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论文讨论部分和结论部分
医学论文的讨论部分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研究的目的阐明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对本研究的限度、缺点、疑点等加以分析和解释,说明偶然性和必然性。3.着重说明本文创新点所在,以及本研究结果从哪些方面支持创新点。
4.简要的概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近况,以及本研究的结论和结果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居于什么地位。5.说明本文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问题。
并不是每篇论文都必须包括以上内容,应从论文的研究目的出发,突出重点,紧扣论题。讨论是最能体现论文水平的部分,也是写作难度较高的部分。
对于初写着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乱下结论,切忌推理过分外延。医学中尚有许多尚未阐明的问题,所以推理应非常谨慎,通常冠以“可能”等。
2.讨论是作者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但并不等于是自由论坛,不能泛泛而谈。讨论的内容要从论文的研究结果出发,围绕创新点与结论展开,要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不要在次要问题浪费笔墨冲淡主题。
与文献一致处可一笔带过,重点讨论不一致处;引证必要的文献,切忌作文献综述。3.并非每篇论文都要有讨论,有的短篇可不写。
若结果与讨论关系密切则可放在一起写,合称结果与分析等。4.任何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如国内的研究结果有待国外验证;体外试验有待于体内试验验证。
因此,讨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与他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处要认真分析原因,要抱有虚心追求真理的态度与其他作者商摧,切勿持“唯我正确”的态度。医学论文中的结果部分,就是将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数据或资料进行审核,去伪存真,再对其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学处理就可以得出研究的结果。
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科研的成败与否是根据结果来判断的,结论与推论亦由结果导出。结果部分最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与实用价值。
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写作要特别重视。结果部分的写作要做到指标明确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描述言简意赅,图表设计正确合理。
结果的表达通常通过文字、图、表相互结合来完成。下列情况可用文字表达为主或仅用文字表达:结果中数据较少,能作同类比较的观测项目不多者。
以及以观察形态特征为主的论文一般不用表格,而以文字描述为主配合形态学图片。能用文字表达的内容不用列表、绘图。
已用图表说明了的内容,不必再用文字详述,只要强调或概括重点。文字表达主要是陈述本文取得的结果,不必强调过程,也不要重复“材料与方法”等项交待的资料,更不要将结果提升为理论上的结论,所以一般不引用文献。
未经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记录叫原始数据。统计学处理的目的是使难以理解的原始数据变得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某种必然规律。
因此,实验结果的表达一般使用统计量而不使用原始数据,也不必将原始数据全部端出。计数资料可用相对数如百分率,但当样本数小于100时,则应在百分率后加括弧,在括弧内标明反应数/样本数,如54.41%(37/68)。
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应用均值+标准差(或标准误),如呈偏态分布,一般采用中位数和全距表示。如进行前后或组间比较,应说明统计检验的值(如t、u、F等)和P值。
关于统计学处理的具体操作详见统计学专著,这里不作详解。关于统计名词及符号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82有关“统计名词及符号”的规定。
结果的写作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医学态度,遵守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实验结果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价值的。
切不可对实验数据任意增删、篡改,以符合“正常”结果。这不利于我们全面认识事物和发现新问题。
结果的具体内容取决于文章的主体。结果的内容包括记录实验或临床观察的客观事实、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等等,但不同类型文章结果的内容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1.如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特别注意交代试验结果是否与公认的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其符合程度如何,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多少等。2.病因学研究的文章要特别注意交代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结果的差异程度,所得结果是否出现于暴露之后等等。
3.研究疾病临床经过的论文,要特别交代是否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率有多高(一般应大于80%),对影响预后的外加因素有无进行调整,结果如何等。图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的结果。
通常我们用柱图的高度表达非连续性资料的大小,用线图、直方图或散点图表达连续性或计量资料的变化,用点图表示双变量的关系。图的标题应在图的下方,注释可放在柱或线附近。
