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毓字的颜体怎么写
颜体简介: 颜真卿是书法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书法家,也可以说他的楷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体之一。
他自幼蒙学于母殷氏,后学褚遂良,再师从张旭而得笔法,糅合篆籀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作为革故鼎新的大家,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以篆籀之笔入书,化瘦硬为丰腴,结体宽博而气势庞大,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是繁盛的社会和高尚人格的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相之交融的典范。
他独创“颜体”,与柳公权并称,并有“颜筋柳骨”之美誉。在书法史上,他和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一同被列为楷书四大家。
诚如马宗霍所言:“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古法之外,**万象,隐括众长,与杜少陵之诗,昌黎之文,皆同为能起八代之衰者,于是始卓然成为唐代之书。” 唐以前的楷书,无论笔意还是结字均不同程度的保存着隶书的残余,所以只能被称之为“真书”或“正书”。
如隋朝石刻《龙藏寺碑》和《董美人墓志》虽已明显有楷书用笔的风范,但细品其间架,仍未完全摆脱隶书结字形式。初唐时期的楷书几乎改变了隶书的结构格局,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但在用笔的过程中却又保留了隶书中的部件,也只能是楷书发展的不成熟阶段。
直至颜真卿,他一改以往的楷书书风,扬弃了以往各书家的优势与不足,而形成一门独立的书法形式语言——“颜楷”。
2. 育的繁体字怎么写
育没有繁体字。
解析:育是传承字。甲骨文字形,从古代到今一直都是只有一个形态,就是“育”。" 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
育:[ yù ]
部首:月 笔画:8
基本解释
1. 生养 :育龄。节育。生儿育女。
2. 养活 :育婴。哺育。
3.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 :德育。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造字本义:孕妇生子。《说文解字》:育,养子使作善也。从
肉声。《虞书》曰:教育子。毓,育或从
白话版《说文解字》:育,培养孩子,使之从善。字形采用“
”作边旁,采用“肉”作声旁。《虞书》上说,“要教导、培育孩子。”毓,这是“育”的异体字,字形采用“
”作边旁。
相关词汇:
1、体育[tǐ yù]
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
2、孕育[yùn yù]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温床。
3、节育[jié yù]
即节制生育。指已婚男女要有节制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控制生育数量、密度。节育可控制人口增长率。一般采用避孕方法。
4、育雏[yù chú]
喂养幼小的鸟类。
5、美育[měi yù]
以培养审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音乐和美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3. 敏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敏”字未被简化过,
他本身亦可视为繁体字,
也就是说,敏属于繁、简统一的汉字。
敏的拼音 :mǐn
部首: 攵
基本字义:
~感。~锐。~达(敏捷而通达事理)。灵~。聪~。神经过~。
奋勉:~求(勉力以求)。
详细字义:
形容词性
1、形声。字从攴(pū),每声。本义:动作快
敏,疾也。——东汉·许慎《说文》
字源演变: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诗·小雅·甫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又如:敏给(敏捷);敏赡(敏捷而多智);敏睿(敏捷聪慧);敏疾(敏捷,迅速);敏思(才思敏捷);敏才(敏捷的才思)
2、思想敏锐,反应快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我虽不敏。——《孟子·梁惠王上》礼成而加之以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审当于事也。”
又如:敏悟(聪敏伶俐;善解人意);敏博(聪明博学);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敏隽(聪明俊秀);敏智(聪敏机智);敏识(聪明博识);敏瞻(机灵多智;敏捷而丰富)[2]
3、勤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人道敏政。——《礼记·中庸》。注:“犹勉也。”
又如:敏行(指勉力修身);敏求(勉力以求);敏学(勤勉好学)
名词性
假借为“拇”。足大指(big toe)
履帝武(足迹)敏,歆,攸介攸止。——《诗·大雅·生民》
常用词组
敏感 mǐngǎn
释义: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释义:皮肤上比较敏感的部分。
敏捷 mǐnjié
释义:反应迅速快捷。
释义:敏捷地跳上敞篷车。
敏锐 mǐnruì
释义:(1):对感官刺激反应性强。
如:敏锐的洞察力
(2):知觉精细而灵敏。
如:敏锐的审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