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自己写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词牌名。亦称《花犯念奴》。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前后句起二字也可用对仗。
此调是截取《水调歌》大曲开头一章的创新之作。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范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水调歌头·戎虏乱中夏
张元干的另一首《水调歌头》,描写靖康之变:
戎虏乱中夏,星历一周天。
干戈未定,悲诧河洛尚腥膻,万里两宫无路。
政仰君王神武,愿数中兴年,
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
2. 苏轼的《水调歌头》怎么写
北宋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全诗原文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白话文释义: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作者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诗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问月问年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结句与上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水调歌头的仿写怎么写
好酒何时有?
空瓶问朋友。
不知哪位蛤蟆,
今夕请喝酒?
我被唤回家去,
错过今晚饭局,
耽误一顿酒。
其实喝不多,
半斤就足够。
喝红酒?
喝白酒?
喝啤酒?
甭管啥酒,
只要不让喝碘酒!
若是不能喝酒,
一生白来枉走,
此事古来愁。
哪怕折点寿,
也要二锅头!
水调歌头?神七问天
浩浩太空路,
梦想几千年。
探知奥妙多少?
携手问青天。
点火一声轰响,
神箭扶摇直上,
腾跃九霄端。
玉宇飞龙舞,
万里战犹酣。
星汉叹,
五洲赞,
壮志圆。
长空漫步,
君可知否?
乐无边。
赤子苍穹寄意,
举国欢腾雀跃,
喜气动心弦。
等到凯旋日,
美酒敬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2636431英贤。
4. 水调歌头全文格式
水调歌头全文格律格式: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水调歌头为宋代苏轼所写,全诗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扩展资料: 格律对照例词:《水调歌头·斜阳明薄暮》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斜阳明薄暮,暗雨霁凉秋。弱云狼籍,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碧共沉浮。宾主一时兴,倾动庾公楼。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渡银汉,溥玉露,势如流。不妨吟赏,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气,稳步上瀛洲。欲识瀛洲路,雄据六鳌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调歌头。
5. 《水调歌头》的词是什么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本词初中时学过。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司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绝唱至今。
苏轼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画出一幅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画象。把自己的意境和以往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这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拿的感人作品。此词虽通篇咏月,但却外外关合人事。 上片偌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明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独辟蹊径。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故能千古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