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繁体字的行书怎么写
繁体字行书拼 音 shū 部 首 乛笔 画 4(形声。
从聿,者声。聿( yù),即笔。
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
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
本义:书写,记录,记载)组词:1、看书 [ kàn shū ]看书是指第二对脑神经在工作,两眼直视书本内容,全神贯注,通过视神经将书本内容传递给脑中杻。2、书写 [ shū xiě ]书写,指写;抄写。
称抄书小吏。犹抒泻。
语出《后汉书·樊宏传》:“ 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3、书本 [ shū běn ]书本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包括纸质书、绢、,竹简、羊皮卷等。
语出《后汉书》:酷吏樊晔为 天水郡 守, 凉州为之歌曰:‘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 而江南书本‘穴’皆误作‘六’。
学士因循,迷而不寤。”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2. “书”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抄书
读音:shū
释义:
1、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2、成本的著作。
3、写字或写的字。
造句:
1、本丛书的单行本在不断更新。
2、号称上网读书不识黄金书屋,再称网虫也枉然。
3、这封书信麻烦你当面交给李强知。
4、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道,不要斜挎着书包,最好用双肩背。
5、这次考试的范围以书本为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
3. 书的繁体字
书的繁体字如上:书:[ shū ] 部首:乛 笔画:4 五行:金 五笔:NNHY 基本解释〈动〉(形声。
从聿,者声。聿( yù),即笔。
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
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
本义:书写,记录,记载〈名〉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信件,信函拓展资料: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
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
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4. 行书的体字怎么写
“体”字的行书写法如下:“体”,读音是[ tǐ ] 、[ tī ]。
“体”字的基本字义:1. 人或其他动物的全身。 2. 身体的某部分。
3. 亲身的。 4. 事物的本质形态或主要部分。
5.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6. 一定的制度、体裁或格式。
文字书写的形式。 7. 数学上指立体的形状。
组词:全体、物体、群体、字体、身体、体操、体育、团体、体温、通体、尸体、载体、躯体、体贴、体大思精、体国经野、体态轻盈、体贴入微、体无完肤、体无完皮、体恤入微、称体裁衣、成何体统、赤身露体、赤身裸体、公忠体国、浑然一体、魂不着体、具体而微、量体裁衣、三位一体、身体力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同功一体、五体投地、遐迩一体、心广体胖、心宽体胖、衣不蔽体、缘情体物、兹事体大。字形演变:扩展资料“体”字的草书写法如下:文言版《说文解字》:体,緫十二属也。
从骨,豊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体,总括人身十二(所有)部分。
字形采用“骨”作边旁,采用“豊”作声旁。 词语解释:1、团体 [ tuán tǐ ]释义:有共同目的、志趣的人所组成的集体。
2、身体 [ shēn tǐ ]释义:一个人或一个动物的生理组织的整体,有时专指躯干和四肢。3、体大思精 [ tǐ dà sī jīng ]释义:规模宏大,思虑精密(多形容大部头著作)4、五体投地 [ wǔ tǐ tóu dì ]释义: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
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现多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
5、兹事体大 [ zī shì tǐ dà ]释义: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5. 书字在书法中有几种写法
书字主要写法有5种分别是: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1、“书”字篆书写法: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
2、“书”字隶书写法:隶书,亦称汉隶 ,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3、“书”字楷书写法: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
4、“书”字行书写法: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5、“书”字草书写法: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扩展资料:“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是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发展,演变成今天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中国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的,但是通过点画的伸缩、轴线的扭动,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动人形态,从而组合成优美的书法作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 (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
6. 行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行”的繁体就是它本身。
行------
拼音:háng,xíng
笔画:6
笔顺:撇、撇、竖、横、横、竖钩
há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2.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
3.步行的阵列。
4.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
5.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
6.行业:同~。各~各业。
7.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xíng
1. 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2.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3.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4.从事:进~。
5.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6.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径。品~。言~。操~。~成于思。
7.实际地做:~礼。~医。~文。
8.可以:不学习不~。
9.能干:你真~。
10.将要:~将毕业。
11.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金”、“木”、“水”、“火”、“土”)。
12.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
13.汉字字体的一种:~书。
14.姓。
行的成语
步线行针 猜枚行令 才高行厚 才高行洁 草行露宿 乘伪行诈 寸步难行 大行大市 独行其道 独行其是 横行不法 货赂公行 秽德垢行 嘉言善行 嘉言懿行 九行八业 看人行事 例行差事 按行自抑 败德辱行 倍日并行 霸道横行 班功行赏 便宜行事 倍道兼行 兵行诡道 并行不悖 恩威并行 功成行满 恭行天罚 躬体力行 功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