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什么好看电影给好评
从评分高低《三个傻瓜》9.7,这电影超好,近年印度电影都真不赖,虽然有歌舞,但好导演安排得当,不会觉得歌舞冗余,反而觉得锦上添花。
《我的名字叫可汗》 9.5,这电影也是印度的,也超赞《地球上的星星》9.6,三傻男主角自导自演,很好的电影。
《和声》9.6,韩国电影,母子情,相当感人。
《遗愿清单》 9.5,虽然这电影9.5,但是我当时看的时候没强烈的共鸣呢,真是分数参考,重在看个人。
《忠犬八公的故事》9.7,来自动物的感动。
其实PPS上8.5以上的电影都已经不错了,9.0以上的基本没差片,整理了以下9.0分以上我看过的经典电影给楼主--《八月迷情》9.1,这电影真赞,不过在PPS的电影列表中刚下线了无法搜索到,你可以在PPS 里搜索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点击主演弗莱迪·海默的主演影片八月迷情,可以播放。
《未知死亡》9.0,三傻男主角另一经典作品《心灵点滴》9.2《不一样的爸爸》9.4《肖申克的救赎》9.2《一级谋杀》 9.1《监狱生活/重罪人》9.0《返老还童》9.0《完美世界》9.0《绿里奇迹》9.0《闪电奇迹》9.1《恋恋笔记本》9.1《如果能再爱一次》9.1《给朱丽叶的信》9.0《当幸福来敲门》9.2《叫我第一名》9.1《成事在人》9.2《弱点》9.2《光荣之路》9.1《光辉岁月/难忘泰坦》9.0《追梦赤子心》9.0《勇敢的心》9.2《飓风营救》9.1《生死频率》9.2《人工智能》9.2《灵异第六感》9.0《写给上帝的信》9.0 花了不少时间整理,期待楼主能采纳,呵呵。
2. 如何评价电影《两只老虎》
这是我今年贺岁档之中最期待的电影了。
19年过得很快2113,很快就要到2020年了。电影贺岁档也就要来了,葛优带着喜剧《两只老虎》回归观众视野。
上次看葛大爷演戏还是在国5261庆,不得不说哥大爷最近作品确实不多了。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与他合作的是新导演,名字叫李非。
之前4102的时候李非作为编剧,曾为王小帅写《闯入者》,为姜文打磨《邪不压正》,而他个人的首部导演作品《命1653运速递》更得到姜文、刘德华、娄烨等电影人的好评。说到这部作品的时候,李非表示:“这一年,大家可能是喜忧参半。
到回年底了,希望大家看了这部电影能感觉到解压、治愈,在快乐之余,还能多一点释怀、温暖。”正如导演说的那样,希望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暖,搞笑,有答深度,非常好看的。
3. 电影《最好的我们》豆瓣评分如何
豆瓣评分5.4分。无论从哪个角度我都想吐槽一下。
在原著小说中,《最好的我们》不狗血、不矫情的剧情是这本青春题材小说最鲜明的标签。但是,被翻拍成电影之后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风格,甚至还有点油腻。
首先是剧本,核心剧情并没有做大调整,还是以“同桌”为主线,大学后余淮家遭遇变故因而双方错过彼此,7年后再相逢,感情何去何从引起热议。
我就觉得剧情节奏太跳了,两个人互生情愫的缘由并没有交代清楚,高中时代美好的相处细节也没有进行着墨,导致没有看过原著和剧版的观众看得莫名其妙。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电影版的女主没有电视剧版的女主演得好。电视剧版的谭松韵其演技自然而不做作,然而,何蓝逗的饰演,并没有把耿耿的性格特点凸显出来,台词略显尴尬,与印象中的耿耿相去甚远。
4. 中国电影史上获得好评的电影有哪些
1、【红高粱】 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我的父亲母亲】5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3、【阮玲玉】第42届银熊奖最佳女演员奖
4、【爱你爱我】第5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新进女演员 、银熊奖最佳导演奖
5、【卧虎藏龙】第73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
