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分别如何书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拼音:【gāo】部首:高部外笔画:0总笔画:10五笔86:YM五笔98:YMK/YM仓颉:YRBR英文:tall笔顺编号:4125125251四角号码:00227UniCode:CJK统一汉字:U+9AD8异体字:髙汉字首尾分解:亠冋汉字部件分解:亠冋笔顺编号:4125125251笔顺读写:捺横竖折横竖折竖折横[1]【反义词】矮/低高为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1、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如:~峰。
~空。~踞。
~原。~耸。
~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瞻远瞩。2、高度:他身~一米八。
3、等级在上的:~级。~考。
4、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
~价。~档。
~手。~能物理。
5、声音响亮:引吭~歌。6、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就。~论。
~堂。~徒。
7、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8、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
~风亮节。~尚。
~雅。~洁。
9、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10、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11、长(对年龄很大的人的称呼,一般是70岁以上):高寿,高龄。12、多少:你高寿啊?13、厉害:“高,实在是高。”
14、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东汉·许慎《说文》。
世上所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15、空泛,不切实际。
孔公诸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16、声调激越[elated;loud]:有吏夜扣门,高声催纳粟。
——唐·白居易《纳粟》17、通“膏”:膏肓,古代医学指心下。[thevitals]18、肥沃,膏腴[fertile;rich]:[张禹]为人谨厚,然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高腴上贾。
——《汉纪·孝成纪三》19.甘美[besweetandrefreshing]: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20、通“郊”。
泛指城外,野外[opencountry;inthefield]: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
——《礼记·月令》21、远离,隐居[farawayfrom;liveinseclusion]:赋诗归来,高蹈独善。——南朝宋·颜延年《陶征士诔》22、姓氏:高姓。
23、方言中指多的意思。如喝高了。
2. 怎样学习写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推行天下“书同文”政策而由丞相李斯整理的一套规范化篆书文字。
实际上,当时的小篆就是秦始皇时代官方通行的“楷书”。小篆是以秦系文字为基础进行整理的。
其特点是:1.字形长方,高略大于宽。2.运用点画线条分割空间匀称,或上下对等,或左右对称。
3.点画线条粗细均等,排列匀称,笔法上起笔逆锋,中锋运行,收笔回锋,起笔、收笔处呈圆头状。4.章法上,竖成列,横成行,排列组合整饬。
5.墨色上以充实、饱满为特色,既没有过多的涨墨,也没有过多干涸的枯笔、飞白的运用。秦时的小篆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山刻石》等等,也有秦诏量铭文,以及钱币文字。
《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都较残泐,不适合初学者临摹学习。《峄山刻石》、《会稽山刻石》较为完整,字迹清晰,适合初学者临摹学习。
以《峄山刻石》为例,在学习写小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小篆的笔法。小篆的笔法相对简单,线质中和,纯以中锋来运行。
起笔圆头,收笔圆头,以逆入回收来完成。可以说,小篆就只是两种点画的组合,一种是直线,另一种是曲线。
3. 小篆的和怎么写
和字小篆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hé hè huò huó 部首:禾 笔画:8 五笔:TKG 释义: [ hé ] 1.平和;和缓:温~。
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
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
~局。末了一盘~了。
5.姓。 6.连带:~盘托出。
~衣而卧(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
柜台正~我一样高。 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10.指日本:~服。 [ hè ]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
一唱百~。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
~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近义词:跟 、与 反义词:战 不同读音的相关组词: 1.和好[hé hǎo] 和睦:兄弟~。
2.和气[hé qi] 态度温和:对人~。 3.总和[zǒng hé] 全部加起来的数量或内容:力量的~。
三个月产量的~。 4.附和[fù hè] 不加辨别地跟着别 人说或做:随声~。
和(hè)。 5.唱和[chàng hè] 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他们经常以诗词~。
6.应和[yìng hè] (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同声~。 7.拌和[bàn huò] 搅拌:~饲料。
饺子馅儿要~匀了。 8.和弄[huò nong] 搅拌。
9.和面[huó miàn] 用水揉和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