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小说时对话应该怎么写
对话要同时服从于人物性格,当时的场景以及正在发生的事件。
首先我们先来从人物性格切入。我们一般都会把人物分为三类,分别是立体人物、扁平人物和锥子人物。
所谓立体人物,顾名思义,在作者的塑造下,这样的人物是一个系统表现出来的人格形象。也就是说这个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善良和邪恶,智慧和愚蠢,优点和缺点,正面和反面,所有的矛盾,都像一个正常的人一样,完整、立体地呈现呈现给读者。
但是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需要大量的篇幅和笔墨,一般这种人物类型都会作为中长篇小说的主角使用。而所谓扁平人物,则是像一张纸,你只能看到它的一面或者另一面,不能再多了。
你可能会想这样的人物是不是用于短篇小说的主角,然而并不是。这种人物类型无论在短篇、中篇还是长篇都是极其失败的主角人选。
因为它的定位更偏向于一个单纯的好人或者坏人,一个带来情报然后死掉的通讯兵,一个展现了一个方面之后就可以丢弃的人物,也就是说,一个配角,跑龙套的。而锥子人物,则是具有一个尖锐的性格突出点的人物,这种类型人物拥有一个刺中读者内心,抓住读者眼球的闪光之处,让人过目不忘。
所以这种类型人物,也经常作为短篇小说的主角使用。当然在中长篇中,这种类型的人物的使用上,切忌喧宾夺主。
这样的角色比如今何在的《天下无双》中的马贼乙:马贼乙站在他的旁边:“每年总有几个月,人们好像都不愿去死。一年前立春后,我一直没有买卖。
不过现在终于有了,想死的人就是我们老大,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跟他一起来打劫几万瓦剌大军,也许我真的蠢到相信,英雄都是打不死的。” 有马贼指向山下:“老大,我们的货来了。”
“好!各位兄弟,这次我们的目标是……” “无双!” “打劫啦!……马贼们发出了也许他们一辈子最后一次呐喊,从漫漫黄沙岗上掠下。 瓦剌骑士们惊异地看着那沙丘上几十道沙线,像看着兔子呐喊着冲向狼群。
直到阿龙冲到了他们身边,瓦剌军们还没反应过来。 刀光闪处,人仰马翻,几十道黄尘冲入黑色大海。
砍杀,砍杀,砍杀,撕裂黑色,而更多的黑色涌来。马贼们把毫无准备的几万骑兵搅得大乱。
一边是弓马娴熟的游牧骑兵,一边是呼啸群山的马贼山匪,骑者们在阵中玩起了马术与追逐的竞赛。 阿龙后仰避过挥来刀锋。
阿龙侧身挂在马上躲过弓箭。阿龙将擦身而过的骑士拖下马,阿龙一刀将迎面而来的骑士砍落马下,阿龙无人可挡! 轿边的侍女痴痴看着,敲敲轿窗:”公主,出来看真正的男人。”
阿龙在军中左冲右突,高呼:”无双!你在哪?无双,我来接你!” 侍女抹眼泪道:“可惜就要被乱刀砍死了。” 小王子立马在轿边看了也不由叹道:“不想大明还有这等有胆色的人物啊,可惜。”
虽然被猝不及防地搅乱,训练有素的瓦剌骑兵们还是很快稳住了阵脚,于是马贼们一个个从马上栽了下来。“阿龙哥,我帮不了你啦……”他们在落下马时大叫着,被铁骑碾过了。
只剩下阿龙和马贼乙了。“马贼乙,不要心不在焉左看右看,你在干什么?” “我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什么?” “小心!”马贼乙跳了出去,帮阿龙挡住了那一刀。
他在地上吐了血微笑了:”像我这样的配角,这样的结局是最好的了。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叫马贼乙。”
马贼乙作为一个配角,在全书中出现的次数少之又少,对他的描写也仅仅只限于几句话,但是你读过之后,一个忠肝义胆的形象鲜活地浮现出来,你永远不会忘了他,以及他挡下的那一刀。下面是一些关于人物的参考经验:1、永远不要尝试驾驭超过自己所能驾驭的数量的立体人物,经常有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把不同的角色写得十分相似,或者和前作的某个角色十分相似——虽然设定上他并不是这样。
务必停止这种会使得思维僵化的行动,不然就会出现像诸如唐七那样的情况,每部小说的男主角都一个模子出来的。2、如果你不能驾驭立体人物,那么就使用锥子人物来刺破读者麻痹的神经,也好过用扁平人物让读者感到疲劳。
3、如果你没有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和大量的写作经验,尽量不要在短篇作品中尝试塑造一个立体人物,用短短几千字塑造一个人物需要相当的技巧,并且这和怎么把一只大象塞进冰箱里是两码事。4、如果你选择了锥子人物作为主角类型,那么切忌让配角表现得比他更加出彩。
