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代社会指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涵义:这句话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有些相似,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
引申: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代社会是一种怎样的思考方式或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