的号,有人说,我是谪仙人,从天而降的神采飞扬引得众人景仰。
我喜欢望天,因为我不知道这天有多高,就像我不知道当今的天子离我多远一样,————————————————————————
我望天的时候,经常会想起太宗,想起了太宗一朝的风云际会,那时的贞观长歌却没有我的声音。那时太宗叫李世民——————
我叫李世民,后人称我为唐太宗,史书对我评价甚高,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自己才算公道。我的贞观之治,我的从善如流,都让后人把我奉若神明,其实,我光彩的表面也有难言的苦,我喜欢望天,在最苦最苦的时候,那会让我想起很多,我的金戈铁马,我的激情岁月,我的江山如画,还有那些抹不去的愁——————
我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人和我望同样的一片天,只是希望他不会有着和我一样的愁。
我是李逵,水泊梁山的汉子,黑旋风是俺的绰号,俺知道很多人觉得俺粗人一个,上不了台面,其实,我也很感性,只是隐藏在心里罢了。就像望天一样,酸文人做的事,我有时也会做。
最近越来越喜欢望天了,因为离开这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次招安,爷本就不乐意,可宋江哥哥执意要如此,奈何不得。都说那鸟皇帝是天子,可看着天的风云变幻的,俺心里实在没底,那鸟皇帝要是和这天一样说翻脸就翻脸,哪如俺们兄弟还守着水泊梁山八百里过的痛快呢。想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