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字篆书怎么写
1、天字大篆写法如下:
2、天字小篆写法如下:
天[ tiān ]的基本解释
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天空。
2、在上面 :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气候 :天气。
4、季节,时节 :冬天。
5、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 :今天。
6、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 :天上。
7、自然界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自然的、生成的 :天然。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 天,顚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白话版《说文解字》: 天,头顶。至高无上,字形由“一、大”构成。
三、相关词汇解释
1、天地[tiān dì]
天和地:炮声震动天地。
2、阴天[yīn tiān]
布满云的天空。
3、明天[míng tiān]
今天的下一天。
4、先天[xiān tiān]
指人或动物在胚胎时期就形成或具有的。与“后天”相对:先天不足。
5、前天[qián tiān]
时间词。昨天的前一天。
2. 天字的篆书怎么写
卷第一
正旦冬至节道驾
晦庵小学定本
王忠毅打得腾鼓
徐元玉王通进策
奏效各有机会
翰林文字润华
记杀马顺等事
京都驾节体
议王琦事
祖御制文集
沈简庵词翰品行
王孟端遗事
会议迎复仪注
纠弹不承密旨
试题不知出处
卷第二
太上圣节请朝贺
葬地蛇盘兔
于节庵先世行状
读卷填榜名次
开平祠
尹凤岐诗词时事
杨鸿读卷求代
趁航船
奏弹内官善增
弋谦放榜对答
编次文集
看议何见
李祭酒天幸脱过
解湖观榜对答
南都人物之盛
题秋胡图诗
卷第三
詹孟学篆书
曹云西
避天字
詹孟举挽袁华时
前辈存心
蒸山
黄状元墓
吾训道请奉
……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
卷第四十
图书简介-水东日记
本书主要内容是记述明代前期的典章制度,由于作者久居场官场,见闻亦广,对于各项制度及其沿革利弊等,言之甚详。四库提要说盛留心掌故,于朝廷共典,考究最详。有的不是于史传,可补史之缺。另外,本书有不少的篇幅是关于宋、元人和明人的文章、诗词、书札、奏议等,可与史传相参考。同时本书也收录了一些宋、元人和明人的文章、诗词、书札、?嘁榈龋
3. 镇山劲乾生愿的篆书怎么写
天师印随天师去了台湾,应该在台湾的天师家族里。
茅山玉印原本放在茅山的元符万宁宫,元符宫也因此被叫做印宫。现珍藏于茅山九霄万福宫的四宝展览室。
·茅山八宝:宋徽宗先后赐送镇山八宝:茅山道教九老仙都君玉印一颗、合明天地日敕玉符一道、御赐宗坛玉圭一笏、哈砚一座、宣和御赐玉靶一口、上清大洞秘箓十二卷轴、上清大洞券简词十二卷轴、辽王诗简一卷。 岁月蹉跎,人世沧桑,如今后四宝已经失传,前四宝玉印、玉圭、玉符、哈砚在**期间亦被查抄,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方才迎归茅山道院。
1、玉印:长6。8厘米宽6。
4厘米厚2厘米印把高3。8厘米,上有瑞兽钮,刻篆体阳文“九老仙都君印”六字。
野史记载,此印是用战国和氏璧的一部分刻制而成,有夜食四两朱砂,日盖千张黄表之说。 每逢茅山香期,来茅山进香的香客都要在香袋腰带上盖此玉印,意欲借此消灾延寿遇难呈祥。
2、玉符:又名镇心符,白玉刻制,长9。6厘米宽7。
1厘米厚0。6厘米,上刻篆体阴文“合明天帝日敕”六字。
合明天帝日与古代五行五方之说暗合,此符有驱邪除恶保佑平安的意思。 3、玉圭:茅山是道教上清宗坛,故又称之为宗坛玉圭。
长34厘米宽7。1厘米厚0。
7厘米,通体晶莹剔透,玉圭上部之纹理远看似翩飞的蝙蝠,近观似飞龙在天,中部之纹苍茫若云雾之缭绕,底部之纹则层峦叠嶂岚气袅袅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此圭另一奇特之处是,能随季节的交替而变幻出不同的颜色,圭身表面玉质细腻,且春秋之时常有汗水渗出。
4、哈砚:亦系玉质,呈长方形,长9厘米宽4。4厘米高1厘米,表面有墨堂而无墨池,墨堂长6。
4厘米宽3。2厘米,玉质呈白色,对其哈气,砚内顿渗水珠,舔笔而蘸,自成丹朱之色。
该砚左上角有两道细纹,形若小鱼,形态逼真,每日子午之时,两条小鱼便合于砚池内,人称子午归槽。可惜的是清末曾国藩之子来游时,失手将哈砚掉到地上,将左角跌破,这一奇观从此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