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布封《马》的读一读,写一写的拼音
:)内容太长过多,给你附在下面了。
至于汉语拼音,你可以通过百度百科,复制输入需要注音不认识的单独字,查询就能看到汉语拼音注音。如:高贵 gāo guì--------------------------------------------------------布封《马》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
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
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
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
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
2. 马的笔画笔顺怎么写
马的笔画笔顺:横折、竖折折钩、横、
基本字义:
马(拼音:mǎ)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马的古字形像一头身足尾俱全的马的侧面形象,本义就是指这种动物。后又假借为大。马也用作姓氏。
马是重要意符。用“马”做意符的字主要有两类:一类与马的名称和马的性状有关,如:骏、驹、骥;古时的车靠马牵引,因此许多表示驾车、驱车的字都从“马”,如:驭、驰、驶。
组词如下:
马上、小马、马车、海马、跑马、马匹、马蹄、马鬃、骒马、立马、野马、马桶、斑马、战马、马蜂、黑马、马甲、赛马、马陆、下马、马靴、马术、铁马、马刀、竹马、马镫、马扎、马厩、响马、马鞭、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马上
马背上。多指征战武功。
2、小马
清代衙署中一种执役人员。
3、马车
马拉的载人的车,有的轿式,有的敞篷式,有的双轮,有的四轮。
4、海马
鱼,体侧扁而弯曲,包在骨质环节形成的硬壳中,长5—33厘米,淡褐色,尾巴能蜷曲,头与躯干成直角,略像马头,直立游动。种类较多。
5、跑马
骑着马奔跑。
3. 大写的马字怎么写
大写的马字如下:
马[ mǎ ]
基本解释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马蜂。马勺。
3. 姓。
相关词汇:马上 、木马 、跑马 、海马 、马力 、马路 、白马 、小马 、马车 、马匹等。
扩展资料:
马是象形字
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 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英文名称:[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4. 马笼头的汉语拼音怎么写
(马笼头)拼音如下:
【汉语拼音】mǎ lónɡ tou
马(mǎ) 笼(lónɡ) 头(tóu)
【无声调版】 mɑ lonɡ tou (这一种供拼音输入)
Ps:在拼写拼音时,常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可混淆。如in和ing,en和eng等。
2)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可混淆。如zi和chi,si和shi等。
3)声调符号切不可标错位置。如把会(hui)的第四声错标在字母u上,实则标在字母i上。
4)处理“一不七八”等变调的字标注按原调,读的时候要变调。比如,一定,“一”原本是一声,但是要读成第二声。
参考资料[变调]:/link?url=fV0NQvU_q7t8M-rd3brZ1JqpqdPWFQBOmnnoDviTQs35Yfr3uaTosRyPY0JVn_fX3CpsX4Wg99HBgSI3Z9iSLK
5. 坐骑怎么拼写
坐骑
读音:zuò jì
horse(orbeast)forriding
释义:
供乘骑的马匹或其它畜、兽等。
相关文献:
瞿秋白 《乱弹·菲洲鬼话》:“除出最温柔的猫和最忠实的狗之外,这许多畜生都不甘心做奴才了,都不甘心做坐骑了。”《中国民间故事选·十二个姑娘的眼珠》:“他向国王要了宫里的那只飞马,作为坐骑。”淮剧《千里送京娘》:“兄长,只有这一匹坐骑,你我二人如何乘得?”
备注:
骑:古音为Jì,现通读为qí。
(之所以读qí,是因为现在现在不会读多音字的人太多。念qí的人多了,也就不念Jì,改念qí了。有点儿"众人说虎"那意思吧。)
6. 马字笔画顺序怎么写
“马”字的 笔顺读写: 横折,竖横折钩,横
拼 音:mǎ
部 首:马
笔 画:3
五 行:水
繁 体:马
五 笔:CNNG
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大:~蜂。~勺。
3.姓。
马的组词:木马,马力,马路,小马,马上,白马,马车,跑马,海马,马匹, 骏马,马蹄 ,戎马,马鬃
木马 [mù mǎ]
[释义] 1.木头制成的马;也指形状像马的木制儿童玩具
马上 [mǎ shang,mǎ shà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43661ng]
[释义] [mǎ shang]:〈名〉马背上。 [mǎ shàng]:〈副〉立即,立刻。
马车 [mǎ chē]
[释义] 1.马拉的车 2.重型双轮车,没有弹簧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zici/s?wd=%E9%A9%AC&query=%E9%A9%AC&srcid=28232&from=kg0&from=kg0
7. 马字在田字格正确怎么写
马字在田字格正确写法如下:马的笔顺:横折、竖折折钩、横。
马的基本解释马[ mǎ ] 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大 :马蜂。3、姓。
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马,怒也。武也。
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
白话版《说文解字》:马,一种会昂首怒吼的动物。马勇武无比。
字形像马头、马鬃、马尾、四足的造型。所有与马相关的字,都采用“马”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1、马褂[mǎ guà]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的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服装。
2、趟马[tàng mǎ] 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演员通过动作表现骑着马走或跑。
3、马竿[mǎ gān] 盲人探路用的竿儿。4、马镫[mǎ dèng] 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
5、赛马[sài mǎ] 马术运动之一。参赛者分别骑在自己的马上,以马跑的速度决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