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恒字繁体多少画
共九画,恒的繁体为恒。
恒(拼音:héng、gèng)是汉语常用字,古字形写作“亘”,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又通“亘(gèn)”指绵延,延续,读作gèng。
月亮弦、望有常,故引申出长久、持久的意思;又引申特指恒心,用作名词;又引申为表示行为动作的经常性,用作副词。读héng。
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字形1、2)。初文写作“亘(gèn)”。从“二”和“月”,“二”代表天和地,月即月亮,合起来表示月亮悬于天地间已有亿万年的时间,月圆缺往复而寓永恒之意。另外甲骨文还有从“弓”的异体(字形1)。
《毛传》解释“如月之恒”中的“恒”为“弦”,郑笺进一步解释为“月上弦而就盈”。弦本弓上物,所以字从弓。一说强调月亮趋于弓形。
扩展资料:
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