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缶本”这个字怎么读
拼音:[bō], 繁体字。今写“钵”。
[释义] :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子。饭~。茶~。乳~(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现代输入工具已经很难再输入、呈现这个字的繁体字了。
2. 瓶子的拼音是什么
píng zi。
瓶声母是p,韵母是ing,后鼻音,第二声。 子声母是z,韵母是i,平声。
部首:瓦,四角码:81417,仓颉:ttmvn 86五笔:uagn,98五笔:uagy,郑码:UAYS 统一码:74F6,总笔画数:10,笔顺:4311321554 释义:瓶子,水瓶。 扩展资料 瓶组词: 1、瓶颈 píngjǐng: 比喻易生阻碍的部分。
2、瓶口 píngkǒu: 瓶子的开口端或颈部;喻拥挤阻塞的交通点。 3、瓶子 píngzi: 腹大颈长的容器。
4、奶瓶 nǎipíng: 是用来盛奶的一种器具,一般给婴儿使用。
3. 一个字的读音
丼
拼音: jǐng(dǎn)
注音:ㄐㄧㄥˇ
笔划: 5
部首: 丶
笔顺编号:11324
基本解释
古同“井”。 据考究,(宋)丁度等撰写、(清)方成珪考正的《集韵》中「丼:投物井中声。」
各地解释
丼字虽非日本自创汉字,但基本出现在日语里,不过像日本料理店的菜单里也只是偶尔会出现这样的字,这个字的日文发音是中文的“冬”的第三声(どんぶり),中文译作「盖饭」,其意是指以有盖的瓷碗来盛装米饭的料理,在碗中盛入三份二的饭,再铺上材料。
吴方言的地名中,使用此字时,读音与日文发音相同为“冬”,为类似乡镇里弄的地名表示。
东北方言中,念:丼(der)。丼,有多重含义 比如一个人为人处世很差劲,就说他这个人“真der”,比如一个人很不够意思,而且还耍小聪明,就可以说那人很der。再比如,一个人做了一个很出乎意料的事情(指那种傻事,或者不正常的事),你也可以说他der.
粤方言中,此字则解释为粤语中dump的正字。
贵州苗族中,有格丼(bong)一地,是苗语中圣地的意思。由于丼字是冷僻字,为了便于宣传,当地政府已将其改为格凸。
字典解释
辞海:其一念 jǐng/ㄐㄧㄥˇ,即井字的古字;其二念 dǎn/ㄉㄢˇ,即东西投到井里的声音。
语源由来辞典(日本):丼とは、食物を盛る茶碗より厚手で深い陶制の钵。どんぶり钵。また、どんぶり钵に入れた料理。(大意为:盖饭、比盛食物的碗更深的陶制钵。 丼钵,丼另外放进丼钵的菜。)
字源考究
中文丼字来源篆体,因华北平原土厚井深,站在井口俯视,黑洞幽邃,唯见天光投影,圆圆一点。若无这个亮点,那就是没水的涸井,丼了。
日文里,丼字是来源江户时代,说「悭贪屋(けんどんや)」是一家充满着单份的饮食东西的店,这里使用的钵叫做「悭贪振り钵(けんどんぶりばち)」,于是就把这种钵简称为され「どんぶり钵」(比盛食物的碗更深的陶制钵)。
悭贪指吝啬,贪得无厌的的这种意思,所以在「悭贪屋(けんどんや)」吃「どんぶり钵」,可以引申指那些为人又吝啬又欲望深的家伙。
日文字典中同样解释说:汉字「丼」是「井」的本字,字面意思为向深井中投入物体时产生的拟音词,日文中采用「丼」作为どんぶり的中文写发更进一步表示了「大碗钵」(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