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汉的汉字的草书怎么写
汉字的草书
2. 草书去字的写法
去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去 [qù ] 字义: 1. 由此处到别处。
与「来」相对。 2. 送出、发出。
3. 离开。 4. 除掉。
5. 失掉、脱离掌握。 6. 距离。
7. 过往的。 8. 后接动词,表意向、企图。
9. 前接动词,表进行动作。 10. 汉语声调之一。
指去声。 组词: 「去世」、「去留」、「去国」、「相去不远」、「去古已远」、「去信」、「去函」、「去电报」、「去官」、「去势」、「去芜存菁」、「去年」、「去日苦多」、「大江东去」、「雁去鱼来」、「一来二去」、「一去不返」、「以杀去杀」、「贼去关门」。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去,人相违也。从大,凵声。
凡去之属皆从去。 白话版《说文解字》:去,两人相背而行。
字形采用“大”作边旁,采用“凵”作声旁。所有与去相关的字,都采用“去”作边旁。
去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相关词语解释: 1、去留 [ qù liú ] 释义:离去或留下。 2、贼去关门 [ zéi qù guān mén ] 释义:贼走关门。
3、大江东去 [ dà jiāng dōng qù ] 释义: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
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4、去日苦多 [ qù rì kǔ duō ] 释义: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5、去芜存菁 [ qù wú cún jīng ] 释义:除去杂质,保留精华。
3. 我要一个成语和一段名言和美文
成语——笔走龙蛇
原文: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李太白集.草书歌行》。释义:笔一挥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比喻书法笔势矫健生动。
这是唐朝时的一个关于书法的故事,说的是唐已朝的一个僧人叫“怀素”,在贺之章府上作客,酒后挥毫助兴,掷笔返坐时李白《草书歌行》亦已写就,当众吟道: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吾师醉后倚绳床。。..起来向壁布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4. 笔走龙蛇的成语故事
笔走龙蛇的成语典故
【释义】形容书法雄健洒脱,像龙蛇舞动一般。
【出处】唐·李白《李太白集·草书歌行》。
唐朝时,有一年秋天,秘书监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不少名人墨客会聚一堂,高朋满座,热闹非凡。正在酣饮之间,来了一位少年僧人。
贺知章说:“他是玄癸法师的弟子怀素,出家不戒酒,写得一笔好草书。在他老家长沙和湖南七郡的知名人家,家家都挂有他书写的条幅。酒过三巡,贺知章向来宾敬酒致谢说:“嘉会良辰,少不得赋诗助兴,有请谪仙李翰林作诗以记盛会如何?”
李白并不推辞,只是说:“诗意因兴而起,酒兴有了,但还不够,请怀素师当众挥毫以助诗兴。”
书童抬出几箱书写用的麻笺、素绢,书案上摆出数方上好的宣州石砚,书童几人轮番注水研墨。怀素放下酒杯,飘然起立,堂上顿时一片寂静。但见少年僧人援笔蘸墨,凝神注视纸绢片刻,突然运气挥毫,臂转腕旋,写完一张又一张,不多久,满地尽是灵气飞动的草书。几箱麻笺素绢顷刻用完。
怀素掷笔返座时,李白《草书歌行》亦已写就,当众吟道:“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吾师醉后倚绳床……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贺知章最后总结评论说:“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确实笔走龙蛇啊!好字,好诗!”博得大家一阵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