6、【霸王别姬】第46届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7、【花样年华】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8、【红色恋人】第22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奖银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9、【一声叹息】一举获得第24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和表演特别表彰奖五个重要奖项
10、【大红灯笼高高挂. 】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11、【秋菊打官司】 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
12、【一个都不能少】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
13、【三峡好人】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大奖
14、【活着】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最佳男演员奖 和人道精神奖
这些都是国际上获奖的电影,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没写进去
5.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电影)我要写看电影的心得,一定给好评
在我看来,徐静蕾想阐释的是爱情的纯粹伟大以及个人对于爱情的理想,《Mary you》等歌曲又为凄婉的爱情故事增加了一丝欢乐的气息,配乐与电影完美融合,每一段音乐的出现都恰到好处。
作为一部文艺片,布拉格的风光与主演的高颜值,《有一个地方》在视觉上无可挑剔。而在情感上,陈兰心与约瑟夫“霍乱时期的爱情”的遗憾,金天与抛弃她的前男友再见时“相逢一笑泯恩仇”,还不够成熟,为了爱情留在异国他乡终于“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在爱情上似乎表达得足够充分。只是,看不出更深刻的东西吧。
这是我自己写的,电影有点流于表面,少了一些深刻。也许是因为我还年轻唯美的《有一个地方》
电影取景布拉格,将两代人平凡动人的爱情故事置于宏大壮丽的背景下,风景和爱情融为一体,增强了电影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配乐,以名曲《布拉格之春》为主旋律,使整部电影洋溢着激扬温暖的氛围
6. 一百部电影观后感
[一百部电影观后感]《西雅图夜未眠》一部很温馨的电影,片中的父子之爱,夫妻之爱就很令人感动,一百部电影观后感。
还有对缘份的描绘是如此地美妙,浪漫。看到结局,暧意由心而起。
《天使爱美丽》不得不叹服导演的才能,把影片拍得如此妙趣横生.拍摄手法十分新意.童话的手法拍出童话一样的爱情.我们还可以享受那法式幽默所带来的快乐.可爱的艾米丽的那双精灵般的大眼睛将成为银幕的永久画面.《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很黑"的影片,把社会最黑的角落描绘出来。在黑暗中只有人性在闪烁着微弱的莹光,令人欣慰的是就是这一微弱之光热和着散布于黑暗中的每一个人,并终极把他们送到自由的天地。
很出色的一部电影,随时间流逝,其经典地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末代天子》很难以想像,一个外国导演竟将一个中国的末代王朝这样真实而生动地展现给观众。
溥仪复杂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无奈,悲凉的心理得到尽情演绎.观后不禁感慨世事的变迁.被历史所抛弃的人在历史的大潮中是多么地无助和无奈.《天堂电影院》上半部分还是很轻松地欣赏意大利人的特有的幽默,后一部分就是感动了,影片有太多的东西令人感动了。友情,爱情,@情,每一种情感都是那样真实。
时光的流逝把这些至纯至真的感情发掘并真实地表现出来。对于这部影片的感觉只能用薛家燕吃了史蒂芬周的黯然销魂饭后的那种感觉来形容了。
对于有着电影情结人,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拥有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情怀。《中心车站》号称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虽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这部电影的经典性。
影片故事就是寻找,寻找家。朵拉和约书亚的友情也在寻找的过程中渐渐发展了。