因为锥子人物的特点在于单点突破,那么就决定了他在别的方面的一无是处,让你的小说的核心始终围绕应该突破的那个点。5、扁平人物并非没用,事实上非常有用并且十分好用,不过这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就不再赘述。
好了,我们假设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设计出了一个人物了,你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给这个人物做了完整的背景设定,以及这个人物所引导的情节,我们怎么使用这个角色呢?从这里开始要回到最开始讲的——让人说人话。你要让这个人物,始终说该这个人物,并且只属于这个人物的话。
闭上眼睛,试着想象,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一个酒馆或者码头,昏暗的烛光或者涛声不断,把你的人物勾勒出来,这是个浪漫又下流的杂种还是个正直的落魄贵族,他的面貌,他应该有的表情神色,他在。
2. 小说的对话怎么写
看多了小说,就想自己写的人,无异于吃多了美食,就想自己下厨的饕餮客,到实践时,才发现做起来比看起来难度要高几个层次,两者的差距不亚于长江天堑。要攻克这道天堑,直捣黄龙,要勇气要毅力要经验,也要有必不可少的技巧谋略。
最近看的这本《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倒是求得了不少实用的技巧。作者大泽在昌是一位获得过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直木奖、文学新人奖等多个奖项的著名推理小说家和畅销作家。这本书是他开设的“小说课堂”讲座的内容精选,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名家面授班的讲义精华。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十堂写作课程和四次主题习作讲评。大泽在昌先生从十个方面,对如何写出能获奖又畅销的小说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内容实在、实用,技巧、套路一样不和,满满的倾囊相授的诚意。
全书主要内容大纲如以下思维导图所示。
本书主要内容思维导图
大泽先生这十堂课给我启示最大的分别是第三、四、五、七、九课中关于角色、对话、情节、文笔和立意这五个方面的小说写作技巧。如果融汇贯通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通过精彩的开篇、富有内涵的立意、一波三折的情节、鲜明的角色、生动的对话、精确的文字,写出能产生情感宣泄效果,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的文章。
下面细述以上五个方面的观感。
一是关于塑造鲜明的角色
在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中,人物是核心,人物是支撑情节的基础。塑造鲜明的人物角色,尤其是主要人物角色,是一篇小说的重中之重。
人物描写的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性格以及身世背景。大泽先生主张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而非叙事来描写人物性格,不是通过说明的方式,而是让人物的性格有言行中自然体现。
不同的角色应有不同的措辞,来表现出各自的鲜明个性。即使是人物的身世背景也最好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这样比起叙事更自然生动。
这种通过“对话”来揭示人物过去的手法也有两种,一种是塑造一个善于插话提问的角色,另一种是在对话中插入回忆叙事部分。
大泽先生非常重视对话的作用,想想我喜欢的海明威、福克纳的小说,确实也是如此,作者跳出来解释说明人物性格确实不是一种高级的方法。正如在生活中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也是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或者别人的评价,而不是一份说明书。
