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况字草书怎么写
草书写法:
起源于周代,以封地名为氏。在周朝初年,舜(黄帝的第八代子孙)的后人虞公烈被封于况地(今山东省境内),他的后代子孙便以封地名“况”作为姓氏,称为况氏。后来改为况,称况氏。这是况姓的主要起源,真正的得姓始祖。
况姓在中国分布较广,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都有分布,该姓氏历史悠久,名人也较多, 明朝况钟,开国将军况玉纯,况开田等。
2. 陈字 草书写法
释义:
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
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
3、时间久的;旧的:推~出新。
4、周朝国名(?—前478)。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
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为隋所灭。
6、古又同“阵(zhèn)”。
陈的部首:阝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原为形声
相关组词:
陈旧、陈列、陈设、陈货、面陈、陈言、陈诉、陈绍、陈皮、陈情、陈请、陈醋、陈说、缕陈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部队在旷野、山地行军作战时的阵形。
文言版《说文解字》:陈,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从阜,从木,申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陈,宛丘,地名,是叫“妫满”的舜后所封的地方。字形采用“阜、木”作边旁,采用“申”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陈皮[chén pí]
晒干了的橘子皮或橙子皮。入药有通气化食、祛湿化痰等作用。
2、陈请[chén qǐng]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陈述情况,提出请求:陈请领导审定。
3、陈醋[chén cù]
存放较久的醋,醋味醇厚。
4、缕陈[lǚ chén]
缕述(多指下级向上级陈述意见):具函缕陈。
5、陈酒[chén jiǔ]
存放多年的酒,酒味醇厚。
3. 陈字 草书写法
释义: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
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
3、时间久的;旧的:推~出新。4、周朝国名(?—前478)。
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
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
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
为隋所灭。6、古又同“阵(zhèn)”。
陈的部首:阝汉字结构:左右结构造字法:原为形声相关组词:陈旧、陈列、陈设、陈货、面陈、陈言、陈诉、陈绍、陈皮、陈情、陈请、陈醋、陈说、缕陈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造字本义:名词,部队在旷野、山地行军作战时的阵形。文言版《说文解字》:陈,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
从阜,从木,申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陈,宛丘,地名,是叫“妫满”的舜后所封的地方。
字形采用“阜、木”作边旁,采用“申”作声旁。二、词组释义:1、陈皮[chén pí] 晒干了的橘子皮或橙子皮。
入药有通气化食、祛湿化痰等作用。2、陈请[chén qǐng]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陈述情况,提出请求:陈请领导审定。
3、陈醋[chén cù] 存放较久的醋,醋味醇厚。4、缕陈[lǚ chén] 缕述(多指下级向上级陈述意见):具函缕陈。
5、陈酒[chén jiǔ] 存放多年的酒,酒味醇厚。
4. 厚德载物草书怎么写
厚德载物草书写法如下:
厚德载物,拼音: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指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又或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姬昌《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载万物。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例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扩展资料
厚德载物的楷书写法:
厚德载物的反义词是:尖酸刻薄
尖酸刻薄,读音: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说话带刺,待人冷酷,不给人丝毫回旋的余地,使人感觉没有人情味。
出处:宋·陈抟《心相编》:“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
译文: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贫穷短命。
近义词:尖嘴薄舌、尖酸克薄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说话带刺。
例句: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5. 厚德载物草书怎么写
厚德载物草书写法如下: 厚德载物,拼音: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指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又或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姬昌《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载万物。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例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扩展资料 厚德载物的楷书写法: 厚德载物的反义词是:尖酸刻薄 尖酸刻薄,读音: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说话带刺,待人冷酷,不给人丝毫回旋的余地,使人感觉没有人情味。
出处:宋·陈抟《心相编》:“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 译文: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贫穷短命。
近义词:尖嘴薄舌、尖酸克薄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说话带刺。 例句: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6. 赵字有几种写法
从时间角度说:有古汉字和简体字两种,从形式说有大篆、小篆、行、草、隶书的区别。
从汉字翻译成英文,国内翻译成拼音zhao,从英文的原发音赵就会变成“chao”。汉字简化时“赵”字的"斜插"本是根据草书书法“肖”取形简化来的,也是简化字中失去汉字形成重“表意”的败笔之一。
赵字其实具有三部分“火、止、肖”组成。形容“快”。
古时舜(尧)帝巡游在徐州东部遭遇贼寇围截,急派最高将军(法定必是随君辇舆手)搬兵解围,将军快骑飞车在月升敌军进犯之前把潼关驻军接来打散乱贼,随被国军赐姓(赵),意为:一瓢水阻火即止。而简化字后,赵无意中变为:走则杀无赦。
------玩笑了之。可见文化。
7. 虞繁体字怎么写
笔画: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竖、横折、横、横、横、撇、捺、
笔画数 13
虞字篆隶楷行草书欣赏:
篆
隶
楷
行
草
虞 yú
〈名〉形声。从虍( hū),吴声。虍,虎头。本义: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
1. 预料:不~。
2. 忧虑:无冻馁之~。
3. 欺骗:尔~我诈。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5. 古同“娱”,安乐。
6.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7.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8. 姓。
相关词组
不虞
无虞
唐虞
虞人
虞舜
驺虞
虞渊
疏虞
泽虞
虞候
唐虞之治
尔虞我诈
虞美人
不虞之誉
不虞之隙
即鹿无虞
有虞氏
参商之虞
秦智虞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