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结中工作亮点怎么写
原发布者:pd57729
个人总结亮点《个人总结亮点》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篇一:2013年度个人工作亮点2013年度个人工作亮点(人事处蔡**)我是人事处副处长蔡**。2013年,在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同事们的热忱帮助下,勤奋敬业,务实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二、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人事工作任务。坚决贯彻省局党组的决策精神,服从大局,任劳任怨,以身作则,认真实干,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做到了吃苦不叫苦,有难不怕难,有累不喊累,在处里人员少、事情多、任务重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干部选拔、机构改革、人员招录等各项工作任务,还完成了负责牵头省局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任务。三、尽职尽责,较好地完成实践活动任务。担任省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综合组组长,较好地完成了省局党组分析检查报告等重要综合性材料起草,较好地完成了活动方案、总结、通知、报告等大量日常材料的撰写,组织筹备了省局党组民主生活会、工作动员会、推进会、总结会等各类活动。四、改进作风,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坚持公道正派,严格按权限、按职责、按程序、按时限完成工作任务;注重干净干事,严格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努力改正“四风”
2. 简历上的职业亮点怎么填
原发布者:jz3029125
人人都知道简历的重要,却不是人人都会写简历,想要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写简历时就要有所亮点。 简历亮点之巧写实习经验 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加,实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实习经验更是被学生用来体现实践能力的筹码。但是如何写实习经验,如何在简历中最大可能地展现企业要看的实习内容呢?首先每份向企业投递的简历并不需要罗列所有的实习经历。取两段与应聘职位相关的实习经验来详细说明即可。 其次撰写实习经验,并不是罗列实习经历,学会运用一些关键词来表达个人在实习中的收获与实习效果。数字和品牌大公司名字是很好的关键词。例如,如果在前程无忧有实习经历,通常我们看到的描述是:在前程无忧实习三个月,主要工作参与完成市场调查和后期的数据整理。 我们也可以这样写:曾在某人才招聘网站担任XXX职位的实习生,完成了一项二级城市的个人求职意向调查,搜集样本数为3000多份,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整个调查历时一个月。调查结束后,我撰写宣传文章约1万字,有三篇发在平媒上。稿件网上的点击量达到了日均5000次,被其他网站或是相关媒体转载300条。 最后在每段实习经历末尾写上个人的总结。实习经验之所以成为经验而不是经历,关键在于个人是否能做出总结与分析,个人是否有收获。 上面的小结可以是:通过三个月的实习工作,我了解与熟悉了整个市场调查的流程,学会如何撰写市场推广文章。 简历亮点之紧扣招聘要求 如何抓住HR的眼球,研究招聘广告内容很
3. 工作总结突出亮点如何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赵学红 亮点工作总结(一)齐抓共管,顺利通过市规范化学校复评验收我们对部分处室进行了调整布置,在校园文化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艺术性,在校园环境的美化上做足功夫:楼梯小景、窗台绿地、绿色办公室、“安全角”、防撞皮条……在档案建设上更是要求精益求精,每一项准备工作我们都努力让它做到精细。
2011年11月,我校以区排名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青岛市规范化学校的复评验收。(二)积极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期初,按照教委办关于聚焦课堂、推进教学法的通知精神,我校各学科“活动教学法”研究活动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期间邀请区教研室林志华、王惠霞老师到校讲座、送课,辅以理论上的指导。
如今,部分教师的教学法研究已初见雏形。11、12月我们又陆续承办了三次市、区级公开教研活动,我校刘素萍、薛云峰、杨娟三位教师在活动上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
(三)内涵发展,努力创建艺术特色学校2011年,我校确立了“以艺育德、以艺启智”的艺术特色发展总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做了相关工作。从氛围的营造到学生的培养,从粘贴画校本教材的开发到特色宣传力度的增强,使得学校处处洋溢艺术之美。
舞蹈、合唱、健美操队继续加大训练力度,学校合唱队获“区长杯”专场比赛三等奖,健美操队继5月份夺得全国健美操推广赛两个一等奖后,又在11月举行的青岛市健美操比赛中获二等奖。二、2012年创新性工作思路2012年,我校将以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根据教委办部署,紧扣“以美兴校、凸。
4. 年终总结ppt工作亮点怎么写范文
强调责任心、检查与管理的重要。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5. 如何凸显文章的亮点
1
Sci论文的Introduction就是简要介绍自己的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的一段话,字数一般不会太多,就算是好几十页的论文,Introduction也一般不会超过一页,那么,怎样写Introduction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读者呢?
2
首先,在Introduction要简要介绍一下前人的研究成果,不用太长,只要挑一些主流发现就可以了,然后在最后说一下这些研究的缺陷或者不足之处,并且之处自己的文章可以弥补这些不足。然后,开始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实验方法一带而过,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独特的思考结果呈现出来,让别人看出来你的文章创新在何处,简而言之就是要突出自己文章的亮点,从小学开始我们在学写作文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写作文要有亮点,在sci论文写作中这个亮点就是你的创新之处,如果你写一种疾病,就要写出新的症状或者新的药、疗法,就算你可能还无法证明这个症状的典型性或者这个药能否投入市场,有了这个创新之处你的文章发表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5346137筹码就增加了很多。
3
Sci论文Introduction的作用大家可不要小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文章的引用率,因为大家在了解一篇文献之前都是从题目和Introduction来了解信息的。
6. 怎么写班级文化亮点
“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
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
按照与社会要求的吻合程度,分为班级制度文化与班级非制度文化(含班级反制度文化)两种成分。按照班级成员的认同程度,分 为班级虚形文化(体现社会要求但尚未被班级成员内化的文化,又称纯制度文化)与班级实体文化(班级实际具有的文化,又称素质文化)两个层面。
按照班级成员的占有集中程度,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班级所有成员或大部分成员共同占有)与离散型文化(班级成员分别占有几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种均不占主导地位)两种类型。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在《教学社会学》(1932)中关于学校文化的论述,开班级文化研究之先河。
20 世纪 50 年代与 60 年代,美国的科尔曼、克拉克与英国的哈格里夫斯等人关于青年文化、学生文化类型的探讨导致班级文化研究进入系统化与科学化阶段。70 年代以来,以英国教育社会学界为主的关于学校教育知识与班级互动过程的实证分析,财促使班级文化研究从“输入-输出”研究转向“黑箱研究”。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服饰等等。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
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
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
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而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
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