他还强调,小说中的主要角色要予以他强烈的情感。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提炼,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特有
3. 如何写好小说的对话情节部分
看看以下的相关资料对于你以后的写作有没有点帮助,希望对你有用 一、对话的含义与功能 对话是人类最广泛的思想感情交流方式,指的是两人或三人或多人的交谈、讨论、争辩。
在语文活动中,“对话”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读与写的过程就是“对话”,是与他者(他人、社会、以至自然)的对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这次“个性•读书”的主题作文辅导中,“启迪”、“质疑”、“评荐”等章节无一不属于这种广义概念的“对话”范畴。另一方面,就作文本身而言,对话又是一种表现方式,甚至还是重要的文艺形式:日记、书信与读书笔记是人的自我对话、与他人的对话(包括与阅读的书的作者、书中人与物的对话)最基本、也最自由的书面形式;相声、笑话、小幽默、剧本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话的这种方式来完成作品本身的塑造。
本章主要和大家探讨作为表现方式的狭义概念的“对话”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虽然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但对话的学问还挺大:首先,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身分各异的人说话时的语气、用辞、风格和表达方式都不相同;其次,同一个人,对不同的对象,说的话也不相同;再次,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情境中会出现不同情绪,会说不同的话。
因此,通过人物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份、关系、情绪、情境等。 我们先来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对话: 罗森格兰兹:殿下,你把那尸体怎么样啦? 哈姆雷特:它本来就是泥土,我仍旧让它回到泥土里去。
罗森格兰兹:告诉我们它在什么地方,让我们把它搬到教堂里去。 哈姆雷特:不要相信。
罗森格兰兹:不要相信什么? 哈姆雷特:不要相信我会说出我的秘密,倒替你们保守秘密。而且,一块海绵也敢问起我来!一个堂堂王子应该用什么话去回答它呢? 罗森格兰兹:您把我当做一块海绵吗,殿下? 哈姆雷特: 嗯,先生,一块吸收君王的恩宠、利禄和官爵的海绵。
可是这样的官员要到最后才会显出他们对于君王的最大用处来;像猴子吃硬壳一般,他们的君王先把他们含在嘴里舐弄了好久,然后再一口咽了下去。当他需要被你们所吸收去的东西的时候,他只要把你们一挤,于是,海绵,你又是一块干巴巴的东西了。
罗森格兰兹:我不懂您的话,殿下。 哈姆雷特: 那很好,下流的话正好让它埋葬在一个傻瓜的耳朵里。
在这段对话中,很容易看出,哈姆雷特与罗森格兰兹的立场是对立的。王子哈姆雷特说的话貌似疯狂:“它本来就是泥土,我仍旧让它回到泥土里去。”
“一块海绵也敢问起我来!”“下流的话正好让它埋葬在一个傻瓜的耳朵里。”可是,这些话里却蕴含着机智与逻辑。
例如,关于海绵的巧妙比喻只有正常理智的人才会想得出,这里又足以体现他是假装疯狂。 关于对话的功能,首先,“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人物的思想感情,往往是通过符合他们性格特征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譬如,写王熙风的出场,即是未写人貌 先写人声。王熙风说的一句“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真是先声夺人,表面看是客气话 ,骨子里却充满傲气。
其次,对话可以进一步刻画人物性格,一针见血地展现人物的面貌与内心。哈姆雷特讲述关于海绵的比喻是要告诉罗森格兰兹不要做昏君的走狗,不要被昏君所利用。
而罗森格兰兹问“不要相信什么?”只是试图从哈姆雷特的口中捕捉他感兴趣的信息;尔后对于用海绵来比喻他本人时又说“我不懂您的话,殿下。”这又说明他不并相信哈姆雷特是真的疯狂,而且,他也并不准备听从哈姆雷特的忠告。
