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亟”字拼音怎么写
亟jí<形>(会意。
甲骨文字形,是“亟”(古极字)字的初文。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
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极点,尽头) 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 [urgent;imperative]亟,急也。
——《广雅》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小饭而亟之。
——《礼记·少仪》欲霸之亟成。——《战国策·宋策》亟言之。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君亟定变法之虑。——《商君书·更法》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孟子·梁惠王上》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
——《广东军务记》又如:亟欲;亟盼;亟肄(加紧训练);亟务(紧要之事)另见qì亟qì〈副〉屡次 [repeatedly;time and again]。如:亟叹(屡次感叹);亟请(多次请求)另见jí亟jí ㄐㄧˊ急切:~~。
~待解决。~须纠正。
郑码:YJXA,U:4E9F,GBK:D8BD笔画数:8,部首:二,笔顺编号:52251541earnestlyurgently亟qì ㄑㄧˋ屡次:~请(屡次请求)。~来问讯。
郑码:YJXA,U:4E9F,GBK:D8BD笔画数:8,部首:二,笔顺编号:52251541。
2. “亟”字拼音怎么写
亟
jí
<;形>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亟”(古极字)字的初文。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极点,尽头) 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 [urgent;imperative]
亟,急也。——《广雅》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小饭而亟之。——《礼记·少仪》
欲霸之亟成。——《战国策·宋策》
亟言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君亟定变法之虑。——《商君书·更法》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广东军务记》
又如:亟欲;亟盼;亟肄(加紧训练);亟务(紧要之事)
另见qì
亟
qì
〈副〉
屡次 [repeatedly;time and again]。如:亟叹(屡次感叹);亟请(多次请求)
另见jí
亟
jí
ㄐㄧˊ
急切:~~。~待解决。~须纠正。
郑码:YJXA,U:4E9F,GBK:D8BD
笔画数:8,部首:二,笔顺编号:52251541
earnestlyurgently
亟
qì
ㄑㄧˋ
屡次:~请(屡次请求)。~来问讯。
郑码:YJXA,U:4E9F,GBK:D8BD
笔画数:8,部首:二,笔顺编号:52251541
3. “亟待”中的“亟”怎么读
“亟待”中的“亟”读jí。
“亟待”读音jí dài,指“急迫等待”的意思。“亟”是“急迫”的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亟待”,没有“急待”。所以,应当写“亟待”,不宜写“急待”。
亟 jí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亟”(古极字)字的初文。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极点,尽头) 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
扩展资料:
亟待的近义词:
1、急需[ jí xū ]
紧急需要:急需处理。以应急需。
吴组缃《山洪》三一:“多多制备草鞋和干粮,作为临时的急需。”
2、迫切[ pò qiè ]
需要到难以等待的程度;十分急切:经济发展~要求加强道德建设。他回国创业的心情越来越~了。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一章:“这是对敌斗争的政治大攻势,同时也是消除隐患、保卫胜利果实的迫切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亟待
4. "亟"字的读音是什么
亟 jí 急切:亟亟。
亟待解决。亟须纠正。
亟 qì 屡次:亟请(屡次请求)。亟来问讯。
笔画数:8; 部首:二; 笔顺编号:52251541 亟 jí 【形】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亟”(古?O字)字的初文。
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
本义:极点,尽头)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urgent;imperative〗 亟,急也。——《广雅》 亟其乘屋。
——《诗·豳风·七月》 小饭而亟之。 ——《礼记·少仪》 欲霸之亟成。
——《战国策·宋策》 亟言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君亟定变法之虑。
——《商君书·更法》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 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 ——《广东军务记》 又如:亟欲;亟盼;亟肄(加紧训练);亟务(紧要之事) 另见qì 亟 qì 【副】 屡次〖repeatedly;timeandagain〗。
如:亟叹(屡次感叹);亟请(多次请求) 另见j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