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关于大学生上课占座问题的文章.五百字左右,有点新意
给你点提示,没时间不能帮你写.
你要新意,那我就给你点颠覆点的观点:
1、首先让人占座,体现了这个同学热爱学习。想更近距离的听老师的教诲,远了怕听不清。可见其学习意识的迫切。
2、帮人占座的体现了诚信,一诺千斤,那得勤奋早起,才能完成任务。让人占座的体现了亲近友爱和依托,能把自己这么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人,这得多深厚的友情啊。
3、能让同学哄抢的课,证明有价值,老师的课一定很精彩,才能吸引来这么多的眼球,是资源显得这么的稀缺。
所以占座并不是件坏事,应该是职业压力的情况下促使教育改革,教师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竟相把课讲好,使学生收益非浅,竟相强占听课资源,可即使是听课资源稀缺的形式下,同学们也体现了诚信友爱的美德,互相关照,使懂得社会关系人情事故的都能提前获取相关资源。强者俞强。
2. 大学生占座调查报告怎么写、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3. 如何有占座文化学写好
你长得很帅啊。
占座之殇
人气极高的选修课,占座;用餐高峰时的食堂,占座;期末考试前的自习室,占座;书香弥漫的图书馆……占座的地点随处可见,占座的物品形形色色,占座的方式更是千奇百怪。艺术学系的一位同学不禁感叹:“占座简直是大学校园的必修课。”
记者在教五楼门前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无一例外的是大家都有过占座的经历,有的一周两三次,有的一天两三次。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占座并不道德,但不占座就意味着要站着上课。
中午12点,记者在桂园食堂看到,各式各样的书本、水杯、背包等物品向后来人宣言:此处有人,已被占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月说:“每次去食堂吃饭,都看到空荡荡的桌子,走近一看才发现全都被占了。等占座人回来的时间已经足够吃一顿饭了。”言语中颇有些无奈。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则告诉记者:“我觉得占座没什么不好,找到座位再去打饭总比打完饭找不到座位强。”
有的同学发誓将占座进行到底,甚至为占座改写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占座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问世间座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占座故,二者皆可抛。”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位同学在食堂站着吃完饭后,很无奈地离开了。他表示,下一次一定早些来吃饭,实在不行,就占座吧。
爱恨难舍
记者调查发现,上选修课时,尤其是四大名嘴的课,很多人都提前6个小时去占座。一本书、一个书包,都能成为占座者的替身。上课时,一部分匆匆赶来的同学径直走向已经占好的位子,而事先没有占好座位的同学则眼睁睁地看着已经被人或物品挤满的位子无奈地站着或离开。“事实上,你总有庆幸的时候,也会有无奈的时候,几家欢喜几家愁啊!”国际软件学院的万钢说。
当然,也有一些占到位置也不能如愿的情况。一位同学尴尬地讲述了他的经历:期末考试前,教五楼座位十分紧张。一次,他很早去占座,可当他因临时有事稍晚一点到才发现自己占的位置早就有人坐了,而用来占座的专业书也被扔到了讲台上。的确如此,很多人就是放一本书在那儿,甚至一天都见不到人影。有时候,走进一间教室,只有一半人在座位上,其他的往往被书本等物品替代。
面对这一情况,学校有关部门加强了管理。教四楼的管理员曾在黑板上明确写道:“不准占座,占座物品一律没收。”桂园食堂门口的通知栏上也明确提醒同学们不要用托盘占座,否则一律视为无效。
老师们也对这一情况作出回应。艺术学系江柏安老师开设的《音乐欣赏》课是一门人气极高的选修课。为了杜绝占座,他曾多次强调,只要上课铃一响,所有空着的位子可随意坐。
何时不再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现象,占座看似简单平常,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有资源配置中的抢占问题。座位作为一种校园公共资源,是通过学生的占座行为自发完成配置的。那些没有明确或无法明确分配规则的共有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此类抢占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占座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又该怎样解决?
面对如此根深蒂固的“占座文化”,很多人顺应了群体力学,将其“发扬”。然而面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大多数同学表示担忧。湖北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徐慧认为占座是一种从众心理在作祟,因为大家都默认了占座的合理性。即使后来的人因为没找到座位而气愤,也不会轻易去坐那些用书本占了的座位。
我们无从考证占座的源头来自哪里,现在能够做的也只是分析并加以改善。教室占座本来是为满足求知欲,但这种争夺资源的行为本身是不科学的,因为资源得不到最大化配置就会导致恶性循环。而食堂占座源于怕站着吃饭的尴尬局面发生,其实如果每个人都不去占座,可能食堂的座位是绰绰有余的。大学生这个掌握着高级知识的群体理应更注意这些生活细节。
笔者希望,有一天校园占座这种“蔚然成风”的习惯会在大学生活里消失,大家在校园里可以更好地生活与学习,不再因纸与笔的无声“宣言”而影响心情,也不再为占座而奔波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