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下约翰.托兰先生写的《希特勒》一书的大概内容
中文书名叫《从乞丐到元首》,作者约翰·托兰在本书的前言中写道:“也许,阿道夫·希特勒是20世纪撼动历史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我们这个时代,毫无疑问,谁也没像他那样毁灭了如此众多的生灵和招来如此巨大的仇恨。他曾博得了广泛的尊敬,也曾是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希望和理想。在他死后的30多年间,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对他的看法都没有多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对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领袖人物——罗斯福、丘吉尔、墨索里尼、斯大林的看法已经不同了,比较客观了,但希特勒的形象却仍与从前一样。在希特勒的某些追随者看来,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失败的救世主;在其他人眼中,他仍然是个疯子,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是个蠢才,是个不可救药的杀人犯。他的某些成就,纯系通过罪恶的手段取得的。”这段文字,概括了整部书的内容。读这部书,可以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本书的主人公阿道夫·希特勒。
在线阅读:
2. 约翰·托兰的成长
青年时代的托兰根本没有想过会成为历史学家,他那时的梦想是成为百老汇的剧作家。在大学中,托兰学的就是戏剧创作。大学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走遍了美国,独自独闯世界。四十二岁以前,他是一个事业上不成功的剧作家、官场里得不到赏识的军官、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者。1954年,有人约托兰写一部有关大飞艇的书。他利用在空军服役时的关系,走访了众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独家的第一手材料。这本书使他一举成名。
在此之前,他一共写过一二百个短篇小说、25个剧本和5部小说,而除了几个短篇外都没有被刊载过。正是《天空中的船只》一书的写作,使他找到的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用托兰自己的话说,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了“在历史中的生活”。托兰认为,好的历史(著作)就是“活的历史”。童年时,波特·布朗曾经在他家里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布朗经常带着小托兰去附近的总督剧院看电影。每当电影演到一半时,布朗便把小托兰带回家。回家后,他们两个商量着把这部电影的结尾写出来,两天后再回来看它究竟是怎么发展的。每一次,由他们改编的剧本都比原作来得更为精彩。托兰后来回忆,布朗对他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你写什么,别讲出来,而要表演出来”。托兰对此的理解就是“不应当以自己的观点来讲述,而是像一出戏那样,让实际上发生过的事情重演,这才是所谓活的历史”。而这,也正是托兰写作所遵循的信条。托兰写书,摒弃了传统史学著作的生涩与枯燥,代之以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对话,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他的书有独立创见、富有文学性和感染力。因此,每有新作问世,必能引起轰动。
3. 约翰·托兰的简介
约翰·托兰(John Toland),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12年出生于威斯康星州,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青年时代的托兰根本没有想过会成为历史学家,他那时的梦想是成为百老汇的剧作家。大学里,托兰学的就是戏剧创作。大学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走遍了美国。四十二岁以前,他是个事业上不成功的剧作家、官场里得不到赏识的军官、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者。1954年,有人约托兰写一部有关大飞艇的书,他利用在空军服役时的关系,走访了众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本《天空中的船只》使他一举成名。
对于研究者来说,历史是审慎研究的结果,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真相与来龙去脉;对于普通人,则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心灵深处的记忆,而对于约翰·托兰,历史是两者的天然融合。其主要作品有《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传》《丑闻:珍珠港事件及其后果》《占领日本》《日本帝国的衰亡》《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其中这本《日本帝国的衰亡》使他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
4. 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这本书怎样,20分
《日本帝国的衰亡》是长篇历史纪实著作。
有一定的学术性参考价值。值得我们阅读。
《日本帝国的衰亡》内容和作者简介如下; 内容简介《日本帝国的衰亡》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所写的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纪实著作。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口本帝国主义于1936—1945年问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东部开辟侵略战场,横行亚洲,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直至最后被迫求和投降的历程。
书中史料极为丰富,有许多材料系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也有不少史料是一些原为日本天皇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提供的。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侵略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和口本人民所带来的巨人灾难,以及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
原著于1970年10月在美国出版后,即成了一本畅销书,并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仅在得奖当年就冉版三次,在西方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该著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夫战的历史,特别是对口本帝国丰义的侵略史,有一定价值,堪称《第二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
作者简介 约翰·托兰 191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青年时代的托兰没有想过会成为历史学家,他那时的梦想是成为百老汇的剧作家。
大学里,托兰学的就是戏剧创作。大学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走遍了美国。
四十二岁以前,他是个事业上不成功的剧作家、官场里得不到赏识的军官、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者。1954年,有人约托兰写一部有关大飞艇的书,他利用在空军服役时的关系,走访了众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独家的第一手材料。
这本《天空中的船只》使他一举成名,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了“在历史中的生活”。托兰的著作侧重史料的搜集和对当事人的采访。
在书中,他会把所知的一切全部告诉读者。
5. 能介绍一本写希特勒的书吗
《我的奋斗》只是一本在希特勒上台后进行个人鼓吹和官方宣传的小册子,有点类似於蛤蛤晚年的自传,仅可供参考用。如果对他了解得较多的话,读之可从中发现一些他的心理,即他为什麽要这样写。但我不推荐不了解他的人一开始就读此书。
个人特别推荐一套和一本书,其一是约翰·托兰写的《希特勒》,6年前我买时是上中下三册,其中收集了大量的信件、历史材料,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希特勒从小的身世、对其身世的猜测、其故乡、生长环境、学习生活、以及德国期间的历史、社会心理、法律及政府运作等内容,是一本非常详实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