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的篆体怎么写
一、“真”的篆体如下:二、释义:1、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
~谛。~挚。
~心。逼~。
认~。~才实学。
~知灼见。2、确实,的确:~好。
~正。~切。
3、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4、本性,本原:纯~。天~。
5、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6、汉字的楷书:~字。~书。
~草隶篆。7、姓。
三、繁体汉字:眞四、真的部首:目五、汉字结构:上中下结构六、造字法:会意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真”与“贞”同源,后分化。真,金文(卜,神杖)(鼎,祭祀神器),表示用神鼎占卜。
造字本义:名词,贞卜如验的贞人,贞卜高人。文言版《说文解字》:眞,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从匕,从目,从乚,八所乘载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真:长生不死的人变形升天。
字形采用“匕、目、乚、八”会义,“八”表示仙人升天所乘坐的东西。二、相关组词:1、真期[zhēn qī] 谓修成真仙之期。
2、真锡[zhēn xī] 指僧人所用的锡杖。3、作真[zuò zhēn] 认真,当真的。
4、真道[zhēn dào] 犹真理。旧时常指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教义。
5、寻真[xún zhēn] 寻求仙道。
2. “真”的篆体怎么写
一、“真”的篆体如下:
二、释义:
1、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2、确实,的确:~好。~正。~切。
3、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4、本性,本原:纯~。天~。
5、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6、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7、姓。
三、繁体汉字:眞
四、真的部首:目
五、汉字结构:上中下结构
六、造字法:会意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真”与“贞”同源,后分化。真,金文
(卜,神杖)
(鼎,祭祀神器),表示用神鼎占卜。造字本义:名词,贞卜如验的贞人,贞卜高人。
文言版《说文解字》:眞,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从匕,从目,从乚,八所乘载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真:长生不死的人变形升天。字形采用“匕、目、乚、八”会义,“八”表示仙人升天所乘坐的东西。
二、相关组词:
1、真期[zhēn qī]
谓修成真仙之期。
2、真锡[zhēn xī]
指僧人所用的锡杖。
3、作真[zuò zhēn]
认真,当真的。
4、真道[zhēn dào]
犹真理。旧时常指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教义。
5、寻真[xún zhēn]
寻求仙道。
3. 毛笔的真字怎么写
真真,读音zhēn,与幻相对。
从化从目从乚从八,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1) 是会意字,繁体写作“眞”,小篆字形,从华( huà),从目,从乚( yǐn),从八。
《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
目,眼睛。乚,隐藏。
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2) 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the Immortal (in Taoism)]“真”本从“贞”演化而来,贞,从贝从卜,卜贝属于占卜的一种,是汉人传统的习俗,意为占卜以求真相,所以真亦有真相之义,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参见“筊贝、掷筊”。
《玉篇》,“真,不虚假也”。真与正常通用,《古今韵会举要》,“真,正也”。
《说文》中是一种文化解释,从此字可见人对求真认识的加深与变化。常见组词“真人、修真、真假、真实、真理”等。
(3)引申出真切、天真、写真等。
4. 小篆的帅怎么写
小篆的写法门类众多,现列举帅字的三种小篆写法,截图如下:
帅(shuai)从垖从巾。
(1) (形声)率
(2) 同本义 [shawl],佩巾也。——《说文》。
(3)姓氏
帅,佩巾率众者,音通率,组织、带领者。率,捕鸟(的器具)。
是汉语汉字之一,军中之主曰帅。
现代如果用于形容人,则指男性相貌俊朗 [beautiful],如:这人长得真帅。
延伸: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 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5. 的汉代小篆怎么写
的
汉语汉字,是一个一字多音的字
“的”字有四个读音。
读作:de,常用结构助词。如:这把尺子是小花的尺子。
读作:dí,真实、实在,如“的确”“的当”“的证”“的真”。
读作:dì,箭靶的中心,如“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
读作:dī,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将“的士”中的“的”注音为d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