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札是什么意思
是指亲手写的书信,就是现代人讲的“亲笔信”。
读书手札:
1、摘要式
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2、评注式
评注式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
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3、心得式
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也叫札记,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
扩展资料
书信的其他叫法
1、家信也称“家书”、“家禀”、“家问”、“家报”、“乡书”、“乡信”、“竹报平安”、“锦字”、“锦书”、“锦文”、“锦中书”、“锦字书”、“黄犬音”、“大书”等等。
2、寸简就是简短的信,也称为“寸笺”、“寸纸”、“寸楮”、“寸札”、“寸函”、“片札”。有时还用这些代称,谦指自己发出的书信。
3、还有“信简”、“书简”、“简书”、“简牍”、“简札”、“简贴”、“手简”、“手毕”、“书牍”、“竿牍”、“函牍”、“信札”、“函札”、“书札”、“柬帖”、“函柬”等,也都是书信的称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信
2. 怎样写班主任工作手札
回想这一学年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一种莫名的烦躁油然而生,说不上是得意还是遗憾!苏赫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
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组建和培养一个好的班集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每天能快乐充实、有所收获。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的班主任,经过一年的磨砺,有了很多的感触,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今天就把我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和大家共享。
首先,在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方面: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最有震撼力的,但也是受时空的限制的。
而好的班干部可使班级工作事半功倍,使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所以,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班级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刚接手班级工作时,我也请教了一些老班主任如何选拔班干部。在军训期间我通过观察和民主测评临时组建了一批班委。
最初每个班委都是尽心尽责的,负责着整个班级工作的运转。但是时间一长,由于本身有一部人行为习惯不是很好,再加上熟悉以后,每个人都想做好好先生,不愿得罪别人,当推则推,最后事无巨细都要由我来处理。
一直到现在,在班级管理这一块我自己很累,另外学生还不领情,所以我一直抱怨学生不懂事。经过反思我开始觉得这一切源头都在自己,首先我在对班干部有失公平,最初对于敢讲话敢做事的班干部我没有去过多夸奖他、肯定他,或者给他在班级同学中树立一定的威信,时间一长他觉得做事没有保障,自然就没有积极性了。
时间一长以后,当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时,我不但不会加以正确的引导,反而只会一味指责他们不尽心尽力,慢慢地这种离心力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正如孔子所说:已所不欲,勿施与人。
因此一个好的班干部需要一个好的老师作为他坚强的后盾,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去开展工作。其次在班会的组织方面班会,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总结、沟通的一种特殊方式,老师的好多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都是通过班会的方式来传输给学生的。
因此,班会是班主任应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实际上主题班会可以产生凝聚力,起到形成和巩固集体的作用。
组织得当的主题班会,可以使全班学生的认识目标趋于一致,这是班级体形成和巩固的基础。同时,在主题班会的进行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为了集体的荣誉,大家齐心协力、协调一致,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促进了班级体的团结。
可惜一开始我对班会就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每次都是临时拿到班会主题,简单构思一下,然后到班上开始滔滔不绝向同学们灌输我的思想和观念。刚开始同学们还能积极配合听听,到了后来很多同学开始自己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更有甚者哈气连天、毫无兴趣,完全是变成了一场我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后来我又开始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组织班会,但是大部分人把这作为一场游戏,最后都在热热热闹闹中收场了。到了最后,不管是我还是学生都把开班会作为一种负担,提到班会甚至会头疼。
经过这学年的教训,我逐渐认识到班会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性,想要组织好一次班会,从选题、构思和程序,包括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都要进行认真备课,甚至比对待一节课更要谨慎,同时也要要求学生参与其中,老师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真正关键的是学生自己,这样既锻炼学生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有切身的体会,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比单纯说教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最后,在加强后进生管理方面什么才是所谓的后进生呢?其实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家庭心理因素和社会不良影响因素所造成的。
除弱智儿童外,那些学习上爱提“红灯笼”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态度、情绪、方法、习惯往往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时而“心血来潮”,时而“心不在焉”,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而那些经常爱犯错误的学生,究其原因则是由于他们缺乏自制力而行为失控;由于缺乏分辨力而随波逐流;由于娇生惯养而懒散任性等等。
长期以来,转“差”问题一直困扰着班主任,这是一份让班主任极其讨厌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存在不仅会直接阻碍班级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还会使那些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中等生受到影响。
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学生,长期以来纪律意识淡薄,学习动力不够,学习习惯较差,本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原则,我苦口婆心地一次又一次进行教育,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后来我就我把这一切归结于现在的学生如何逆反,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甚至后来我遇到他们时则就是横眉冷对,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简单粗暴,惩罚之后还是惩罚。
实际上我心里很明白,问题依然存在,这部分后进生此后在班级里开始捣乱,影响了我们其中的一部分人,也破坏了原来还比较淳朴的班风。现在仔细想想,实际上后进生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当然更需要方法和技巧。
现在的孩子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与我们已经有很大差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