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学专栏的介绍怎么写
1、明确自己的写作主题,以及写作框架。
一般专栏文章都是有主题或者方向的,比如你打算写一篇介绍传奇人物旺达的专栏,你到网上一搜,发现关于旺达的传记不下二百种,合计一亿字。你没有主题,都看一遍,那不要看死人么?所以你就看你需要的,比如你要写旺达的爱情故事,你只要看看她跟几个明星、巨富以及政客或者穷困潦倒的诗人与哲学家有染;你要写旺达的创作,你就挑点最著名的,或者带有自传性质的介绍下。
诸如此类。再比如你写个影评,你就要知道自己是侧重于介绍电影的故事,还是介绍演员的表演,还是谈导演创作意图,还是谈跟原著的差别。
要确定方向,这样阅读材料的效率高,整合起来也方便。 确定写作的主题之后,下一步就是明晰写作的框架。
一篇专栏一般也就一千多字,它根本没有足够的容量讲太多东西,它的结构不可能太复杂。我们通过对范文的研习,很容易了解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
2、练习。知道说什么,就是所谓确定主题;说清楚——你看到的很多资料已经说得很清楚,挑选最适合的材料,按照最合理的布局填塞进文章中。
总之多多练习就好了。下面是我找的一个范文 多看看会有收获的。
范文:《半如童话,半如陷阱》 作者:洁尘 在我的阅读里,有一种迷恋是对于文体的迷恋。约翰·伯兰特的“非虚构小说”对应了我的这种迷恋。
所谓非虚构小说,言下之意就是,它不是纪实作品,但也不是虚构作品,它是在真实事件乃至真实人物基础上的新闻调查和小说创作的混合叙述。这个文体当然不是约翰·伯兰特的创见,之前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等,都是这种文体的大家;但我特别喜欢约翰·伯兰特,他操持这种文体有着一种特有的轻盈、靡丽、斑驳和优雅的感觉,很合我的口味。
约翰·伯兰特这个出生于1939年的美国资深专栏作家,是一个迷人的老头儿。从照片上看他的外形:深色西装、白衬衣、柔软的头发、因发际线后退呈现出来的一个智慧的大脑门,深不可测的眼睛、大鼻子、一张阔且薄的嘴,下巴上一个深坑——看上去就很聪明、干练、有趣,还有点柔情似水兼玩世不恭的感觉。
他的两本著名作品《天使坠落的城市》和《午夜善恶花园》的中文版已经在2007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前《午夜善恶花园》好像已经有中文版了,但我没看过。
我倒是看过电影《午夜善恶花园》。 电影《午夜善恶花园》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1997年上映。
应该说,这部电影相比于原著来说逊色了很多,相比于伊斯特伍德自己的好些作品来说,也逊色了不少。电影中的一个亮点是当时刚刚进入好莱坞的裘德·洛,英气逼人不可方物。
约翰·伯兰特的《午夜善恶花园》我是一口气读完的,6个多小时后才从书页上抬起头来。15万人口的美国南方海边小城,被植物、古迹、酗酒和派对、自大傲慢、古怪谐趣以及美丽如画所充实,它叫沙凡纳。
约翰·伯兰特花了八年时间走近这个城市,认识了一堆令人莞尔的神经病,目睹了一个富翁杀人案件的全过程,写下了这部“非虚构小说”。我是在书出版前读的清样,然后,我写了这么一段推荐语:“约翰·伯兰特的耐心、才华和幽默感,让人感佩和愉悦;而他在体裁上的创新能力,则让人惊奇。
这是一本在享受阅读流畅的快感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刷新阅读经验的作品。它不是小说,它也不是报道,只能说它就是一本书,一本神奇的书,它就是《午夜善恶花园》。”
在《天使坠落的城市》里,约翰·伯兰特的笔法在我看来更加令人迷醉。关于威尼斯,很多人都说,话已说尽,但又不能不说。
想从那么多关于威尼斯的书中脱颖而出,约翰·伯兰特又该如何落笔呢?这个悬念,只有读了《天使坠落的城市》之后才可解开。一本开始于火灾结束于火灾之后的重建完成的“非虚构小说”,充满了有关威尼斯迷人的景观描述、风俗记录、人情绘摹,在此之上,是难测的世事和迷离的人心,另有犯罪、侦破、自杀、名人野史、权力争夺、黑帮交易等种种提神的元素,这一切的背景是对威尼斯的深爱和对历史无尽的缅怀。
约翰·伯兰特精湛的架构技巧、出色的材料整合能力,还有简洁明快的叙述方式,让《天使坠落的城市》这本书像威尼斯的水光一般班驳靡丽,令人陶醉不已。 对于威尼斯,伍尔夫说她是“欢乐、神秘、不负责任的游乐场”,约翰·罗斯金认为她是“诸城乐园”,狄更斯评价她是“朦胧之城”,托马斯·曼对她更是迷醉不已,说她“半如童话,半如陷阱”……很多文化达人对威尼斯的看法,约翰·伯兰特都做了汇集和引述,而他自己对威尼斯一段概括也说得很有味道,他说,“……阴暗幽僻的运河,连内行人也往往会迷路的迷宫式通道,很容易让人产生不详之感。
反射、镜像和假面,意味着凡事都与表象不一。秘密花园,百叶格窗,不知从何而来谈论着秘密乃至秘术的声音……” 其实,这段话用来形容约翰·伯兰特给人带来缭乱和迷醉的读后感也是合适的,这个老头儿的作品,真有点像托马斯·曼的那句话,“半如童话,半如陷阱”。
