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落款格式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
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扩展资料: 落款的字不应该大于正文主题的字。
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的上面,印章绝对不能比落款的字大。
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落款也要遵循与正文一样的书写习惯和大致风格。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详析说来就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落款用农历(阴历),则全是农历;用阳历则全用阳历 。
传统内容不宜用阳历。从左开始书写,落款在右;从右开始书写,落款在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款。
2. 2018年书法落款的正确格式
书法落款格式为:创作时间,创作地点,作者名字、赠送对象、创作缘由。
落款的格式——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扩展资料
落款日期写法
历代书画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日期的了解,能使我们在阅读临习碑帖法书的时候,掌握书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面貌,了解一幅书法作品的所处年代及历史背景,对提高自身的书画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号,“岁在癸丑”是干支历法的纪年。又如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款
3. 书法作品的落款怎么写
1、书法落款,不单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所有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2、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3、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只有2-3个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写,不要转行另起一行写,不要画蛇添足。
4、盖印不要贪多,合适最好,古人作品的印章大多不是自己盖的,是流传导致。盖章数量一定要慎重,不要盖得又多又杂,喧宾夺主。
5、接正文落款的两排小字左边,不要超过正文的宽度。6、落款中的年、月,公历农历不能混写。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农历天不写“年”。
7、横幅或斗方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宽度不要超过上面正文的宽度。8、已经落款盖印,款后不可再署上款赠人,再署就失敬。
9、上款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10、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扩展资料:书法落款注意事项:1、落款的字不应该大于正文主题的字。
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2、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上面,国展上也有出现很多此类情况,是非常不适合的。
3、印章绝对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百度百科--落款。
4. 书法作品如何书写落款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1.在落款时写了录****,就不要在写****书。
2.落款的字不要超过正文主题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
3.印章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4.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只有2-3个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写,请不要转行另起一行写。 5.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的上面。
6.盖印章要慎重,不要盖得又多又杂,喧宾夺主。 7.接正文落款的两排小字左边不要超过正文的宽度。
8.落款中的年、月,公历农历不能混写。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
9.横幅或斗方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宽度不要超过上面正文的宽度。 10.已经落款盖印,款后不可再署上款赠人,再署就失敬了。
11.上款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12、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13如果书写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如果是龙门对,上款在右边,下款在左边。 14、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15、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5. 中国画的落款格式该如何写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中国画的落款一般分为三种,即短款、长款、双款,具体格式如下:
1、短款
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例如短款中的六字款落法,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2、长款
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 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例如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3、双款
双款 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例如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等。
扩展资料:
中国画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 题款。
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备检索。常用落款用词有:
1、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
2、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
3、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落款
6. 落款如何写,2015年八月的,书法落款,图片最好,跪求
一般落款的格式为:书写的内容+作者姓名+书写时间,书写时间一般是农历的年份加月份,月份用别称。
比如写李白的诗《将进酒》,书写的人叫张三,现在是乙未年(羊年),农历七月,落款可以写成:李白诗将进酒张三书于乙未年孟秋。或者:李白诗将进酒张三于乙未年孟秋书。或者简便一些,直接写:张三书于乙未年孟秋。
附农历月份的别称供参考。
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桃月、孟夏;
五月:榴月、薄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月:
九月:亥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