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的繁体字怎么写
释义: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child, pl. children]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男青年 。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年轻人;青年 。
如:健儿
我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弟对兄的自称
[帝] 乃以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s?wd=%E5%84%BF&device=pc&from=home#
2. “好”的甲骨文怎么写
甲骨文:
读音:[hǎo][hào]
部首:女五笔:VBG、
基本释义:
1.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
2.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
3.友爱,和睦:友~。相~。
4.容易:~办。~使。~懂。
5.完成,完善:办~了。
6.表示应允、赞成:~!你干得不错。
7.很,甚:~冷。~快。~坏。~一会儿。
8.便于:场地清理干净~打球。
9.反话,表示不满意:~,这下可坏了!
[ hào ]
1.喜爱,与“恶”(wùㄨˋ)相对:~奇。~色。~尚(爱好和崇尚)。~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逸恶劳。
2.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摔跤。
3. 倪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甲骨文中没有倪字。只有儿。儿是倪字的本字。春秋战国时期,倪是国名,又称小邾国,即现在的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是春秋时期从邾国(战国时称邹国)分出的一个小诸侯国,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
邾国和小邾国的国君都姓曹(古曹字写法为女+枣),是祝融八姓之一,与楚国同源。春秋时期邾国国君邾侠把邾友分封于小邾,邾国一分为二。邾国本来位于现在山东邹城,由于与鲁国连年战争,后来迁至山东枣庄峄城。后来鲁国一度灭邾,不久又复国,最后在战国时期仍然被鲁国所灭。鲁国灭邾不久即为楚国所灭。
小邾国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为倪氏;邾国灭亡后,子孙以邾为氏,后来去掉邑旁,称“朱”氏。现在倪姓和朱姓基本上是他们的后裔。
4. 魔字的甲骨文怎么写法
魔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图:
魔拼音:mó,注音:ㄇㄛˊ,简体部首:鬼部,部外笔画:11画,总笔画:20画
繁体部首:鬼部,部外笔画:11画,总笔画:21画
五笔86:YSSC,五笔98:OSSC,仓颉:ICHUI,郑码:TGFN
四角:00213,结构:左上包围,电码:7621,区位:3607
统一码:9B54,笔顺: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释义:
1、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喻邪恶的势力:魔王。魔爪。魔怪。魔鬼。魔掌。魔窟。恶魔。妖魔。病魔。
2、不平常,奇异的:魔力。魔术。魔怔(举动异常,像有精神病。“怔”读轻声)。魔法。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魔杖[mó zhàng]
魔术师所用的棍儿。
2、魔力[mó lì]
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
3、魔手[mó shǒu]
魔掌。
4、魔法[mó fǎ]
妖魔的法术;妖术。
5、魔芋[mó yù]
多年生草本植物,掌状复叶,小叶羽状分裂,花轴上部棒形,淡黄色,下部紫红色,块茎扁圆形,可入药,生吃有毒,需加工后才可做食品。
6、魔窟[mó kū]
魔怪的巢穴,比喻邪恶势力盘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