此外,对话还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叙述时,写一个人物是以作者的立足点写的,成为“人物— 作者—读者”的三者关系;而用对话来写,让人物直接说话给读者听,成为“人物—读者”的两者关系。
所以,介绍人物时,对话比形容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也更具体,写得好的会话,一行的效果可以胜过十行的叙述,帮助故事张驰有度,层层推进,有悬念,有趣,又有力量。下面这段对话选自《起死》(即让彼时彼地的古人复活,与此时此地的现代人对话),是鲁迅从《庄子》、《至乐》篇的寓言故事里演绎出来的,文中汉子与庄子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庄子只得请巡警帮他解围: 五百年前的骷髅被庄子施法术复了生,不过是赤条条的,于是一把抓住旁边的庄子说: “你把我弄的精赤条条的,活转来又有什么用?叫我怎么去探亲?” 庄子说,这跟我没关系呀!不是我弄你的。
“我不信你的胡说。这里只有你,我当然问你要!我扭你见保甲去!” 这时,庄子就开始和他讲起自己的哲学来:“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
你且听我几句话: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又毛,然而黄瓜茄子赤条条。
此所谓彼也一是。
4. 如何写小说中的对话
在“谁说”中间插写一些人物的动作心情,或神态的描写,可以加些修饰说话语调的形容词,要注意与剧本不同的说法,小说是生动的,要结合前后文章来写对话,但剧本只是单调的白话,所以在写小说的对话时,要注重修饰色彩。
例如:
他推了推眼镜,语重心长的说:“……”
“……”说,脸上依然带着微笑,好像无关紧要的样子。
若要写长一点的对话,就不能加太多的形容词,很容易让人的着重点放在形容词上而不是对话上,对话,以及对对话的修饰,要能够给突出人物或事务的性格与特征。
5. 小说对话怎么写的生动
不要光是写人物的面部表情、声音之类的,还有人物当时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相结合。
Eg1:“你是谁呢?怎么会跑到极北之地来?”年轻的铂伊司站在雪白的冰面上,像个十五六岁的天使。他整个人就像是为这个冰雪的世界而诞生的一样,干净而纯粹,浑身闪动着钻石的碎光。
——结合环境
Eg2:她小小的身躯站在巨大的火红色雄狮面前,抬起头,天真地望着它:“你是不是,想死?”她的声音弱弱的,很平静,像在问别人吃过早饭了没有。:
——结合动作
Eg3:小女孩认真地皱起眉头,她摇了摇头,用一种像是从遥远的空间传递过来的幽幽的声音,认真地说:“不是啊,我不是来和你们抢【冰貉】的。”说完目光转向窗外,此刻的窗外已经漆黑一片,如血的夕阳已经完全地沉进了大地深处,墨黑的夜色密密麻麻地涂遍了小镇的每一寸地面,漆黑的大地上只剩下房屋窗户透出的零星灯火。她停了一会儿,说:“我是来和他们,抢【冰貉】的呀。”
——集合
本人无能啊,只找得到这些了。Lz写书的时候也不要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可以和环境相结合的哦~或者最常用的就是背影这类的~~
以上全摘自《临界·爵迹》祝Lz写书愉快……
6. 小说,怎么描写对话
【以下节选自我的小说】 讲到这里,老者才低头仔细端详起这个“命”字。
一边看,一边说道: “小友的这个‘命’字,写得极为有气势;只可惜这个字是狂草,字体不正,不平不稳,似有摇摇欲堕之相!由此可知,小友身居高位,却不能左右逢源,此其一。” “其二,这个‘命’字可拆开看作‘人、一、叩’三个部分,‘人’和‘一’好解释:一个人只有一条性命嘛!而‘叩’在古大陆语中有‘承受’、‘认命’的意思。
从‘命’字本身来看,‘命’的意思就是人在世上留一口气而已……”葛衣老者越说眉头拧的越紧,“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看来小友你大限将至啊……” “另外,小友你的这个‘命’字在收尾之时却是出现了书法中的‘渴笔’!老朽若是记得不错,小友你在写这个字之前,毛笔可是蘸足了墨汁的!既然如此,小友竟然还能写出‘渴笔’,实属罕见!这种‘渴笔’透出了一股哀愁、迷茫之意……”老者的霜眉已经拧成了疙瘩,“看来你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坐在老者面前听着的叶知秋已经愣住。 这位老者,委实是不同凡响。
只是从这一个字上,竟然说出来了这么多。 要知道,这测字的学问,可说是极多。
