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字行书的写法怎么写
以上为行书的写法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折叠用笔特点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出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chū
(1)<;动词>;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93761~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又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狼。”
(2)<;动词>;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
(3)<; 动>;出发。《肴之战》:“吾见师~,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4)<;动词>;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家。”
(5)<;动词>;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官二年,恬然自安。”
(6)<;动词>;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平伐其功。”
(7)<;动词>;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
(8)<;动词>;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 不~于西,则~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者,山间之四时也。”
(9)<;动词>;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冯婉贞》:“敌~不意,大惊扰。”
(10)<;名词>;花瓣。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
(11)<; 名>;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
【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罗汉。”
【出贷】出钱。
【出合】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
【出官】京官外调。
【出降】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
【出没】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
【出妻】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可谓能自强矣。”也指被遗弃的妻子。《仪礼·丧服》:“~之子为母期。”
【出首】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去来。”
【出赘】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
2. 行楷字怎么写呢
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称羡不已。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行楷字应用最广泛。它是介于楷字和草字之间的一种字体。打一个比方,楷字像人站立,草字像人奔跑,行楷字则是不紧不慢地行走。怎样才能写好行楷字呢?
一、多看一些好的行楷字作品。从一定意义上说,用心观赏是写好字的基础。要多看,把字的笔画、字形牢记在心里。看得多了,不光提高了鉴赏力,也容易写好字。
二、先把楷字写好。写好楷字是基础,要写得非常熟练,这就像脚跟站稳了才能迈步走一样。还要注意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龙飞凤舞”,随心所欲,不但难看,而且叫人猜不出是什么字,引起误会。
三、注意笔画之间的连带。行楷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笔画之间有细细的线条相连,这称为“游丝”。写出游丝的时候,笔底下要轻,还要自然,笔尖运行要有一定的跳跃。
四、注意笔画的“借代”。行楷字多有借代现象,最典型的就是用点代替短横,用点代替撇和捺。借代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只要认真练习,仔细揣摩,就不难掌握。
3. 的字的行楷 怎么写
的字的行楷:
的
[de]
1. 定于与后面的名词是修饰关系 :美丽~风光|宏伟~建筑。
2. 定语与后边的名词是所属关系,旧时也写作“底” :我~书|社会~性质。②用在词或词组后,组成“的”字结构,表示人或事物:吃~|穿~|红~|卖菜~。③用字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跟“是”相应:他是刚从北京来~。
[dì]
箭靶的中心 :中~|有~放矢。[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境地:~明确
[dí]
真实,实在 :~当|~确。
[dī]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 :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拓展资料
造句
(1)什么样的举止能令你对老板肃然起敬?
(2)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奇形怪状,什么样的都有。
(3)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他从没失望过。
(4)楼上花天酒地,楼下八百孤寒,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啊!
(5)我怎能知道什么样的书会引起别人的兴趣呢?
4. 是字的行楷写法
行楷基本笔画的写法要领: 点:行楷字点画头尖腹平、背圆、尾满,前后顾盼。
点画都与字的中心呼应,具有“向心性”横:行楷字横画多数带钩,与前后笔画呼应或连接、有长短、粗细、俯仰等变化。如果数横并列,要有长短参差,笔势也要有区别。
横画在字中往往起平衡作用,因此书写时要注意长短、角度和曲弧。竖:行楷字写竖画不宜太直硬,要适当取斜势或弯曲,收笔有悬针,有垂露(顿收),有带钩,有弯弧,但必须把力用到笔端,切忌软散。
字中的长竖作适当的夸张,要写出姿态来。撇:行楷字的撇有多种姿态,要注意长短、曲直的变化,书写时常常回锋,做到伸缩有度,与捺相配时要有变化,不能呆板。
捺:捺多用在字的右部或右下角末笔,有时写成反捺或长点出锋,但要注意带回,回锋的方向要有变化。提:提又称挑,常在左右结构字的左旁末笔,与右半边联系,写提笔要快而有劲。
折:行楷字的折画有方有圆,圆转多于方折,圆度要润,方折要顿。钩:行楷字钩画多变并适度夸张,有些字本来没有钩,可以加钩连带起来,但要求生动求变,饱满有劲,切忌软散、尖细。
详情见图:部首的行楷写法:单人旁:上撇较长,下竖教短,用垂露也可略带右钩。提手旁:横划左重右轻,稍向右上斜牵丝或连笔写竖钩,提由竖钩顺势挑出。
三点水(两点水):第一点略向内靠,第二点牵丝带出第三笔,第三笔写成竖提,还可以把第二、三两笔写成一笔右钩。两点水的写法相同,省去第二点。
竖心旁:先写两点,再写第三笔竖,竖有时可写成包势。
5. 行书怎样写的又快又好
行书是从古到今最实用的书体,要想练好硬笔行书,打好毛笔、硬笔楷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行书是楷书的连笔,是楷书的快写,因此古人在行书定义为非真非草既日行书,练习行书没有速成,关键在临帖功夫下的深不深,临帖其实很简单就是帖上怎么写你就怎么写要达到形似,慢慢就可以达到神似,如果形多不似神又从何而谈,只有多写多练才能练成,硬笔书法贵在持之以恒,只要你持之以恒的去练相信不用多时就能练成一手好字,你去学田英章的《田英章硬笔行书标准教程》就行了,书法既为写好字的法则,你练习硬笔行书就要照硬笔行书的法则去写,准确来讲硬笔行书和识字教育不一样,硬笔行书是专业教育,既然是专业就要按照专业的法则去书写………………你也可以多看看田英章硬笔行书专业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