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阴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阴的繁体字怎么写 ( 阴 | 阴 )
阴的QQ繁体字是什么 ( 隂 | 阴 )
阴的拼音/阴的音标 yīn
阴的意思——→
阴是什么意思→
阴的意思是什么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相对;下
(2)同)。
(3)(名)太阴;即月亮:~历。
(4)(名)我国气象上;天空80%以上被云遮住时叫阴。
(5)(名)泛指空中云层密布;不见阳光或偶见阳光的天气。
(6)(形)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华~(在华山之北)|江~(在长江之南)。
(7)(名)背面:碑~。
(8)(形)凹进的:~文。
(9)(形)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沟|~私|阳奉~违。
(10)(形)阴险;不光明:~谋|这个人真~。(形)指属于鬼神的;阴间的(迷信):~司|~曹。(形)带负电的:~电|~极。(名)**;有时特指女性**。姓。
2. 阴的繁体字怎么写
“阴”的繁体字写法:阴
阴[ yīn ]
基本解释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 :~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
2. 指“月亮” :太~(月亮)。~历。
3. 带负电的 :~电。~极。~离子。
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 :~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
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 :~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
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 :~沟。~通(秘密往来)。~私。~功(a.暗中做的好事;b.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
7. 背地捣鬼,险恶 :~谋。~毒。
8. 指冥间 :~间。~司。~曹地府。
9. 凹进的 :~文图章。~识(即阴文)。
10. 指时间 :光~。惜寸~。
11. ** :~部。~道。~茎。~囊。
12. 姓。
阴字组词及造句:
1、阴凉
造句:我接触过的每一个坚果行业专家都说,在坚果剥皮之后,只要把它储存在一个阴凉避光的环境中,当你需要的时候拿出来,这样可以存放一整年。
2、阴间
造句: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门户,不能胜过他。
3、阴囊
造句:这样人体的内脏处在一种杂乱的状态,人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体壁上出现了腔,阴囊和周围的神经就是通过这个腔部而产生的。
4、树阴
造句:图中可见,一位父亲种了一棵小树,好让这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后留给他的后代去享受。多年以后,他的儿子将会坐在大树下,享受着树阴下的荫凉。
5、会阴
造句:就在她走近的时候,魔王便悄声要他缩小形体,并在她温柔的心胸中投入一颗邪恶的种子,很快便会阴暗地开花,到时一定会结出黑色的果实。
3. 印 字的繁体怎么写
简体字:"印"的资料大全
印的繁体字是:印没有标准繁体字,请用 /zb2008.asp转换
印的异体字是:印没有异体字
印的拼音是:yìn
印的五笔编码是:qgb,qgbh
印的同音字是:侌 凐 喑 噾 囙 垔 堙 夁 婣 峾 廕 愔 殷 摿 歅 氤 洇 洕 湮 溵 濦 瘖 磤 禋 秵 窨 筃 絪 緸 蒑 荫 裀 諲 铟 铟 闉 阥 阴 陻 隂 霒 霠 鞇 韽 韾 駰 骃 黫 冘 唫 噖 嚚 圁 圻 垠 夤 婬 崟 崯 斦 檭 钦 殥 泿 滛 浔 烎 犾 狋 狺 璌 碒 芩 苂 荶 蔩 蟫 訔 訚 訡 欣 誾 鄞 釿 鈝 银 霪 鳏 鳏 鷣 齗 龈 龂 龈 乚 吲 嶾 廴 戭 朄 檃 檼 櫽 淾 瘾 瘾 紖 演 纼 蘟 蚓 螾 讔 趛 鈏 隠 隐 靷 飮 饮 馻 垽 堷 慭 憖 憗 懚 湚 濥 猌 癊 胤 茚 酳 鮣
印的QQ繁体字是:暂无
印的繁体子是:暂
4. 秀字繁体字怎么写
“秀”字没有繁体字,只有异体字:琇
读音:xiù
释义:
1.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穗。~而知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苗而不~(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
2.特别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异。~才。优~。后起之~。
3.美丽而不俗气:~丽。~劲。~俊。~拔(秀丽而挺拔)。清~。~外慧中(外貌俊美,内心聪明)。
4.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官僚、富室子弟(称平民道子弟为“郎”):不郎不~(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5.茂盛:佳木~而繁荫。
部首:禾
笔画:7
组词:
1.秀项[xiù xiàng]:修长的颈项。古代以为姣美。
2.幽秀[yōu xiù]:幽雅秀丽。
3.瑰秀[guī xiù]:亦作“瓌秀”。瑰异秀美。
4.纤秀[xiān xiù]:纤细版秀丽。
5.秀慧[xiù huì]:聪明美丽。
“秀”字出自:
1.容则秀雅,稚朱颜只。——《楚辞·大招》
2.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权中。——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4.天下奇秀。——宋·沈括《梦溪笔谈》
5.秀出半天。——《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