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颗”的拼音怎么写
“一颗”的拼音是:yī kē1、一颗的拼音是:yī kē2、解释:一颗一般用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如一棵小草3、一的读音:yī解释: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常用词组: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一尘不染 yī chén bù rǎn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
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一成不变 yī chéng bù biàn成:制定,形成。
一经形成,不再改变。一程子 yī chéng zǐ[a period of time]〈方〉∶一段时期;一些日子一筹莫展 yī chóu mò zhǎn筹:筹划、计谋;展:施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4、颗的读音:kē解释:小而圆的东西:~粒。
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三~珠子。详细解释:(形声。
从页( xié),果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
( kě) 本义:小头) 引申指颗粒状物 [grain]颗,小头也。——《说文》翠叶轻拢豆颗匀。
——元好问《未开海棠》又如:颗盐(俗称“粒盐”。一种粗盐);颗子(方言。
指小米)。
2.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