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的繁体字怎么写
马 10画
左边的 一竖 和 折 并不相连
你看:
/zd/zi/ZdicE9ZdicA6ZdicAC.htm
马
拼音:mǎ 简体字:马
部首:马,部外笔画:0,总笔画:10
笔顺编号:1211254444
康熙字典部首十画:
/zd/bs/
用搜狗打字法打,打完了这上面就显示不出来了~!
2. 大写的马字怎么写
大写的马字如下:
马[ mǎ ]
基本解释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马蜂。马勺。
3. 姓。
相关词汇:马上 、木马 、跑马 、海马 、马力 、马路 、白马 、小马 、马车 、马匹等。
扩展资料:
马是象形字
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 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英文名称:[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 “马”的繁体字笔顺怎么写
马的繁体字是马,笔顺为: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如下图所示:
马
拼 音 mǎ 部 首 马 笔 画 10 五 笔 CGHY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2.大:~蜂。~勺。
3.姓。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马到成功
成语拼音:mǎ dào chéng gōng
成语解释: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成语出处: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2、厉兵秣马
成语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3、马瘦毛长
成语拼音:mǎ shòu máo cháng
成语解释: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4. 我国古代马字的写法
观察原图是最重要的,图中提供的六个“马”字,笔画显然是越来越简化,而最开始的“马”明显是“画”出来的,或者说是依马而“临摹”出来的,而至于它是什么样的造字法或者是出于什么时代的文字,题目并未要求回答,所以,我们只要把图中告诉我们的信息准确地表述出来就可以了。
此题的参考答案为:
(1)汉字的起源跟实物有关,或最初的汉字是对实物的描摹;
(2)汉字的发展过程是由繁到简(笔画越来越少)。
5. "马"字在古代的写法
“马”字在古代的写法是:马 (1) (象形。
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敢?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
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
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