2. 好的文章要怎么写怎么整理好的思绪
楼主,我现在在起点写着一个小小的专栏,没有VIP作品,我的书也只有固定的一小群读者,专栏算得上比较冷清。但是我很满足,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在那个男性阅读的世界里,我能够保有很小一部分自己的读者就已经很觉得幸运了。
“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也是我给你最大的建议。
首先,你阅读的那些杂志说的好听是“广泛”,说的不好听就是“太杂”。也许你要说,只有这几本,怎么能算太杂呢?的确,是不多。这些杂志对于一个习惯写作的人来说是拓宽视野多方面浏览信息的工具。但是对于你这样一个起步者来说,它们给你的是定位上的模糊,风格上的迷惘。让你越看越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写,对吗?
所以,第一重要的,就是确定自己的风格。依我看,你并非完全不会写作,而是写出来的东西不能让自己满意。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满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还没有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写作风格?应该往哪方面努力?所以,无论怎么尝试,感觉都不对。
所以,在盲目的读书和练习写作之前,请首先给自己定个位!
比如你觉得不吃力的文体是什么?是描写,是评论,是抒情?如果是描写,是哪一类的描写?环境?景物?人物?还是心理?……
等等。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
写作就是用笔说话,我相信这个不难做到!
加油!!!!!!!!!一定能成功!!!!
3. 如何成为专栏作家
“成为专栏作者”是个门槛很低的事,负责专栏版面的编辑大多都很愁稿源,我指高质量的,写出一两篇他们感兴趣的不难,长期合作才是最考验你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找个你喜欢的专栏作者,分析他的专栏文章,水平参差反复很常见。你作为对其有点小崇拜的读者看了都不甚喜欢的文章,作者肯定也是不满意的,可还是要登出来,设身处地想一想就知道不怎么舒服了。专栏写作不是一种应激行为,更像是小学生被逼着写周记,如何保持水准是最大的问题,才思敏捷的作者也难逃此列,故而优秀稿件常见而可称为“稿源”的作者颇少。
4. 知乎专栏,写什么好
问候朋友。
知乎专栏怎么写文章?知乎专栏写文章方法。近日,知乎全新上线了新功能---“知乎专栏,随心所写,自由表达,开始写文章”。
众多混迹知乎的朋友都知道,知乎是个专业精英人士聚集之地,现在知乎新上线的写文章功能,这意味着我们不但可以在知乎上互动讨论、发布问题,还可以写自己的专题和稿子了。那么知乎专栏怎么写文章?让小编告诉大家知乎专栏写文章方法吧。
大家可以先看下知乎对专栏更新和写文章的添加做了优化:1.知乎搜索支持搜索文章2.在「专栏·发现」页面,新增文章推荐模块3.文章绑定话题后,可以按照话题检索专栏中的文章4.新增谢邀功能的写文章,此前写文章必须申请专栏通过后才能进行,现在成为每个用户都能使用的基础功能,并且遵循同样的内容流通机制。知乎首页侧边栏多了一个「写文章」选项,知乎专栏页面顶部也有「写文章」选项。
知乎首页侧边栏多了一个「写文章」选项,知乎专栏页面顶部也有「写文章」选项。PS:此前写文章必须申请专栏通过后才能进行,现在成为每个用户都能使用的基础功能,并且遵循同样的内容流通机制。
知乎专栏怎么写文章?1.知乎首页侧边栏多了一个「写文章」选项,知乎专栏页面顶部也有「写文章」选项。文章可以直接发布,不需要归类到某个专栏中去,发布完成后会在我的文章页面中显示。
2.在文章发布前你可以邀请好友预览,提出修改意见,发布文章后参与修改的好友会显示在文章底部。同一主题写作和申请制仍旧保留,第一个变化是当专栏有文章更新时会直接向用户推送通知,另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专栏可以接受投稿。
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最多可以出现在两个专栏中。
5. 如何写篇好文章
就是说你得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思想,无论你是写故事还是写杂文,即使写的很散,但是里面必须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就是你想表达的观点。
首先要引题,引出目前社会存在某种现状。然后描述这种现状,一定要有代表性,语言必须生动有画面感,可以调侃,基于事实的夸张,可以俏皮话,让人读了之后有认同感,感觉就是:对对,是有这种人,哈哈哈。
