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的笔顺怎么写
常笔顺笔画顺序(竖、点、撇、点、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 常具体解释如下: 常姓,是中国姓氏,常姓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约占常姓总人口的32.1%,山东、山西、安徽、陕西、辽宁五省集中了常姓总人口的33.4%。
常姓主要源于姬姓,相传黄帝有臣:常先、常仪,但常姓在夏商时代的活动没有任何资料。周武王姬发封其弟姬封于康,周成王时转封于卫,卫康叔支庶食采于常,子孙以邑名为氏。
春秋吴王封支庶于常,子孙以邑名为氏。楚大夫恒思公后有恒氏、常氏,为避北宋真宗名讳,改恒姓为常姓。
扩展资料 常组词:经常、常常、常识、正常、常年 1、经常:[jīng cháng] 属性词。平常;日常:~费用。
积肥是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2、常常:[cháng cháng] (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他工作积极,~受到表扬。
3、常识:[cháng shí] 一般的、普通的知识(对于专门知识而言)。 4、正常:[zhèng cháng] 符合一般规律或情况:精神~。
生活~。~进行。
5、常年:[cháng nián] 终年;长期:山顶上~积雪。战士们~守卫着祖国的边防。
2. 常的笔顺怎么写
常
笔顺:竖、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
“常”字具体的笔画、笔顺如下图:
3. 起笔顺怎么写呀
起 [qǐ]
1.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
2.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
3.开始:~始。~步。~初。~源。
4.拔出,取出:~锚。~获。
5.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
6.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敬。~疑。~诉。
7.拟定:~草。
部首:走
4. 啊啊啊的笔顺怎么写
笔顺:
啊的解释
[ā] 叹词,表示赞叹或惊异:~,这花真美呀!~哈。~呀。
[a] 助词,在句末,表示惊叹的语气(常因前面字音不同而发生变音,可用不同的字来表示):你好~(哇)!真新鲜~(哪)!
[ǎ] 叹词,表示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á] 叹词,表示疑问或反问:~,你说什么?
[à] 1.叹词,表示应诺(音较短):~,好吧!
2.叹词,表示醒悟(音较长):~,我这才明白过来!
3.表示赞叹(音较长):~,亲爱的祖国!
5. 的笔画笔顺怎么写
的笔画顺序:撇,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点
释义:
的 [dí]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的 [dì]
1. 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有~放矢。众矢之~。目~(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的 [de]
1.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
2. 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
3. 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衣服。
4.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
5. 副词尾,同“地2”。
6. 与 笔顺怎么写
笔顺:
(书写顺序由上往下)
笔顺读法:横、竖折折钩、横
1、概述
“与,赐予也。一勺为与。”会意字,以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与的本义为“赐予”,为实词。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副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又消失了。副词“与”是“举”的通假字。也是多音字。
2、读音
(1)与yǔ
连词,和:正确~错误。
介词,跟:~虎谋皮。生死~共。
给:赠~。~人方便。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其 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赞助,赞许:~人为善。
(2)与 yù :参加:参~。~会。
(3)与 yú :同“欤”。与之
3、常用词组
与共 yǔgòng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如荣辱与共。
与虎谋皮 yǔhǔ-móupí
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后多指和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本作“与狐谋皮”。
与民更始 yǔmín-gēngshǐ
指政治革新,旧指帝王即位与民众共同开创新局面。
7. 多的笔顺怎么写
多的笔顺:撇、横撇/横钩、点、撇、横撇/横钩、点
多拼音:duō
释义:
1、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多。多年。多姿。多层次。多角度。
2、数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多项式。多义词。多元论。
3、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多余。一年多。
4、过分,不必要的:多嘴。多心。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多久[duō jiǔ]
表疑问,要多长时间。
2、多心[duō xīn]
乱起疑心;用不必要的心思。
3、多余[duō yú]
超过需要的数量。
4、大多[dà duō]
大部分;大多数。
5、多嘴[duō zuǐ]
不该说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