结果他们没有找到约书亚的父亲,但约书亚找到了家。令人不能忘却的还有美丽的巴西乡土凤光和朵拉顾客们的表情。
里面的音乐似曾相识,很美的音乐。《燃情岁月》影片的音乐,悠扬而婉转,大气磅礴而不失宁静.可以说得上是电影音乐中的尽对经典.前面的兄弟之情我们生于八十年代的人确实感觉不到了,应该是羡慕他们的爱.影片中的风景实在是美,只能对美国说:"天杀的,有这么美丽的西部."《云上的日子》这部电影最美的地方不是情节,也不是表演。
而是那种悠远,宁静,带着淡淡哀伤的意境。《东风化雨》这部电影应该让中国的观众好好看看,太适合中国了.个性和青春的@是不容被死气沉沉的传统所抹杀的.就想引用一九零零说的那一句:"Fuck regulation"《马语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纯正的自然影片已经未几了。
导演能够不受贸易的刺激的确令人尊敬.看完后是心灵像得到净化一样.平淡之中有一丝涩苦.《碧海蓝天》没有谁能像吕克.贝松那样把人对自然的眷恋拍得如此感人.把大海描绘得如此之美.令人难忘的还不止这些,还有让.雷诺的大老粗形象.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台词和场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是世界上把一个少年的青春萌动表现得最好的影片,能让每一个男人都想到自己过往的暗恋时节。很幽默,可情感也很饱满。
女人之美被表现到了极致.而莫妮卡.贝鲁奇则因此片名声大噪。一跃成为世界级巨星。
有时候"为艺术奉献"还是值得的。《钢琴师》罗曼波兰斯基的手法总是很冷峻,而且在冷峻中往往带着一丝脆弱的热和。
第一遍看的时候看不出这部电影的好,还以为是利用对二战受难者的同情来赚取奥斯卡评委的投票。后来再看的时候却被波兰斯基那些冷冷的手法所折服。
为那些在纳粹屠刀下,脆弱如草芥般的生灵而悲痛。《冷山》影片要阐述的无非就是等待,盼望,坚强.不过拍得还凑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蕾妮.齐薇格的出色表演.《教父》(1,2)没有理由不看,20世纪最伟大的三位演员都在这两部电影中。
第一部还出现了电影史上最伟大的表演。《阿甘正传》看看和这部电影竞争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影片,最会知道这部电影的伟大。
在笑看一个傻子滑稽经历的同时,每个人都会羡慕他幸福美好的人生.几乎每一个观看者的智商都比阿甘高,但又有谁像他那样执著,执著地往追求爱情,执著地往漫无目的奔跑.世界是美好的,对每一个人都一样,包括"傻子".《海上钢琴师》影片的音乐美不胜收,实乃是莫里康内的代表之作。看似不可置信的故事,却有着不同平常的人生哲理.托那多雷三部曲中,最有富有诗意,最哲学的电影。
《爱国者》除了少了美女外,一切都是梅尔吉布森的凤格,把战争的场面拍得宏大而真实,影片的打斗十分出色。《兵临城下》大呼过瘾!战争片超级经典之作。
《廊桥遗梦》爱情的描写和诠释非常地深刻,情节细腻而不乏出色.女主人公在美丽邂逅的痛苦抉择得到充分地演绎.两位主演的表演都很到位.特别是老牛仔的眼神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影史上最棒的爱情影片之一。《低俗小说》太独特了,应该是九十年代最富创新的影片.一个字可以形容"酷"-片中音乐,人物对白,行为举止,故事情节,结构,电影海报一切都酷毙了.《美美人生》用笑剧的形式来表现一个残酷的世界,一个普通的父亲,把美好和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妻儿,把痛苦和死亡留给自己。
我是饱含泪和笑来看这部影片的,笑中哭着往向那一个伟大的父亲致敬。《辛德勒的名单。
7. 求几篇电影影评,每篇字数600左右
1.枪王之王:人文关怀+实用主义=尔冬升式经典回归 尔冬升说自己拍片是没有什么风格的,所以不受束缚。
他说的是真的,但又不是真的。回顾他拍的片子,你会觉得“哇塞”,他真的什么都能拍,而且总是身兼编导二职:当年《新不了情》惊艳华语影坛,没多久他却拍出跌破众人眼镜的《色情男女》,然后完全没有乘胜追击的意思,过了很多年才拍出了部回归大众视野的《忘不了》,接下来又突然一年一部的速度变成高产导演,从《旺角黑夜》跳tone到《千杯不醉》再跳tone到《门徒》……一路下来,文艺片,cult片,黑帮片,喜剧片,警匪片……(诶,尔导,你是有多不想重复自己啊。)
能驾驭各种题材类型的导演在香港电影圈里应该是没有第二个了,放眼全世界都是不多的。或者有些导演有能力,都没有勇气和诚意,毕竟更多人愿意复制成功。