再接下来是分析,为何会有这种现状,产生这种现状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从人性、心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去渗透,必须深刻,直指人心。最后是结论,就是表达自己观点,输出自己价值观的部分,必须以段子的形式结尾,段子要简介易懂,有哲理性,比如“一个人在感情上优柔寡断,多半是因为分不清什么是不舍,什么是不甘”。
2.别人为什么会传播你写的文章? 首先,想让别人转发你的文章的最首要的前提是让读者有兴趣把文章读完。 题目,必须吸引眼球,必须以段子或者搞个噱头开头。
让人看到题目就有阅读的欲望。 《我昨天遇到的一件小事》 《我和他的生活点滴》这种垃圾题目,大部分人看了题目就没有阅读的欲望。
题目没起好,这个文章就失败了,因为没人会继续往下读了。 正文部分:无论你是写故事,写搞笑的,还是写议论文,都离不开场景的描述,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部分最忌讳的就是白开水式的流水账,比如“一屌丝坐在电脑前打着DOTA”,这读着就毫无画面感。应该写: “你他妈天天一回家就知道玩游戏,你工作咋就没这么上心呢?你再玩,我明天就把你电脑砸了!” 厨房里传来了老婆的叫骂声。
老刘蹲在椅子上没有说话,把烟头狠狠的插进了烟灰缸,默默的带上了耳麦,在落满了烟灰的****燕键盘上,给智硬的dota队友打过去了“你妈死了”四个大字,发泄着自己的压抑。" 这样画面感和人物性格,就都出来了。
语言必须得生动有趣,超过三句太平淡的话,读者往往就会放弃阅读了。所以必须得有一个暗线,牵着读者一点点的往下读。
观点部分:如果你只是一个写故事,写搞笑段子,而没有思想输出,那你只是一个段子狗,称不上KOL(意见领袖)。段子狗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你说的话,大家只是看看一乐,没有人会相信你,没有人会崇拜你。
你是一个公知,你就写写民生社会相关的。 你是一个段子狗,你就写写搞笑的。
你是一个草根,你就写写生活相关的。 不要跨界,不是说你没能力跨界写东西,而是你没有身份,你跨界了,别人也不认可。
选一个好的主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选主题,最忌讳的就是太大,太空泛。
就是说一定要从细节小事儿着手,这是生活感悟,是接地气的东西,而不是高屋建瓴,夸夸其谈。 你只有看到了别人没看到或者别人没留意的东西,你才能写出别人写不出的东西。
有了观察,才会有感悟,有了感悟,才会去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写出深刻的东西,这是一连串的充分条件。 总之,要写一篇好文章,就要多看,多观察,多想。
看,不是乱看,是抓细节,抓特点去看。去提炼那些最能体现他特质的东西。
最后还要多看别人写的东西,不要在乎作者是谁,只要是他写的文字里面的某些观点,某些语言风格可以为你所用,你就可以取来。 至于他是百度贴吧的某个盲流子也好,还是杂志写专栏的作家也好,只要是对你有用的东西,就吸取过来。
想写一篇”好“的文章,并不容易,在某种禁锢约束之内想写好,更是难上加难。 写文章其实就像唱歌一样,文采,技巧 都不重要。
6. 卷首语怎么写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老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绝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我想,等待一朵花的开放,应该是这世上最为美妙的事了。
初冬时节,楚楚落雪,满目银白,落叶的枝头上,依然是光秃秃一片,想象着春天时那满树繁花、姹紫嫣红的美景,依稀看见那洁白而美丽的花朵,开满了一树,那娇嫩的花朵呀,慢慢地绽放,一朵,一朵,静静地开。我站在树下,笑看生命的美丽。看呀,天是那么的蓝,花是那么的美,鸟声是那么的脆。
于是,等待花开。
卷首语可以去摘抄一点精华的东西
要有内涵
7. 留几手教你如何写一篇“好”文章
小事情,反映大道理。
小人物,折射真人生。就是说一定要从细节小事儿着手,这是生活感悟,是接地气的东西,而不是高屋建瓴,夸夸其谈。
非常赞成啊!佳人网的小作者们,来读一读!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叫《how to read a book》,是关于如何阅读的一本书。我平时也比较喜欢写东西,如果让我自己选题目创作的话,我写出来的东西绝对牛逼,但是我最怕的是命题作文,一旦被命题了,我整个人的思维就被禁锢了,写的东西很烂,这也是为什么我上学时参加作文大赛,屡屡失败的原因。
我写过这么长时间的东西了,不敢说自己写的有多好,但是也想分享一下 how to write an article 的一些小经验和心得。当然,如果你只是随便写写随笔,简单抒发一下情感的话,就不需要任何技巧,但是如果你想得到更好的传播,写的时候要注意的东西就有很多了。
