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我的天地”怎么写
天,湛蓝色的,虚幻的,飘渺玄乎的。
地,土黄色的,厚实的,安然稳健的。
独立于广阔的原野里,四周的山隆起,环视周围,没有任何的声音,一切都处在静谧之中。一种自然的亲和力排斥心中的纷繁琐事,独处于天地之间,感受到的不是空旷所带来的恐惧,更多的是激发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对自然的向往。
无欲无求,只想在这其中感受那种虚幻和敦实带来的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羡慕古人,那种随行,那种自由,那种宁静。弹琴,下棋,习书,练学,时不时地寻亲访友,游山玩水,举止谈吐间透露出的一种得道的神雅,令人心怡。东方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他的神秘源于自然,始于文化。浓郁的墨汁渗透自然界纯净的水,蘸上自然圆浑的毛笔,描绘在草木制成的宣纸上。一切都来自于自然时不时透露出的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技艺。对于自然在人体上蕴郁的气息的释放,一气呵成。那时一种超然,一种洒脱。
孤立在田间,睁开双眼,将思绪由虚幻转化成了现实。风吹来,衣角微微扬起,远处不知名的鸟儿在长一声短一声地叫唤着,使田际静谧的环境有了些许生机。似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粒石子,使静若明镜的水面泛起了一波波涟漪。
在田间的路边,几人开始来回穿梭在黄昏通红的光晕中,大道上几声气鸣声宣告了现实的存在。是该回去了,回到属于我的世界,我终究不属于这里。
寻求静心的时光使我感受到天地的亲和力,使我烦躁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暂时的休整。独处于天地之间的感觉令人向往。难道浮生半日闲,可就在闲中荡起对自然的感受。
天圆地方,天虚地实,天地静若磐石动如湖水。多想停留那份清净。
2. 天地文书怎么写
你心真大,给你看一篇范文
话说回来祭天文和公文行文没有区别,无非是用词恭敬就好
暮春时节,春寒料峭,世事难料,天命难知。
古人云: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地则动矣。地动阴有余,天裂阳不足。
观今之天下,阴阳错乱,时序有变。乾坤倒寘,万物失序。丧己於物,失性於俗,倒置之民。人聪明之至,反受其祸,本末倒置,弃本废源,自居聪明而取巧,利己而废公。社会昏昏然,皎月不升,明星不再。观世之沉浮,巨星陨落,星繁而无光,天下黢然。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交淡如水,何以弃君子淡泊之志,而逐蝇头小利。举世无君子,放眼皆小人。根基未稳,楼高则危,其害愈大。
天下之人莫要自居聪明,先知先觉,后知后觉方正道。大器浑然天成,水到渠成,厚积成渊,蛟龙得生。成功者有二宝:一曰:忧患意识,二曰:乐观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故当统筹大局,有所收敛,而有所纵;有所不为,而有所为。而今之道,却舍此取彼,背道而驰。叹今之天下,看似平面无波,实则暗涛汹涌。忆及临冷风观大海,与诸舍友谈笑讽江湖,大海波涛汹涌,其力无穷,吾有感而发:自当效死命,只要一息尚存,便欲扭转乾坤。
非吾有大志,实则社会残破,吾不忍见其如此,是以暗下决心,立三誓:不婚不娶,不纳烟不饮酒,不崇洋不媚外。力求立足国情,而有所真实作为。然时光飞逝,力难从心。想今日,四次桃熟,岁岁添银发。念慈父见背数十载,母亲年迈不如昔,故破除婚娶之戒,欲求贤内,报得儿孙,母慈子孝,求一家之和乐,而淡然生活。
处世之忧,而长关注,先善其身,而后兼济万民。吾非仁爱儒生,但求担一份责任。盘古顶天立地,仅一人之力,日久劳累,难免天下有变,是以愿以吾身担一片天空,为之卸一份重担。
学习不勤至终老,默然备战不轻发。举世放眼,众人皆以聪明自成名,智慧大德荒废已久,举目之下并无旷世之才,皆沽名钓誉而自命不凡耳。自信固重要,然腹中空空,根底浅薄,实则有害;刀剑固锋利,然恶人用之,善人必损。万物皆有自用之道,然妄为滥用,损天地以利己,必损其身。
观古今,天地不牢,故有杞人。常有骄奢,故需忧患;去忧患之危,以图未来,故需乐观之志。处于危难而乐,处于安适而忧,非精神之抑郁,实则奋起而望未来。
吾之命星,位处七宫,身担平衡使命。故吾愿力挺双肩,伸展双臂,一手携物,一手携码,以为天平。天地不牢,皆因天地失衡,煞星云集。若要扶正太平,只得复原其位。民重君轻,社稷次之。导万民以智慧,其力量胜过千军万马,可比天地海川。然诸人以小聪明自居,争做残天蝼蚁,溃堤坝而后毁天下。
助人为乐,然也。然人助人,而天不助人,实则大害。一人助人,而为小德;众人助人,天之助人,方为大德。今之社会欲反之,而众人失德。
待明朝,乾坤复位,天下混元一体,生生不息。潜龙自藏,亢龙知悔,章法浑然而不乱,阴阳交融而有序。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见异而不思迁,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威武不足使之屈,见色而怀仁义,得子而不忘其父。
世事繁杂,芜然而不乱,事非井然却有序。天灾频仍,人可远观作游戏耳,地震却不伤人,风啸却无以动,水漫而人行高处,雨至而有天伞。天下万民怡然自乐,行本分之事,而分享与人,乐天命而自知,终日行而不悔,不浮不躁,无骄无奢。得佳眷而至终老,善始善终之。
终了,一言以蔽之,为人勿忘生生之德,容天下以慰苍生;为事勿忘乐天之道,适可知止,未雨绸缪。
