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报告如何写
原发布者:Lavendersqzl
课程设计报告标准格式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摘要(300~400字):主要说明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目录1.概述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2.1设计任务2.2设计要求3.理论设计3.1问题选择3.2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或者统计年鉴3.3modeler使用3.3.1modeler数据预处理3.3.2modeler模型选择4.结论分析就modeler的结果进行调理分析5.建议对策6.收获、体会和建议7.参考文献关于数据挖掘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补充说明(1)摘要和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英文小四号“TimesNewRoman”字型,全文统一,行间距为1.5(2)图表用宋体5号字(3)公式序号应右对齐,公式应尽可能居中(4)选用标准A4复印纸(210mm*297mm)。版芯(打印尺寸):160mm*247mm(不包括页眉行、页码行),即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mm。(5)装订:双面打印印刷,沿长边装订。(6)页码编号形式:摘要、目录用罗马数字顺序编写;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3623736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字号与正文字体相同,页底居中,数字两侧用圆点或一字横线修饰,如-3-。(7)一级标题用宋体三号加黑,居中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加黑,左对齐三级标题用宋体小四号加黑,左对齐正文首字符空两个汉字(8)公式号:(2-1),引用时:式(2-1)图号:图2-1,引用时:图2-1表号:表2.1,引用时:表2.1
2. 课程设计报告怎么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Lavendersqzl 课程设计报告标准格式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摘要(300~400字):主要说明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目录1.概述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2.1设计任务2.2设计要求3.理论设计3.1问题选择3.2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或者统计年鉴3.3modeler使用3.3.1modeler数据预处理3.3.2modeler模型选择4.结论分析就modeler的结果进行调理分析5.建议对策6.收获、体会和建议7.参考文献关于数据挖掘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补充说明(1)摘要和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英文小四号“TimesNewRoman”字型,全文统一,行间距为1.5(2)图表用宋体5号字(3)公式序号应右对齐,公式应尽可能居中(4)选用标准A4复印纸(210mm*297mm)。
版芯(打印尺寸):160mm*247mm(不包括页眉行、页码行),即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mm。(5)装订:双面打印印刷,沿长边装订。
(6)页码编号形式:摘要、目录用罗马数字顺序编写;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字号与正文字体相同,页底居中,数字两侧用圆点或一字横线修饰,如-3-。(7)一级标题用宋体三号加黑,居中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加黑,左对齐三级标题用宋体小四号加黑,左对齐正文首字符空两个汉字(8)公式号:(2-1),引用时:式(2-1)图号:图2-1,引用时:图2-1表号:表2.1,引用时:表2.1。
3. 课程设计怎么写
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封面(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2.目录3.主界面(介绍这次设计的课题、人员、目标、任务、人员分工)4.主要过程(要告诉别人你的这个作品该怎么用)5.程序流程图(用图来表示主要过程)6.核心源程序(你觉得这个作品它具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就将实现这个功能的代码给COPY下来)7.主要函数(你程序代码里用的函数中你觉得重要的或是难的)8.心得9.附录(你完成这次课程设计参考的书,这个可以多写一点,以示用心认真)
我第一次做课程设计时写报告就是这么写的.你参考参考.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4. 课程设计的小结怎么写
原发布者:灯在握指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深刻了解课本知识,和以往对知识的疏忽得以补充,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模糊的公式和专业用语,比如说经济刮板运输机及皮带运输的选择,在选择选择刮板皮带运输选型时,在使用手册时,有的数据很难查出,但是这些问题经过这次设计,都一一得以解决,我相信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我为搞清楚的问题,但是这次的课程设计给我相当的基础知识,为我以后工作打下了严实的基础。虽然这次课程是那么短暂的2周时间,我感觉到这些天我的所学胜过我这一学期所学,这次任务原则上是设计,其实就是一次大的作业,是让我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对基本公式的熟悉和应用,计算力学和运动学及预选电动机过程中的那些繁琐的数据,使我做事的耐心和仔细程度得以提高。课程设计是培训学生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三年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样,也促使了同学们的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谨慎、踏实、一步一步的完成设计。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可能会认真的去学习和研究,也可能会自己独立的完成一个项目,我相信无论是谁看到自己做出的成果时心里一定会很兴奋。此次设计让我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5.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怎么写
一、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安排
1. 摘要 2. 目录 3. 前言/引言 4.正文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二、摘要
1. 要求: 完整、准确、简练。
2. 包含内容:
(1) 所进行设计或研究工作的主旨、缘起、目的等。即: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工作?