这是尔冬升难能可贵的地方。 然而尔冬升最难能可贵的——也正是这一因素使他的片子始终能保持一定水准——恰恰在于他对自己某种风格的坚持。
我觉得,这种风格概括下来就是——“人文关怀”加上“实用主义”。把故事讲好,如今能遵守这条基本准则的华语导演屈指可数,尔冬升是其中一个。
他所谓的“没有风格”,即是对“内容重于形式”的坚持。另一方面,尔冬升总是将他的敏锐与温情倾注到影片中,他对于人情世故的把玩,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都巧妙地反映在他的影片中。
身兼编导(甚至监制)给他带来了自由创作和充分表达的空间。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在充实的故事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是明确而完整的,既不会故弄玄虚,也不会暧昧混乱。
《门徒》之前,我一直认为尔冬升的作品精致、洗练、细腻、不乏新意。《门徒》被我视作尔导的转型之作,虽然之前他也尝试过各种不同题材的影片,但《门徒》在故事格局、叙事手法上都严重区别于他以往的作品,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
我对于尔导的这部作品有些不适应,因为故事纷散,温情不再,煽情有余,主题也不够鲜明。接下来的《新宿事件》更是有点跌破底限的意思,故事虚浮,造作,如果不告诉我,绝想不到这略嫌幼稚、几乎有点不着调的作品出自尔冬升。
《枪王之王》让我再度看到了熟悉的尔冬升。大概是经过前两部作品的尝试,尔冬升在这部片里显示出了对动作片(警匪片?)更游刃有余的把握。
(还是只是前两部正好不合我胃口?) 很难定义《枪王之王》是动作片,动作场面并不多。也不是典型的警匪片。
跟《早熟》《门徒》《新宿事件》一样,还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片子。 情、理、法、尊严,还有本能,《枪王之王》完美的融合了多方面的元素,折射出多方面的光彩,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尔冬升做得最成功的一次。
各种元素紧密交织,相互碰撞,成就了《枪王之王》的看点,也成就了本片的深度。影片首先让我惊喜的,是洗练风格的回归。
实用主义者的电影不应该有花哨绵软,拖泥带水,意义不明的情节。说真的,尔冬升在前两部作品中的用力过度让我非常的吃不消,因为太想要挖掘和表现人物,独白、特写、被放大的细节,堆叠着,煽情着,留白太少,让人不耐。
《枪王之王》就显得克制得多。在交代人物关系上,在塑造人物内心上,都能通过一两个镜头就讲明白,人物塑造更自然,剧情上也更紧凑。
可惜在影片末段还是破功了——古天乐那段告白真是不自然。尔冬升好像满喜欢让人物在末尾来个独白,常常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次让我惊喜的,是影片开头的法庭戏。那其实是一场关于“枪械使用”的华丽思辨。
情理法交缠,引入深思。让我想起《早熟》。
比起《早熟》法庭上律师的长篇大论,《枪王之王》的法庭戏更简练,句句精华,层层推进,构成了正反双方的基本逻辑。你来我往,犀利而严谨,检控方挑衅意味十足,被告诚意万分,辩方律师情理双全。
碍于故事整体布局,这段戏篇幅不长,但精彩度绝不亚于许多律政片中的法庭戏。尔冬升最喜欢看法律卷宗的资料,从案件中了解人世百态,然后剖析社会现象,展示梳理各种价值观。
以上两点让我看到了那个贯彻实用主义,坚持人文关怀的尔冬升又回来了。当然,影片的优点绝不尽于此。
许多方面都维持了尔冬升一向的水准,包括——扎实的剧情:影片贯穿着一条悬疑的线,分两次破局,首先是对人物正邪的判定,其次是对人物动机的猜测。盘桓其中的还有人物爱情走向的摇摆和命运走向的莫测。
情节设置始终都比较引人入胜,初次破局反转是一大爆点(第二次破局弱一点),爱情上的难题始终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纠结,当悬疑逐渐减弱,慢慢从暗黑处浮现出的悲剧命运继续紧扣人心。复杂的人性:影片对其它所有人做了简化处理,把全部的复杂和变化留给了古天乐饰演的精英男。
古天乐是绝对的中心,这使得整个故事精致饱满、不散乱。这个正邪不明的男人,带着让人不明了的欲望和弱点,谨慎稳健却又软弱摇摆,观众随着影片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到了最后才得以见到全貌。
到头来他的动机,简单得似乎有点无足轻重,却又平常得似乎每个人都能理解,人性的奥妙,所有人略窥了一斑。悲剧的命运:影片塑造了个悲情的古仔,让他的一次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