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成宫醴泉铭怎么读
九成宫醴(礼)泉铭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征)奉敕(赤)撰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tiáo dì )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zhuó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yuán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儌jiǎo ,皆献琛chēn奉贽zhì,重译来王,西暨jì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ěr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kuàng毕臻zhēn,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zhì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còu理犹滞。爰居京室,每弊bì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nǎng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zhuó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qì其颓坏,杂丹墀chí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cí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jué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yíng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zhàn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xī(通“赐”)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hé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gù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寔shí扶明圣,既可蠲juān兹沉痼,又将延彼遐xiá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撝挹huī yì,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陈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
唯皇抚运,奄壹寰huán宇,千载膺yīng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光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zhì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xiù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沓景福,葳蕤ruí繁祉zhǐ,云氏龙宫,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chuò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湲chán yuán 皎洁,萍旨醴甘,冰凝镜澈,用之日新,拒之无竭。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tì,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贞吉。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欧阳询奉敕书。
2. 乞:求《九成宫醴泉铭》的原文和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儌 ,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京室,每獘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寔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撝挹,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陈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 唯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光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沓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宫,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湲皎洁,萍旨醴甘,冰凝镜澈,用之日新,拒之无竭.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贞吉.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Nine palace feels ashamed springs inscription in the prison calibration roommaid secretary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deer county wei in the miserable princes writesDimension of the month MengXia zhen six years, emperor summer depends on the 9 into the palace of, this is then the house also. Crown mountain temple, absolutely resistance He for pool, cross water frame, Ying shrug, GaoGe compartmentallized.the rock points, four zhou jian chun, building corridor. TaiXie ragged, glue Gregory Look up Tiao recursion is searched next face is 100 thousand climb to debir, bead eventful mirror, splendid phase, as burning sunshine, self-stipulation kui sun rosy clouds were. View its move mountains back, poor tai very extravagant spenders gorge, with people from desire, good foot deep especially. As for phlogistic scene hypercompetitive, no yu evaporate gas, the breeze xu move, have mournful cool, letter Ann bodies are good, the resort, han cheng orthodoxy of oasis cannot yet also. The emperor RuoGuan, business in h。
3. 怎样临习《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我国唐代一个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欧楷的临习笔者认为主要从几方面把握:
1、基础笔法:欧楷的笔法受隶书影响较大,笔法以露锋和方笔为主,藏锋和圆笔为辅。笔法对手腕和笔心的控制要求极高,难度较大。个人感觉可以结合张旭的九用笔法来强化练习。
2、结体(间架结构)方面:九成宫的结体险绝、端庄、秀丽,结构有的以斜取正,有的斜抱穿插,有的迎让避就,有的收有的放,别有一番韵味。
3、读帖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是写好字的关键不论临习哪一本,哪个书法家的帖都一样。精临——通临——背临必经阶段。每个字的临习主要从字的笔画起笔位置、运笔角度、粗细、长短等,结构的比例大小、收、放、布白等来把握。
楷书的临习,需要下一番苦工,一个字通常要练习到稳、准、力透纸背。
祝早日走出困惑!
4. 楷体有哪些种
初唐三大书法家的楷体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小楷与大字
