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散文诗是怎么写的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
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1.诗:韵文;讲求句式关系的基本规定性;一般说来,长度上受到限制。 2.散文:无韵文;不讲究句式关系(所谓单行散句是)。
一般说来,长度上比诗受到的限制要小。 3.散文诗:或韵或散;句式通常短小;篇章长度通常短小。
形式上的区别我认为就是这样的。另外,还有题材上的区别、写作方法上的区别、风格上的区别等等。
体会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散文诗是散文还是诗?有人说,是诗;有人说过是散文。
当然重要的不是文章的结构方式,重要的是它自身的写作和表达方式。虽然它具有散文行文的特点,但他的精髓依旧需要用诗歌的语言和思维来完成情感的表达,如同青蛙,陆地可以开阔它的视野,但它终生还是离不开水,诗歌就如同散文诗的水。
散文诗比散文“内容更精辟,诗情更浓烈,篇幅更短小,语言更优美,意境更深远”;它比诗歌“表现更自由,思维更活泼,联想更丰富,舒展更自如,情感更和谐”。 因此散文诗姿态横生,不受格律和韵脚的束缚,它是自由灵活的散文形式与精湛优美的诗意内容的有机结合体,兼二者之长,更重于形式上散文一样的无拘无束,更长于内容上诗一样的抒情言志。
可以说它是凝练的散文,自由的诗歌。苏联散文诗作家普列什文说:“我是带着自己的诗走进散文!”可以说概括了散文诗的特点! 如果说大海是诗,海滩是散文,那么,贝壳应该是散文诗;如果说太阳是诗,月亮是散文,那么星星应该是散文诗。
在散文和诗歌的两个空间,散文诗的连接作用是不可以替的,是一条连接两大文学形式的清幽的小路。近年来,散文诗受到更多数人的喜爱,是因为这条路再拓宽同时,散文和诗歌的探索中,也正寻求着散文诗独有的自由和抒情。
从文学的发展趋势与规律上看,文体的区分将越来越细,各种风格不可以兼容的地带,给了散文诗 发展的空间。散文诗是世界性的,而‘且非常平民化的,中国的散文诗虽然发展不过几十年,但中国传统文学中“赋”的写作艺术手法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和继承,因此中国散文诗还是有着自己的创作特点和民族精神的。
散文诗是一种新的独立存在的一种适合汉文化发展和实践的优美的文学体裁。 从诗的发展看,从严格的格律体的产生到走向自由诗的过程,都伴随着散文诗的痕迹。
而散文诗是自由诗的进一步解放,没有自由诗,是不可能发展散文诗的。 从散文的发展趋势看,逐步走向分化,已经形成了各种独立的新的文体,议论性散文,演化为杂文;叙事性散文,派生出报告文学,抒情中的散文于诗歌中停滞于传统风格的流派相结合,产生散文诗是一种必然! 所以说,散文诗的产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它必将摆脱依附于诗或者散文的附庸地位,这是一片新生的绿色的土壤,这里有人文精神的种子,也有大自然的迤俪风光和清新的空气。
了解散文诗要比了解诗歌容易和显与理解,也要比散文更多一分艺术光泽和吸引人们的情趣。对于写散文诗的人来说,了解散文诗与散文和诗歌的血缘关系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可以自觉地注意到从这两方面来吸取营养。想写好散文诗,注意散文的行文特点以及熟练地掌握诗歌的表现技巧,注意思维和语言的衔接,同样没有真实的情感,是很难写出好多散文诗的。
2. 诗歌怎么写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中最高的艺术形式,历来倍受读者的喜爱.一个人,当他首先对文学发生了兴趣,并加以尝试和创作,选择的形式便往往是诗歌.诗歌可以使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在最精粹的语言和最简短的形式中真实直接地表达出来,它体现了作者本人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最独特的感受.在诗歌创作中,如何使一首诗歌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笔者认为,应该在抒情意境和押韵三个方面作好把握.
一.抒情
抒情是诗歌创作最本质的表现.一首诗歌里面,它首先离不开”情”.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往往也是对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一种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说一首诗写得不好或者不成功,往往说它是”无病呻吟”.问题出在哪?当然应该是”情”表达得不够准确,抒发得不够充分.无”感”而”动”,无”情”而发,自然不能打动读者.说得粗俗点,有时候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倒真有点像在”没病找病”.别人出一个题目,你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创作出来.于是,你不得不努力去装出一种”病”态来,创造一种所必需的情境,努力挖掘和寻找自己曾有过的感受体验,发掘出内心最真最深的”情”,然后来加以抒发和表现.对于初学写诗者,往往认为有感而发时写出的作品较为满意,原因也就在这儿.
文章贵真.诗歌创作中的”情”,应该具有作者本人最真实的体验和最独特的感受.同样一种题材,一起事件,一个题目,也只有是作者自身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才能创造和写作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来,从而避免了人云亦云,面面相似的尴尬.
二.意境
意境是一首诗歌创作成功的关键.评价一首诗歌写得好不好,除了要求”情”收发得真以外,就要看它有没有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是创作者本人在一首诗歌里面努力创造和表现出来的一种环境和气氛.它标准着读者对一首诗歌的主要创作色调的理解和把握.一首诗歌创作得有没有意境,就要看作者本人对他所要收发的情感理解得深刻不深刻,环境把握得准确不准确,体验感受得充分不充分.诗歌的意境以”意象”为主,”意象”是作者情感化了的形象,是作者本人头脑中储蓄的各种景物和环境的画面.一首诗歌创作好了,自然会有独特的”意象”呈现出来,象一幅画,一个个连接的电影镜头,让读者身临其境,由”实”(形象)而”虚”(情感)产生意境,从而产生共鸣.
意境可以是”流莺比邻”,也可以是”大风卷水”.一首诗歌的意境,也因了作者本人所要表达的种种不同的情感,收集不同的画面,从而创作出种种不同的意境.它是作者本人对人世万物的一种心灵的境界.一首诗歌里面,只有发掘出作者本人心灵深处最真的”情”,才能真正创造和表现出生动,鲜活,迷人的意境.
三.押韵
对于一首新诗的写作,我们可以不限于押韵.对于初学写诗者来说,学会用韵可以使诗歌乐感丰富.在旧体诗(这里主要指五律和七律)里,更是以它的韵律散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不管是新诗还是旧体诗,一首真正的好诗都应该是有韵的,押韵的.”韵”自何来?当然从作者本人的创作中来.不过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先确定好了抒情和意境,才能在押韵上作文章.不能仅仅因为要求押韵,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抒情意境和押韵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诗歌创作里面并不相悖,而是真正的相辅相成.只要情感抒发得真了,自然会有完美的意境出现;意境出来了,自然就会产生出韵味来,一个个有韵脚的字会像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士兵,挨个儿向你走来,供你调谴使用.
在诗歌创作里面,抒情意境和押韵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情至真而文纯,文至纯而境生,境自生而韵味出,韵味出而文押韵.以上所诉均属笔者一家之言,希望我们诗歌作者共同探讨,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