(2) 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过程,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果。即:做了什么工作?
(3) 结论及其价值或意义
3. 关键字(Key Words): 一般3~5个,最能代表报告内容特征,或在报告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的词组。
4. 注意:
(1) 摘要应用第三人称书写;
(2) 不得引用他人的著作;
(3) 摘要应排除本学科已成常识的内容;
(4)同义词不要并列为关键字。
三、前言(序言、绪论、引言、导言 )
前言主要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设计工作(课题意义),本课题相关技术的现状与特点,拟采用的方案或路线 。
可以有以下的一些内容:
1. 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
2. 本课题的技术指标或设计要求、研究方案、技术路线与特点。
注意:(1) 不要与摘要雷同;
(2) 学科中的常识内容、科普内容不必赘述。
四、正文
正文是整个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包括所进行设计或研究的整体内容。
主要包括:
1. 设计要求:(基本要求,提高要求)
2.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电路设计;(包括方案比较,设计计算等内容)
4. 实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设计工作的总结,不只是前面实验结果部分已作出的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应概括出整个设计工作的结论性意见或认识。
要求: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准确。
此外结论部分有时可以包括作者提出的建议、下一步工作的设想及改进意见等
注意: (1) 不要以第一人称(我)来书写;
(2) 不要对在设计过程中的常识性错误进行 讨论。
六、参考文献
本部分列出撰写论文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章、书本及其它文献。
1. 书写格式: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 →卷号(期号)→页码
2. 举例:
[1] 梁宗善. 电子技术基础与课程设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2] A.P.Goutzoulis and D.R.Pap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cousto-optic devices,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94 (按时间顺序)
3. 注意:(1) 作者或责任者不明时,注明“佚名”。
(2) 序号应与文内引用注释号相同。
6. 课程设计的小结怎么写
从课程的设计方面分析可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使用此种课程设计,这种课程设计的优点在哪,学生和老师可以从中学习到些什么,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
举个例子来说: 结为期3周的夹具课程设计已经接近尾声,回顾整个过程,我组4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程设计作为《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课程的重要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更加接近,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生产实习中的感性认识。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二阶段是专用夹具设计。
第一阶段我们运用了基准选择、切削用量选择计算、机床选用、时间定额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夹具设计的阶段运用了工件定位、夹紧机构及零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此次设计,使我们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工艺文件的编制、专用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等。
学会了查相关手册、选择使用工艺装备等等。总的来说,这次设计,使我们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了一次较好的训练。
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解决问题创新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课程设计,是一个多义词词条。
它可以指“为掌握某一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设计”,见概念中的课程设计(Practicum),此含义的课程设计也称作“课程实习”;也可以指“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策划的研究活动”,见概念中的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此含义的课程设计也称作“课程开发”。
7. 课程设计报告要写哪几步,各有什么要求
对于正文部分内容要求必须具备如下内容: 1) 目的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2) 需求分析以无二义性的陈述说明程序设计的任务,程序要做什么?明确规定:①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②输出的形式;③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3) 概要设计说明本程序中用到的所有数据类型的定义及含义、各程序模块的功能要求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4) 详细设计实现概要设计中定义的所有数据类型,对每个操作需写出伪码算法;对主程序和其他模块也都要写出伪码算法; 最终实现的源程序要按照良好风格的程序书写规则来编写,要求结构清晰,重点函数、重点变量以及重点功能部分要加上清晰的程序注释。
5) 调试分析每个模块设计和调试时存在问题的思考(问题是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进行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算法的改进设想。
6) 测试结果列出完备的测试计划及其结果,包括输入和输出,这里的测试数据应该完整和严格。7) 用户使用说明说明如何使用最终发布的程序,详细列出每一步的操作步骤。
8) 课设总结课程设计过程的收获、遇到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经验和体会以及对设计与实现的回顾讨论和分析;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课程的认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