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篆体的白字怎么写
一、篆体的白字写法如下:二、释义: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2、光亮;明亮:东方发~。大天~日。
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不~之冤。
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卷。~饭。
~开水。一穷二~。
5、没有效果;徒然:~跑一趟。~费力气。
6、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看戏。7、象征反动:~军。
~区。8、指丧事:~事。
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10、姓。
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2、说明;告诉;陈述:表~。辩~。
告~。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
独~。对~。
14、指地方话:苏~。15、白话:文~杂糅。
半文半~。三、相关组词:白面 白马 白米 道白 白日 漂白 清白 白蚁 白云 白丁 白菜 自白 白天 白净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白”是特殊指事字,甲骨文像是由双舌、重叠,表示不停地说话。
有的甲骨文清晰显示双舌、交叠的形象。有的甲骨文则由三舌、、重叠,强调费尽口舌,极力说明。
造字本义:动词,费尽口舌,极力说明。文言版《说文解字》:白,西方色也。
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
二,阴数。凡白之属皆从白。
白话版《说文解字》:白,代表西天的颜色。吊丧办事时,物品都要贴上白纸,以祈灵魂安祥归西。
字形采用“入、二”会义。二,是代表阴间的数。
所有与白相关的字,都采用“白”作边旁。二、词组释义:1、莹白[yíng bái] 晶莹洁白。
2、白药[bái yào] 中成药。有止血调经、活血化瘀等作用。
主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崩漏带下等。云南白药最著名。
3、白区[bái qū] 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称国民党统治的地区。4、白眼[bái yǎn] 眼睛朝上或向旁边看,现出白眼珠,是看不起人的一种表情(跟“青眼”相对):~看人。
遭人~。5、平白[píng bái] 无缘无故:~无故。
~地挨了他一顿骂。
2. 小篆白字怎么写
争议
如图所示,望采纳!
3. 白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草书,行书怎么写
如图所示,望采纳。
4. 金文八字和白字怎么写
金文八字和白字,分别如下图: 金文一般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尤其以铸刻在礼器、乐器上的铭文为重。
金文字体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字体的一个重要门类,作为书法中的独立分支之一,其发展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金文最初受甲骨文的影响,其与金文,一为刀刻一为浇铸,且文字载体不一样,形成书法后,其所依附的书写工具变为一致,但表现出风格特点大相径庭。
在字体笔法特色方面,甲骨文笔笔中锋,一丝不苟,因而每一笔画皆饱满、劲健,即使是折笔,也写得坚韧挺拔。金文字体则中锋、侧锋并用,其笔画厚重、自然、拙朴。
锋与露锋的运用方面,甲骨文藏露结合,以露为主,起笔如刀切,十分爽利,收笔干净利索。金文则藏露结合,以藏为主,藏锋起笔,回锋收笔,笔画含蓄、厚重、筋力饱满。
方笔与圆笔的运用方面,甲骨文圆并用,以方为主。起收笔有切割之势,笔画链接处以方折为主,棱角分明,因此笔画清劲秀健、瘦劲刚挺。
金文字体则方圆并用,以圆为主,起笔、收笔顺势自然,无多余动作,笔画圆润丰腴,但又蕴藏刚劲。
5. 白忧染篆体字怎么写
1)【白忧染】的【方正小篆体】写法
2)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小篆字体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