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禽这个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部首笔画
部首:人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五笔86:WYBC 五笔98:WYRC 仓颉:OYUB
笔顺编号:344134522554 四角号码:802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9BD
基本字义
1. 鸟、兽的总称:五~戏。
2.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
3. 古通“擒”:“不~二毛。”
4. 姓。
详细字义
〈名〉
1.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2. 同本义 [beasts]
禽,走兽总名。——《说文》
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
命主祠祭禽于四方。——《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
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列子·黄帝》
六禽。——《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雁。凡鸟兽未孕曰禽。”
终日而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三国志·华陀传》
虎亦诸禽之雄也。——汉· 王充《论衡·遭虎》
3. 鸟类的总称 [birds]
二足而羽谓之禽。——《尔雅》
六禽。——《周礼·庖人》。司农注:“雁、鹑、鷃、雉、鸠、鸽也。”
田有禽虞。——《易·师》
执禽者左首。——《礼记·曲礼》。疏:“鸟也。”
越禽不恋 燕。—— 李白《左风五十九首》
4. 又如:鸣禽;禽言(鸟语。指鸟类啼鸣);禽语(鸟语;鸟鸣);禽卵(鸟卵);禽戏(禽鸟嬉戏);家禽
5. 鸟兽总称 [birds and beasts]。如:禽门(鸟兽的境界); 禽畜(禽兽牲畜);禽猎(当作鸟兽一样猎取);禽犊(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
〈动〉
1. 捕获鸟兽 [hunt]
之日狩,允禽。——《甲骨文合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
2. 又如:禽色(田猎与女色);禽荒(沈迷于田猎)
3. 通“擒”。捕捉 [capture;seize]
外仆髡屯禽之以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将军禽操。——《资治通鉴》
4. 又如:禽囚(被擒获的俘虏);禽夷(擒灭);禽制(捉拿制伏);禽殄(擒获歼灭);禽俘(擒获);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灭);禽虏(擒捉敌人)
5. 战胜 [defeat]
虞、虢共守之, 晋不能禽也。——《新序》
常用词组
1. 禽困覆车 qínkùn-fùchē
[Despair gives courage to a coward] 禽:走兽的总称。被困于笼中之兽,会拼命挣扎而使所载之车倾覆。比喻人陷于绝境也会作最后的挣扎
为公仲谓 向寿曰:“禽能覆车”。——《战国策·韩策一》
2. 禽鸟 qínniǎo
[birds]泛指鸟类
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禽鸟知山林之乐。
3. 禽兽 qínshòu
(1) [birds and beasts] 鸟类和兽类的统称,古代也专指兽类。
(2) 泛指飞禽走兽
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
禽兽虫蛇。
(3) [beasts]偏义复词,指走兽
禽兽之皮。——《韩非子·五蠹》
君子之于禽兽。——《孟子·梁惠王上》
恩足以及禽兽。
禽兽之变。——《聊斋志异·狼三则》
(4) [impudent and wicked people]比喻行为卑鄙恶劣、卑劣无耻的人
衣冠禽兽
禽兽不如
隐藏更多释义
2. 显灵的甲骨文怎么写
目前还没收录“显灵”两字的甲骨文字。
金文的显字:
提供以下几个可供查询甲骨文的网站。
甲骨文转换器:/jiaguwen/
甲骨密码:/
书法迷,甲骨文字典:/
3. 给布鲁博士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年级语文作文
寒假中,我在课外阅读语文报时,看到一些奇异的符号,它们的形状,有点像儿童简笔画,又有点像一年级语文课本里的甲骨文,真是神秘莫测啊!我便好奇地问爸爸和妈妈。
他们琢磨了半天也不认识,就让我到国学书法班去问屈老师。 屈老师先夸我爱动脑筋和聪明的联想。
接着,他告诉我这些甲骨文的年龄最小也有四五千岁,有的甚至八千多岁了。看到我惊讶地伸了伸舌头,他就慢慢地对我讲起了甲骨文的故事:“人”字的起源是象形,“”表示成年人侧立的样子。
“”是会意,字形表示一个人跟从另一位人行动,所以字音读“从”,而“”的含义则是两人并肩行路,读作“比”,古人有“比肩”的说法。“”是两人背靠背,表示方向“北”;“”是成年人正面站立在地上形象的。
“保”的甲骨文含义是遇到危险时,成年人把孩子保护到身后,最先的写法是“”,它体现出我们祖先对下一代的大爱……屈老师一边讲解说着,一边写画着甲骨文,渐渐地我入了迷。 突然,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让我猜。
根据前面老师的讲解,我很快猜出左边的偏旁是“人”,右边的偏旁象小树,灵机一动,我跳起来喊道:“休息的‘休’字!”老师对我竖起了拇指。我心里浓浓的兴趣又多了一份蜜甜。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晚霞好像对甲骨文也产生了兴趣,从窗口悄悄地探进头来偷听。
这时妈妈喊我回家吃晚饭,但是,我满脑子都是甲骨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创作了那么多宝贵财富留给后代,我们应该怎样呢?。
4. 甲骨文的雨字怎么写
1。
“雨”字用甲骨文的写法如上图所示。2。
读音:【yǔ】3。释义: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
~季。4。
笔画数:8,部首:雨,笔顺编号:125244445。相关词语: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
比喻从某些徵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翻手是雨,合手是云:同“翻云覆雨”。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摺:“喒人翻手是。
”清蒋士铨《空谷香?店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梁间存寡燕,树杪没慈乌。”
雷声大,雨点小:《景德传灯录?文益禅师》:“雷声甚大,雨点全无。”
隔辙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谓之隔辙雨,也称分龙雨。
?云雨:(1)云和雨。唐李绅《南梁行》:“斜阳瞥映浅深树,云雨翻迷崖谷间。”
元杨维桢《西湖竹枝歌》之四:“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水调歌头?游泳》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2)指高空,天界。晋葛洪《抱朴子?畅玄》?6。
造句:(1)开运动会这两天估计不会下雨。(2)他喜欢坐在窗前听雨声。
(3)梅雨时节雨纷纷。(4)雨是世间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