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的乐谱如何表示
乐谱的价值之于音乐,犹如古籍的价值之于历史。它把转瞬即逝的古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刻写下来,使后人得以部分地恢复原曲,“旧调重弹”。音乐史与其他学科史的区别,正在于它有声响,而大量的古谱就是它的依据。如同文字的发明一样,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记录下来的乐谱的发明与完善,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前面曾说过,上古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体。因此,击重节律的鼓点便成为中国乐谱最早的使者。《礼记·投壶》载有鲁、薛两国射礼时鼓的节奏谱:一种符号绘作圆圈,一种符号绘作方框。它们无疑就是两种鼓形的象形摹画。一般来说,无论何种谱式,都应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记音高,二是记节奏。中国早期的大多数谱式都沿用了以圆圈或圆点、方框“点拍”的方式。
现存历史上第一次记下音高的乐谱是唐人手抄本古琴谱《碣石调·幽兰》。该谱前“序言”说,《幽兰》是六朝丘明(493一590)所传。实际上,它是一首用4954个汉字详细记录了每个音在古琴上属第几根弦,什么位置,用什么弹奏法的文字诸。由文字谱发展成为采用文字中各种象形性的笔画,拼成符号,并作为右手音位与弹法的减字谱,是依据乐器产生的记谱法(如:謦,即右手中指勾第一弦,左手中指按一弦七徵)。唐人曹柔首创此法,晚唐陈康士、陈拙依此谱式整理了大量琴谱传世。宋元以来,少琴家使其进一步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古琴音乐所以能卷肤浩繁,保存至今,主要是得益于减字谱。
唐代的“燕乐半字谱”也是以乐器音位和手法为基础的谱式。它又分为弦索谱和管色谱,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唐琵琶谱,记录了四根弦上每个指位的符号,如果定弦可以确定,便可以基本恢复原来的曲调。这份珍贵的《敦煌曲谱》写于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而在日本发现的《天平琵琶谱》。抄写年代则在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唐代诗人白届易写下《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一诗:“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一纸展开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可见唐朝时燕乐半字谱确很流行了。
工尺谱是我国应用最广的唱名谱,规范的诸字由上、勾、尺,工、凡、六、(合)、五、乙等汉字组成,有“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两种。记写节奏的板(强拍)眼(弱拍)符号也发展得较完善。调号用正宫调、小工调等调名标示。宋、元以后,我国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乐谱是用工尺谱式记写的。其中以器乐作品和戏曲唱腔为数最多。
古谱对于音乐传播和记录信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古代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我们不仅从乐谱记写的音调旋律中去体味传统,而且还从记写方式去考察传统。中国历代谱式中那种提示性多千明晰性,含蓄性多于严密性的象形简笔,浸透着中国审美精神的独特之处。先秦美学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魏晋佛禅中的“不立文字,直接人心”,民间传承习惯上“口授心传、耳提面命”的实践精神都程度不等地体现在中国古谱节奏记写“点到为止”,旋律繁简足以备忘的方式之中。
2. 汉字的大写乐怎么写
汉字的大写乐:
一、乐的读音:lè、yuè
二、汉字释义:
lè
1、欢喜,快活。
2、使人快乐的事情。
3、对某事甘心情愿。
4、笑。
yuè
1、声音,和谐成调的。
2、姓。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木
五、相关词组:
媮乐、宫乐、乐请、乐舞、乐语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撇、竖、横折、横、横、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横、竖、撇、捺
二、词语释义:
1、媮乐
苟且寻乐。
2、宫乐
古代主管音乐的官吏。
3、乐请
中国县名,在浙江省。
4、乐舞
有音乐伴奏的舞蹈。
5、乐语
文体名。
3. 乐字笔画顺序怎么写
乐字笔画顺序是: 基本释义:[ lè ]1.欢喜,快活;快~。
~境。~融融。
~不可支。其~无穷。
~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3.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施。
4.笑:这事太可~了。[ yuè ]1.声音,和谐成调的:音~。
声~。~池。
~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a.音乐与歌曲;b.有音乐伴奏的歌曲)。
~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姓。详细释义:乐 [lè]〈动〉喜悦;愉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并怡然自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韩非子·十过》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熙熙而乐。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又如: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乐嬉嬉(喜悦貌);乐悦(欢喜);乐笑(欢笑);乐胥(喜乐);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乐好(爱好);乐志(愉悦心志)乐心(心里快乐);乐利(快乐与利益);乐易(和乐平易);乐郊(乐土);乐处(快乐的所在)安乐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又如:乐欣(安乐欢欣);乐佚(悠闲安乐);乐安(安乐);乐郊(乐土。
安乐幸福的地方);乐居(安乐的住所);乐国(安乐的地方)乐于;安于英雄乐业。——《资治通鉴》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洪亮吉《治平篇》亦乐生焉。——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又先生乐游。
又如:乐助(乐意助成);乐用(乐于用命);乐士(喜爱贤士);乐育(乐于教育、培养人才);乐业(乐于本业);乐愿(乐意,情愿);乐成(乐于成全)感到快乐,享受不知太守乐其乐也。(第一个“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笑 。如:乐得合不上嘴;乐眼(犹笑眼);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名〉旧指“声色”。
即歌舞和女色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国语》乐趣此乐何极。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山水之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又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姓另见 yuè乐 [yuè]〈名〉(象形。小篆字形。