另附易经精言,望言传意会: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以此观今之教育,少年有成,到老却无用。放眼华生皆是方仲永,兵到用时却无用。可悲可叹:栋梁之木焉能作箸耳?不达厚积焉能薄发?潜龙被宰,亢龙难生,此时世之弊也!
3. 请根据意思用,天什么地什么写成语.天地
天崩地裂 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天差地远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天愁地惨 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天翻地覆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天覆地载 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
天高地厚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天高地迥 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天公地道 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天冠地屦 比喻双方相差极大。
天寒地冻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4. 怎么写盘古开天地的作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没形成,到混沌一片,像一个浑圆的鸡蛋。鸡蛋的中心孕育着人类的祖先——盘古。盘古在里面孕育了一万八千年,最终像孵化成熟的小鸡一样破壳而出。他抡起大斧头,把混混沌沌的世界一下子就分成了两部分: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天,重而浊的东西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地,盘古怕它们还会合上,就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来越高,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长成了一个高大无比的英雄。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人,他有时欢喜,有时发怒,有时哭泣,有时叹气。天地也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而发生种种变化:欢喜时,天是晴朗的;发怒时,天是阴沉的;哭泣时,眼泪就是一阵阵倾盆大雨,最后汇成了江河湖海;叹气时,嘴里喷出来的气就成了一阵阵狂风。他一眨眼,天空就出现了一道闪电,他睡觉的鼾声就是空中隆隆响的雷鸣。
盘古的寿命非常长,但最终还是死去了。他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他的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花草树木;他的头部高高隆起,就是现在气势雄伟的东岳泰山,两脚脚趾朝天,就是现在群峰壁立的西岳华山;肚子往上高挺,就是现在风景秀丽的中岳嵩山;左臂就是现在重峦叠嶂的南岳衡山;右臂就是现在气象万千的北岳恒山。
这就是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5. 天地的别称
天地的别称有:圆方、盖壤、两仪、六合、乾坤。
1、圆方
读音:yuán fāng。
解释: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以“圆方”代称天地。
引证: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翻译: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坐卧不离准则,坚持德操。
2、盖壤
读音:gài rǎng。
解释:指天地。
引证:唐代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愈依赋十四韵》:“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
翻译:气势中夹带着和顺之气,天地相互接触。
3、两仪
读音:liǎng yí。
解释:指天地。
引证:战国佚名《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翻译:太极是世界产生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出生天地。
4、六合
读音:liù hé。
解释:常用于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引证: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翻译: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
5、乾坤
读音:qián kūn。
解释:称天地。
引证:战国佚名《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翻译:乾充当天……坤充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