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博体的汇总
梁朝伟生活体:.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TM才叫生活”三省体:吾日三省吾身。
高否?帅否?富否?好,都不是,滚去研读书籍、好好工作、多自觉点醒目点!西游记倒写体:如来派师徒四人东去传教,路遇各种磨难,渐发觉众妖均有后台,遂沙僧钻进流沙河,八戒躲进高老庄,剩悟空护送唐僧,天庭如来商议,保唐僧平安为条件,解决掉悟空。悟空被压五指山下,唐僧在长安传教至寿终正寝,五百年后,悟空从五指山下蹦出来,一声不吭大闹天庭后把自己变成石头 。
暴打分手体:【举例】北航男——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她来我学校玩,我带她参观停在球场边上的客机。她问我:为什么那个机翼是斜的不是直的呢?我勒个去!就算是白痴也该知道后掠翼能有效的提高临界马赫数,延缓激波的产生,避免过早出现波阻,尽管最大升力系数下降,但是能够降低波阻。
于是我把她暴打了一顿跟她分手了。如果不学体:“如果不学新闻,我想做个理发师;如果不学生物,我想当个赛车手;如果不学金融,我想做个心理咨询师;如果不学医,我想做个流浪诗人……”人人网上袁琳同学的一条状态引来近4万网友转发。
如果体:“如果我有一个儿子,我希望他的音乐和语文老师是高晓松,政治老师是刘瑜,英语老师是那个偏执狂,历史老师是一毛不拔大师,十八岁前的班主任是不加V,十八岁后是贺卫方,发小是和菜头,同桌是柴静,初恋是沧月,后来的女朋友是周迅,混到四十岁,娶了闻小雅。”忍够体:前几天,香港报纸出现了一个大幅广告:香港人,忍够了!广告中对大陆人去香港的行为颇多微辞。
然而此图传开后,博友纷纷发图回应,接下来各种版本的“忍够体”走红微博,曾经的吐槽逐渐转为一种幽默的跟风,甚至连前几天梁朝伟在微博喂的鸽子也“忍够了“!”有人评价说:“微博用幽默和自嘲化解了对抗和谩骂”。今天,还有谁“忍够了”?一句话变成哲学家:有一天,不知是哪位网友发现,任何一句很口水的话,只要在后面加上“世间事大抵如此”,就立刻变得看起来很有哲理,有木有?如:兴致勃勃上厕所,却忘了带纸,世间事大抵如此点排骨面,服务员却上酸菜面,世间事大抵如此想睡个懒觉,却总被电话吵醒,世间事大抵如此领导骂你猪,你觉得领导是猪,世间事大抵如此一直说减肥,体重却还在增加,世间事大抵如此牛肉面七块一碗,我只有五块,世间事大抵如此雨说下就下,都不提前说一声,世间事大抵如此 蓝精灵体 【程序员版】:“在那山的这边海的那边有一群程序员,他们老实又腼腆,他们聪明但没钱。
他们一天到晚坐在那里熬夜写软件,如果饿了就咬一口方便面!哦苦命的程序员,哦苦命的程序员,只要一改需求他们就要重新搞一遍,但是期限只剩下最后两天。”【宅男版】:在那城市里面网络那端有一群死宅男,他们没车又没钱,他们长相特安全,他们诚心诚意祈求上帝赐给他一红颜,他们心照不宣都有一X盘,哦~搞基的死宅男,哦~**的死宅男,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快递员,他们摸着手办意淫着明天。
【网编版】 在那山地那边海底那边有一群小编辑,他们苦命又聪明他们加班到天明,他们一天到晚坐在那里熬夜写剧本,如果饿了就咬一口小面包,噢,可爱的小编剧,噢,勤奋的小编剧,只要一改剧情他们就要重新写一遍,他们永远努力不会说放弃!【文案版】:“在那山地那边海底那边有一群小文案,他们苦命又聪明他们加班到天明,他们一天到晚坐在那里熬夜写文章,如果饿了就咬一口小面包,噢,可爱的小文案,噢,勤奋的小文案,只要一改项目他们就要重新写一遍,他们永远努力不会说放弃!”【白领版】:“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小白领,他们苦命又聪明,他们加班到天明,他们呕心沥血不分昼夜都在赶报告,他们年复一年盼着涨工资。噢苦命的小白领,噢苦命的小白领,他们齐心协力开动脑筋斗败了各boss,他们老了还是买不起房子。”
【股民版】: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老股民,他们追涨又杀跌,他们吃套又割肉,他们每天苦苦生活在那绿色的大盘里,他们抛妻弃子看盘无止尽。哦老股民伤不起,哦老股民伤不起,他们胡买乱卖夜以继日就想有一个涨停,可是一辈子都木有被涨停。
2. 世界上最早的微博体是什么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中国人就有了“微博”,并出现一段佳缘趣话。
如今流行微博,众人亦不亦乐乎地追风逐浪,恨不得“飞流直下三千尺”而后快。在微博时代,区区100多字,信息的传播速度已经不是以天计,甚至不是以小时计,而是分秒都在传播了。现代人,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先机。信息的快速更有益于政治、经济、生活等一切领域的改革、计划和发展。微博问政的趋向也在日益升温。微博,使公民更有发言权,使时代更有生命力。
其实,在遥远的古代,也曾出现过类似微博的微博体字句。譬如,《围炉夜话》中的字句,就与微博相近,可谓古代的微博体。如,“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又如,“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又譬如,“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人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之中矣。”这些寥寥几十字的微博体,就将人生大道理讲得十分清楚明朗,令人受益匪浅。
今人在享受微博带来的种种好处时,殊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中国人就有了“微博”,并出现一段佳缘趣话。
话说唐僖宗(862-888)年间,书生于佑虽才华横溢却运气不佳,科举屡试不中,只好寄居于长安好友韩泳家中。一日,闲来无事,出门随意走动,信步来到一条溪沟边上。这是御溪沟,水是从宫中流出来的。偶尔低头一看,但见水面上漂浮着一片红叶,叶上有墨。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俯首拾捡起这片红叶,只见红叶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原本恃才傲人的于佑见此诗不过平平无趣,便想随手扔掉。忽然,不知是他好奇心使然或是想起白居易的那两句诗,“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心想,若是妩媚动人一宫娥,独自枯坐候到天明,何等寂寞!他又想了想,这片红叶是从御溪流出来的啊!他受感动了,便摘下一片红叶,写下两行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遂将红叶又扔入水流之中,让其随之漂去。同时,于佑也将所捡拾得的红叶收藏起来,虽说此举有些莫名,但后来故事发展,却如冥冥中注定般,奇迹真的发生了!
事隔没多久,好友韩泳告诉于佑,宫中人事大变,好些宫娥被打发出宫配人。小小一片红叶,却如一叶扁舟,在有意无意中,搅动出宫里宫外的爱情激流互相汇合———“跟帖”的于佑与“发帖”的宫娥相遇了,传出一段千古佳话,如今听来,依然动人。而御溪一如现今的网络,递下红叶,便如发出信息,谁人有缘收到,再“回帖”,便成了“博友”,再发展下去,就如“博恋”。
当然,压力颇大的现代人,很难有空去回顾那些散发着陈年旧味儿的老古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