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夐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夐字在田字格里写法如上
夐:[ xuàn ] [ xiòng ]
部首:夂 笔画:14 五笔:QMWT
基本解释
夐[xuàn]
营求 :“非梦卜~求,殆无幸矣。”
夐[xiòng]
1. 远 :“平沙无垠,~不见人。”
2. 姓。
拓展资料:
1、幽夐[ yōu xiòng ]
幽深;深邃。
2、夐古[ xuàn gǔ ]
远古。 《晋书·后妃传序》:“爰自夐古,是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王后。”
3、高夐[ gāo xuàn ]
犹高远。清 薛福成 《季弟遗集序》:“余每叹其高夐幽澹泬宁之境,非可强几也。”
4、夐远[ xuàn yuǎn ]
久远;遥远。
5、夐异[ xuàn yì ]
远不同于一般;大不相同。
2. 田字的笔顺怎么写
“田”【tián】字的笔顺为丨フ一丨一,共5画。
释义
1、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2、后作“佃”。耕作
3、农田。例如:田塍(田间的土埂子)、田舍翁(老农、乡巴佬)、田夫(农民)、田中(田地之中、田野之中)、田宅(田地和房屋)、田阱(田间洼地)、田邑(田野与都邑)、田陂(坡田)、田坪(田野中平坦的场地)
造句
1、修了这条水渠,农田灌溉的问题解决了。
2、与世间万物的沧海桑田相比,人的一生竟显得如此短暂和渺小。
3、在校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中,他一人就刷新了两项全校纪录。
4、为了能找到新油田,我们餐风饮露,以苦为乐。
3. 田字格他怎么写
“他”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下:
读音:tā
部首:亻
释义:
1、“五四”以前“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现代书面语里,“他”一般只用来称男性。但是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46438分的必要时,“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如:一个人要是离开了集体,他就将一事无成。
2、人称代词。虚指(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盖他三间瓦房。
3、指示代词。指别一方面或其他地方:早已他去。
4、指示代词。另外的;其他的:他人
5、姓。
扩展资料
“他”的组词及释义:
1、他年[tā nián]:将来的某一年或某个时候。
2、其他[qí tā]:指示代词。别的:今天的文娱晚会,除了京剧、曲艺以外,还有他精彩节目。
3、他杀[tā shā]:被他人杀死(区别于“自杀”)。
4、吉他[jí tā]:六弦琴。
5、他伤[tā shāng]:法医确认由他人造成的伤害。
6、他俩[tā liǎ]:他们两人。如:他俩从小就认识。
7、他山[tā shān]:别处的山。
8、利他[lì tā]:施益于他人。
9、化他[huà tā]:教化他人,“自行”之对称。
10、他意[tā yì]:别的企图;异心。
11、他处[tā chǔ]:别处。
12、他家[tā jiā]:他人之家,别人家。
13、此他[cǐ tā]:其他。
14、他端[tā duān]:其他的打算和对策。
4. 有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1)【有】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2)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田字格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四个格分别叫做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只有在田字格中逐渐将汉字写规范,这样才能给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古代田字怎么写
1、古代田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写法如下图所示:
2、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以现有考古资料发现,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存在。
3、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4、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zhou)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5、隶书,亦称汉隶 ,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6、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7、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8、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展示出不一样的优美!
6. 多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是小学初学写字规范。
“多”是上一个夕占三分之一,下一个夕占三分之二的样子。
【拼音】duō
【笔顺】撇、横撇/横钩、点、撇、横撇/横钩、点
【释义】
1.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
2.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表示惊异、赞叹:~好。
7.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姓。
【造句】
1、日本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残暴地杀害了许多中国同胞。
2、宇宙中,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星系。
3、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斗争,曾经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援助。
4、家庭的琐事占去妈妈许多宝贵的时间。
5、全国解放,许多解放军战士都解甲归田了。
6、抗战时期,冼星海创作了许多抗日救国的歌曲。
7、厂房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许多未加工的木材。
8、现在,村里许多人家安装了电话,接通了有线电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闭塞了。
9、几千年来,祖先为我们遗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10、他为子孙保留了许多珍贵的书籍。
7. 在田字格里笔顺丿怎么写
田字格各个部位的名称: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使用田字格写生字时,要弄清生字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起笔和落笔(收笔)的具体位置,才能把字写得工整、匀称。 (1)点:起笔在中点左上靠近横虚线,落笔在横虚线靠近中点处。
(2)竖钩:在上半格竖虚线中间起笔,沿着竖中线行笔,到下半格竖虚线中间,再向左上角方向写出钩。 (3)竖:从左上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起笔,向下穿过横虚线写直直的竖,到左下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落笔。
(4)竖撇:从左上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起笔,向下穿过横虚线写直直的竖,过横虚线后向左下角撇出去,在左下格中间落笔。 (5)小横:顶着竖,从中点处起笔,压着横虚线写短短的横。
(6)横折:在竖的起笔处起笔穿过竖虚线写横,竖虚线左右两边相等,右边折肩处稍高于起笔处。折笔略向里收到横虚线停笔。
(7)横:左上格中间靠下一点起笔写横,穿过竖虚线到右半格中间收笔,收笔处略高于起笔处。 (8)横:左半格横虚线中间靠右靠上,贴着横虚线写横穿过竖虚线到右半格横虚线中间靠左靠上收笔,收笔处略高于起笔处。
8. “天”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拼音】:tiān
相关词语:苍天、天鹿、天簧、行天、毕天、天离、禅天、天届、喧天、天福。
【解释】: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气候:~气。~冷。
4.季节,时节:冬~。
5.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6.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7.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