江湖上一些自称半仙的人的大多都是些骗子,真正要掌握测字这门学问,那必须得潜心玄学多年才行。 而且,达到测字的最高境界,真正胸中有丘壑的大能者,也从不肯轻易示以真言:天机,岂是好泄露的? 而眼前这位老者,说话没有任何歧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不含糊!而且,他所算出来的,已经接近真相! 这才让叶知秋惊诧不已! 就在这时,老者突然抬头道:“老朽有些话,想要跟小友单独说说。
小友可否与老朽单独一叙?” 叶知秋心里很清楚:自己这次恐怕碰上高人了。 他回头与叶知夏互相对视了一眼,见后者向他点了点头。
于是当机立断,将这位老者请到了知味坊的雅间里。 既然来到了知味坊,又怎能没有好酒好菜相配呢? 叶知夏不敢怠慢,叫人端上酒菜。
上完酒菜之后,他自己很识趣地回避了。 雅间里,老者坐在座位上,抬手给自己沏了杯茶一饮而尽,然后抄起一双筷子自顾自吃了起来,像是完全忽略了旁边叶知秋一般。
叶知秋就当高人自有怪癖,倒也没说什么。这份心性,这份气度,顿时博得了老者赞赏的目光。
等到酒已过三巡,菜也过五味,老者放下碗筷,对着叶知秋报以歉意道:“方才耽误了小友一些时间,还望小友不要怪罪。” “怎么会!”叶知秋摆摆手,表示自己并没有在意。
“主要是由于这件事情关系重大,老朽不得不谨慎对待。”老者接着解释。
随后,老者从身上神神秘秘地掏出一样八角形的东西。 “这是什么?”叶知秋有些好奇,便凑近去看。
只见在一块正八边形木盒的正反两面,刻有八卦的图案,在八卦图案的中央有一个太极图案正在缓缓的旋转。 “此物名为坎博录,乃十大神器之首,”老者的语气自豪道,“世人皆以为坎博录只掌管一切知识,却不知坎博录更大的作用乃是预言!” 说话间,老者一手按在坎博录上,一手将食指和中指并在唇前,口中念念有词。
旋即,老者一抬手,从那看似很薄的坎博录中抽出一幅长卷,在这幅长卷上画有各种各样的线,交叉错杂。 老者见叶知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长卷看,便开口解释道:“此卷名为命盘。”
“命盘?”叶知秋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 “命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在广义的命盘中,每个人的命运是一条线。这条线可以是直线、曲线甚至是折线。
由这些线条所构成的整体称之为命盘。”老者顿了顿,继续道,“而狭义的命盘,则是代表这个人命运的线条与代表他人命运的线条之间相交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通俗的来讲呢,有点像关系网,但又与关系网有所不同。” 老者颇有些自得地说:“正是因为命盘的缘故,所以我帮人算命从来都没有失手过。”
叶知秋表示自己有听没有懂。他从头到尾都听得晕晕乎乎的:坎博录?十大神器?命盘?什么鬼! 老者也发现叶知秋似乎没怎么听懂,道:“小友,其实你没必要听懂。
我之所以告诉你这么多,正是看在你什么都不懂的份上我才跟你说的。要知道我这坎博录若是放在仙界被人知道了,那我现在只有逃命的份……” “仙界?”叶知秋有些惊讶,“您,您是上仙?” 叶知秋所在的这个世界被称之为修界,在这修界之上还有一个仙界,那里是修界所有修炼者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修炼到羽化登仙的境界后才能到达仙界。
“是啊。唉,别提了,我这不是在仙界混不下去了才下到修界来的嘛!不然我至于给人算命吗?”老者苦笑道,“不说这些伤心的过往了,说正事。”
老者一本正经道:“小友你有所不知,我方才给你测字的时候顺带看了你的命盘。按照命盘显示,你会在二十四周岁的时候夭折。”
老者一边说着,一边用修。
7. 写小说在描写人物对话上有些什么技巧啊
人物对话即是语言描写。
第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第二,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第四,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扩展资料
一、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二、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说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