一般说来,写小楷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楷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楷似的精密;而写小楷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楷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楷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楷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楷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楷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楷。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楷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
5. 怎样临习《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我国唐代一个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
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欧楷的临习笔者认为主要从几方面把握:1、基础笔法:欧楷的笔法受隶书影响较大,笔法以露锋和方笔为主,藏锋和圆笔为辅。
笔法对手腕和笔心的控制要求极高,难度较大。个人感觉可以结合张旭的九用笔法来强化练习。
2、结体(间架结构)方面:九成宫的结体险绝、端庄、秀丽,结构有的以斜取正,有的斜抱穿插,有的迎让避就,有的收有的放,别有一番韵味。3、读帖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是写好字的关键不论临习哪一本,哪个书法家的帖都一样。
精临——通临——背临必经阶段。每个字的临习主要从字的笔画起笔位置、运笔角度、粗细、长短等,结构的比例大小、收、放、布白等来把握。
楷书的临习,需要下一番苦工,一个字通常要练习到稳、准、力透纸背。祝早日走出困惑。
6.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多少字
《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632)四月刻,碑文二十四行,行五十字(由于原碑在宋以碑座破损,最后一行字已完全不可见,故有满行49字的误传),额阳文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
全文1200字。 原文 九成宫醴泉铭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 ,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
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
《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
然则神物之来,寔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撝挹,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
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陈实录,爰勒斯铭。
其词曰: 唯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光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
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
杂沓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湲皎洁,萍旨醴甘,冰凝镜澈,用之日新,挹之无竭。
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贞吉。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唐九成宫醴泉铭》,撰文者魏徵(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
治家。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唐九成宫醴泉铭》书写者欧阳询(557一641年),唐代,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祖父欧阳颁(498~563年)曾为南梁直阁将军,父欧阳纥曾任南陈广州刺史和左卫将军等职。因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并株连家族。
欧阳询因年幼幸免于难,被父亲好友收养。欧阳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
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与李渊交好,在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
7. 如何临习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转载:
如何临习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记载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夏天,李世民在他避暑的九成宫院内发现了一口水质甜美的涌泉,并命名为“醴泉”的事情。魏征撰文,欧阳询书碑,立在九成宫内。遗址现在陕西省麟游县新城区,距西安市163公里。尽管宫殿甘泉已不复存在,但《九成宫醴泉铭》这块碑却因其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而被后人保存下来,现存放在麟游县城内天台寺西北山坡上,并由当地人民政府修建了碑亭加以妥善保护。
《九成宫醴泉铭》不仅是欧阳询书法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中国书法楷书系列中的佼佼者,堪称千余年来楷法的颠峰之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初学楷书者从这块碑入手,可以上追魏晋、南北朝书法,下窥唐宋以后各书法名家,无论转向哪种书体都比较方便,因此,不仅为历代学书者所重视,也是临习楷书的范本,影响极大。
1.《九成宫醴泉铭》笔法的主要特点
(1)横画末笔收笔时平收,不同于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楷书横画明显地顿笔向下。横画下部比较平,弧度并不明显,更没有重按笔出现的顿角。如“上”字。短横与长横比例悬殊,形成强烈对比,造成中间紧凑、四周伸展的态势。
(2)欧体楷书中别具特色的笔法是他的钩画保留了很浓的隶书“雁尾”之形,出钩之处自然、舒展,平缓而不浮滑。
(3)折画的转折处多写成方折,折角干净利索,但没有明显的突出折角(即“小肩膀”)。
2.《九成宫醴泉铭》结构的主要特点
《九成宫醴泉铭》的结构,几乎称得上是无懈可击。不仅符合“平行等距”的要求,而且还更有变化,笔画之间距匀落,以变化笔画本身的肥瘦来避免呆板,即在整齐中又有不整齐的存在,增添了灵活的感觉。如“龙”的右半部三横变为三点;“询”的右半部中“日”靠左;“典”字的中间两竖有所变化等。
3.《九成宫醴泉铭》在结构上的特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左收缩右放松,过中求正。
为了适应人们视觉上的均衡感,汉字结构一般多是左让右,上让下。欧阳询更加强调了这种手法,加长横画或其它笔画的右部,使得它的结构更具特色,甚至产生了“过”的感觉。如“年、体”字的主笔横画右部明显多于左部,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字的美观,反倒增加了几分情趣。
(2)字形体势修长
欧体一般多采取纵势,有人评其书为“戈戟森列”,就是指他的字体修长,其险劲给人以直立挺拔、严正肃穆之感。左右竖笔,上紧下宽,常作成中部向字心凸进之势,精神撑挺。以“葛”、“碧”、“台”、“旧”等字为例,经测量,这几个字的高和宽比值都接近0.618,符合黄金分割比,属于美的形体,如果再长就不好看了。
(3)中心紧缩,四周伸展
收缩和伸展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欧字体态修长挺拔,与合理的伸缩有很大的关系,只收不伸,只伸不收都不成规矩,也不好看。中心紧缩,就是将所有的笔画向中心集中靠拢,中心部分写紧、写密,这样腾出四周位置使作为主笔的横向、斜向笔画可能伸展,形成直立高耸、修长挺拔的态势。同时,由于伸展的余地大,更可以使字形平稳或险绝,产生联想。如“未”字,两横左长右短,伸长捺画:“建”字中“聿”部紧靠左部,捺画右伸等。
(4)对比夸张
如果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九成宫醴泉铭》中有的字特别大,有的字特别小,小字多半笔画较粗,大字因其笔画多而显细;一个字中也是长短、粗细不同,这种变化构成了欧书结构对比强烈、夸张适度的特点。总的看,笔画多的字大一些,笔画少的字小一些。这与北魏《张猛龙碑》有异曲同工妙。
又如“泉”字中间一小细横,对比极为明显,但并不影响结构比例。“献”和“六”字之比,如果同等处理,要不显得臃肿,要不显得纤弱。“武”字有意识写长戈钩,字形夸张,别具一格。
可以看出,欧阳询不愧为结构大师,楷书经他手底不仅整体规矩森严,自成风格,同时他熟练驾驭各种书体,得心应手,留下了这块千古垂名的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