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字的草书、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怎么写
草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简介: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甲骨文简介: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金文简介: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是
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商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殷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4](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 (前221年~219年)。
小篆简介: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隶书简介: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简介: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行书简介: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2. 甲骨文的小字怎么写
小 甲骨文:
小 大篆(金文):
小 小篆:
3. 小字篆书怎么写
小字的篆书(如图) 一、释义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 3、时间短。
4、年幼小,排行最末。 5、谦辞。
6、妾。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小,物之微也。
从八,丨见而分之。凡小之属皆从小。
白话版《说文解字》:小,物体细微的特征。字形采用“八”作边旁,“丨”现而加细分。
所有与小相关的字,都采用“小”作边旁。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名词,细微的沙粒。
扩展资料 组词:大小 小的 小草 小道 小人 小桥 小象 小鱼 小孩 小鸟 一、大小 [ dà xiǎo ] 1、指大小的程度。 2、辈分的高低。
3、大人和小孩儿。 4、或大或小(多偏于小),表示还能算得上。
二、小道 [ xiǎo dào ] 1、由人或动物经常或习惯性地走动而形成的小路。 2、儒家对宣扬礼教以外的学说、技艺的贬称。
三、小队[xiǎo duì] 队伍编制的基层单位,隶属于中队。 四、小说[xiǎo shuō] 文学类型的一种。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五、小道 [ xiǎo dào ] 1、由人或动物经常或习惯性地走动而形成的小路。
2、儒家对宣扬礼教以外的学说、技艺的贬称。
4. 金文的小字怎么写
小 金文(大篆):
小 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