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同本义乐,五声八音总名。
象鼓鞞,木其虡也。——《说文》。
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者,天地之和也。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礼记·乐记》伶伦作乐。
——《礼记·世本》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周礼·保氏》以乐传教。
——《吕氏春秋·慎行论》又和乐之本。置酒设乐。
——《汉书·李广苏建传》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乐作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又如:《乐》之五声(指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乐记》(《礼记》中的篇名。简述了音乐起源及作用,是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之一);乐官(古代管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乐节(音乐的节奏与节拍);乐德(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乐仪(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乐器乐既和奏。
——《诗·小雅·宾之初筵》太师抢乐,箕子拘囚。——司马贞《索隐述赞》又如:乐悬(指钟、罄之类悬挂的打击乐器);乐品(乐器);乐歌(有乐器伴奏的唱歌)乐工,精于音乐的人乐具入奏。
——《诗·小雅·楚茨》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孔子行。——《论语》又如:乐妇(歌妓);乐人(能歌善舞的艺人);乐女(古代女乐工)姓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后汉书·列女传》〈动〉唱,用口发音乐音比单而乐之。——《礼记》奏乐殿上酒九行,使相乐曲。
——《辽史》又如:乐钟(能发出音乐声响的自鸣钟);乐手(演奏音乐的人);乐生(奏乐歌舞的人员);乐童(奏乐的童子)另见 lè组词:欢乐 军乐 可乐 民乐 乐队 声乐 音乐 快乐 乐理。
4. 古代的怡字怎么写
部首: 忄
笔画数: 8
笔画:点、点、竖、撇折、点、竖、横折、横、
怡 yí
〈形〉形声。从心,台( yí)声。本义:和悦的样子
怡,和也。——《说文》
公乃为诗以怡王。——《书·金传》。郑注:“悦也。”
下气怡色。——《礼记·内则》。注:“悦也。”
◎ 和悦,愉快:~色(容色和悦)。~声(语声和悦)。~和。~乐(lè)。~神。~悦。~目(快意于所见,悦目)。心旷神~。
5. 古代乐人的地位如何
在古代,诗歌百与音乐密切相关,两位一体,而不少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古人的生活和风俗。
如在《易经.贲(六四)》中便记载了当时的一种抢婚习俗,即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冓。”其大意为:那位骑着一匹打扮漂亮的、横行盘旋的、白色问的马之人,不是贼寇,而是要去结婚的人。还有反映战争的内容,如《易经.中浮(六三)》:“得敌,或鼓,或罢(音鼙),或泣,或歌。”其大意为:因为战胜并俘虏了敌人,所以人们有的敲答大鼓,有的敲鼙鼓,还有高兴地哭泣起内来和唱起来的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乐人的地位是很卑微的,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在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殷墓中,发现了随葬的女性骨架24具,在他们的身边还有随葬的3件小铜戈和一枚虎纹特磬。由此可以判断,她们可容能就是随葬的乐人。
6. 中国古代乐人地位
中国的乐人一般有多重身份, 在中国远古代乐器一般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只有为高爵重的人才能有自己的乐器,且音乐多用于祭祀中所以乐人在先秦时相当于祭司或都由祭司演奏地位相当高。普通百姓无法弹奏只能弹奏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关雎中所描写的场景都不是想像中的乐器(因为他的身份无法达到这一高度)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破灭,音乐=权力的观念逐渐淡化乐器进入了一些地主家庭以及受到文人的喜爱。司马相如曾因写了一首赞美粱王的赋而被授予了名琴绿绮从中可以看出乐人从祭司逐渐变成了文人只要他有才华无论无论地位如何都可以进行乐器的演奏且可以有自主选择听众的权力。唐宋朝时封建理学观念的建立乐人的地位大不如前,被认为是三教九流中的低等且无法有选择弹琴的权力。杜牧的诗云商女不知完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大大证明乐人被认为是亡国的原因了。
7. 古代的休书怎么写
北宋版标准格式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就这样写: 某某某,因*******,有夫*****,情愿立此休书,任其改婚,永无争执。恐后无凭,自愿立此文约为照。 立约人:(签名或摁手印) 年月日 如果是因为对方的原因就这样写: 某某某,有夫***,因其******,故立此休书休之,此后各自婚嫁,永无争执。恐后无凭,自愿立此文约为照。 立约人:(签名或摁手印) 年月日
林冲版休书
可用作军婚之用哈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月日。
唐朝休书
唐·离婚协议: 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唐·离婚协议(根据上述修妻版改编滴修夫版): 愿相公相离之后,重振雄风,再创伟业,巧娶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女。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七出之条
(古代休妻版)立书人蒋德,系襄阳府枣阳县人,从幼凭媒娉定王氏为妻,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因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愿退回本宗,听凭改嫁,并无异言,休书是实。 成化二年 月 日 手掌为记 (现代休夫版,hiahia) 立书人___ ,系___人士。因奴少年不经事,受汝花言巧语所骗,兼慕汝之才干,遂以夫妻相待。汝本当尽人夫之责,对奴怜惜疼爱,未曾料之汝竟不知其所以,无善待之心,反生诡戾,多有过失,其________正合七出之条。千般万瑞,奴晰晰在目,每念此,奴焚心彻骨,泪如雨下。但念及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愿将其退回本宗,并无异言,是以情愿立此休书。 愿相公相离之后,重梳发型、再刷皮鞋、巧打领带、选名牌衬衣,喷法国香水,用XX牌TT、开宝马之车,坐哥伦比亚飞船,娶窈窕之姿,聘高官之女,此相携遨游天际,切莫返回。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每当月明之时,奴家当偕帅过皮特、富过盖茨、才华出众、智慧超群,温柔体贴之新欢遥祝安康。恐后无凭,自愿立此为照。 立约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