1、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就是说你得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思想,无论你是写故事还是写杂文,即使写的很散,但是里面必须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就是你想表达的观点。首先要引题,引出目前社会存在某种现状。
然后描述这种现状,一定要有代表性,语言必须生动有画面感,可以调侃,基于事实的夸张,可以俏皮话,让人读了之后有认同感,感觉就是:对对,是有这种人,哈哈哈。再接下来是分析,为何会有这种现状,产生这种现状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从人性、心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去渗透,必须深刻,直指人心。
最后是结论,就是表达自己观点,输出自己价值观的部分,必须以段子的形式结尾,段子要简介易懂,有哲理性,比如“一个人在感情上优柔寡断,多半是因为分不清什么是不舍,什么是不甘”。2、别人为什么会传播你写的文章?你在写任何文章的时候,必须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读者,你会不会去转发这篇文章?你转发这篇文章是想向你的粉丝表达什么?你转发这条微博是表达了你的什么品位?首先,想让别人转发你的文章的最首要的前提是,让读者有兴趣把文章读完。题目,必须吸引眼球,必须以段子或者搞个噱头开头。
让人看到题目就有阅读的欲望。《我昨天遇到的一件小事》、《我和他的生活点滴》 这种垃圾题目,大部分人看了题目就没有阅读的欲望。
题目没起好,这个文章就失败了,因为没人会继续往下读了。正文开头:不要拖泥带水,三两句话就要表达出你文章想写的是什么事儿,这个事儿必须是大部分网友感兴趣的,贴近大部分人生活的。
小众的东西,比如什么“摇滚圈里的那些事儿”、“我们广告人的独白”这类的东西,就注定了只会在小众群体里传播。正文部分:无论你是写故事,写搞笑的,还是写议论文,都离不开场景的描述,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部分最忌讳的就是白开水式的流水账,比如“一屌丝坐在电脑前打着DOTA”,这读着就毫无画面感。应该写:“你他妈天天一回家就知道玩游戏,你工作咋就没这么上心呢?你再玩,我明天就把你电脑砸了!”厨房里传来了老婆的叫骂声。
老刘蹲在椅子上没有说话,把烟头狠狠的插进了烟灰缸,默默的带上了耳麦,在落满了烟灰的双飞燕键盘上,给智硬的dota队友打过去了“你妈死了”四个大字,发泄着自己的压抑。这样画面感和人物性格,就都出来了。
语言必须得生动有趣,超过三句太平淡的话,读者往往就会放弃阅读了。所以必须得有一个暗线,牵着读者一点点的往下读。
观点部分:如果你只是一个写故事,写搞笑段子,而没有思想输出,那你只是一个段子狗,称不上KOL(意见领袖)。段子狗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你说的话,大家只是看看一乐,没有人会相信你,没有人会崇拜你。
可输出观点,谁都会,所以你的观点必须犀利,必须直指人心,不能随大流,不能写千篇一律,老生常谈的。比如“男人该不该娶非处女?”这种已经讨论过10多年,早就被写的臭烂了的观点,你写这玩意有啥意义?要提,就提别人没提过的,或者是别人没注意到的。
这才显得你牛逼。3、你是谁?你的受众群体是谁?写东西之前,必须得做自我定位,要问自己:我凭什么写这个文章?我这个文章是写给谁看的?我的受众群体大部分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喜欢看什么类型的文章?如果赵本山写了一篇张小娴的爱情文,虽然会有人去看,但是大家都会觉得很可笑?达不到输出思想洗脑的功能。
你是一个公知,你就写写民生社会相关的。你是一个段子狗,你就写写搞笑的。
你是一个草根,你就写写生活相关的。不要跨界,不是说你没能力跨界写东西,而是你没有身份,你跨界了,别人也不认可。
就好比励志的东西,李开复说出来,会有人去听信。可你说了,别人连看都懒得看。
4、你会选题吗?选一个好的主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选主题,最忌讳的就是太大,太空泛。
“中国何时崛起”、“女人该如何和男人相处”,像这种泛泛而谈的东西,写出来99%是垃圾,没人愿意看。我一直秉承一个观点就是小事情,反映大道理。
小人物,折射真人生。就是说一定要从细节小事儿着手,这是生活感悟,是接地气的东西,而不是高屋建瓴,夸夸其谈。
人际交往中的小细节,朋友间的一句简单的话,哪怕是玩游戏时候的一个小情节,在马路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