表与图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理,简明清晰。“自明性”(self-explanatoriness)是衡量表图的重要标志。
所谓“自明性”是指仅通过表与图就能大体了解研究的内容和结果。表是简明的、规范化的科学用语。
一般主张采用三线式表,即表由顶线、标目线18732185467优助医学扣底线这三条横线组成框架,两侧应是开口的。顶线与标目之间为栏头,标目与底线之间为表身。
栏头左。
2. 医学论文撰写中,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讨论部分
一篇医学论文的讨论(discussion)应该是最精彩的部分,是最能显示作者思维逻辑和文字功底的部分。前言和方法其实是在课题立题和计划时就已确定了,尽管后来可能有所改变、修正,但是总体变化不会太大,而结果则是在正式撰写论文前也已经完成的客观事实,这些都是基本定局的东西,只有讨论部分是可以“讨论”的,因此如何写以及如何写好讨论不仅大有余地,而且大有文章可做,但这部分又是最难写的。其实讨论是论文最核心和最紧要的部分,因为作者要在这部分展示研究的结果及其科学意义,而且应该有一个简短、明确的结论,这正象一首好的乐曲结尾处应有一个适当的高潮,否则就会象一泓清澈的溪流最终止于沼泽之中,不了了之。
详情:~~创新医学网··,上面各个方面的医学论文范文也都有呢
3. 探究怎么写好医学论文讨论部分
一篇文章讨论的内容首先决定于探究所处的水平、材料方法的真实性、科学性。
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讨论的内容应包括摘要:①陈述主要发现;②本探究的优点和短处;③同其他探究比较的优点和短处,非凡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④探究的意义、可能的机制和临床医生或决策者的使用远景;⑤未解答的新题目及今后的探究方向。写作讨论应注重摘要:①围绕结果阐明学术观点,着重新发现或阳性结果,新观点、新启示,切勿冗长,面面俱到,离题;②在引证必要的文献作为结论的论据时,切忌作文献综述;③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稳定下结论,或报喜不报忧,隐瞒观点医学.全在线 ,以假设证实假想,泛泛而谈,文不墩题;④避免简单重复前言、结果中已具体描述过的数据和资料。
假如文章做到了材料不让人担心虚假,方法注重了科学,讨论按照其原有的内容写作,那么读者读一篇文章首先应注重讨论的结论,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结果。
4. 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论文讨论部分和结论部分
医学论文的讨论部分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研究的目的阐明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对本研究的限度、缺点、疑点等加以分析和解释,说明偶然性和必然性。3.着重说明本文创新点所在,以及本研究结果从哪些方面支持创新点。
4.简要的概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近况,以及本研究的结论和结果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居于什么地位。5.说明本文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问题。
并不是每篇论文都必须包括以上内容,应从论文的研究目的出发,突出重点,紧扣论题。讨论是最能体现论文水平的部分,也是写作难度较高的部分。
对于初写着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乱下结论,切忌推理过分外延。医学中尚有许多尚未阐明的问题,所以推理应非常谨慎,通常冠以“可能”等。
2.讨论是作者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但并不等于是自由论坛,不能泛泛而谈。讨论的内容要从论文的研究结果出发,围绕创新点与结论展开,要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不要在次要问题浪费笔墨冲淡主题。
与文献一致处可一笔带过,重点讨论不一致处;引证必要的文献,切忌作文献综述。3.并非每篇论文都要有讨论,有的短篇可不写。
若结果与讨论关系密切则可放在一起写,合称结果与分析等。4.任何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如国内的研究结果有待国外验证;体外试验有待于体内试验验证。
因此,讨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与他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处要认真分析原因,要抱有虚心追求真理的态度与其他作者商摧,切勿持“唯我正确”的态度。医学论文中的结果部分,就是将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数据或资料进行审核,去伪存真,再对其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学处理就可以得出研究的结果。
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科研的成败与否是根据结果来判断的,结论与推论亦由结果导出。结果部分最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与实用价值。
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写作要特别重视。结果部分的写作要做到指标明确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描述言简意赅,图表设计正确合理。
结果的表达通常通过文字、图、表相互结合来完成。下列情况可用文字表达为主或仅用文字表达:结果中数据较少,能作同类比较的观测项目不多者。
以及以观察形态特征为主的论文一般不用表格,而以文字描述为主配合形态学图片。能用文字表达的内容不用列表、绘图。
已用图表说明了的内容,不必再用文字详述,只要强调或概括重点。文字表达主要是陈述本文取得的结果,不必强调过程,也不要重复“材料与方法”等项交待的资料,更不要将结果提升为理论上的结论,所以一般不引用文献。
未经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记录叫原始数据。统计学处理的目的是使难以理解的原始数据变得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某种必然规律。
因此,实验结果的表达一般使用统计量而不使用原始数据,也不必将原始数据全部端出。计数资料可用相对数如百分率,但当样本数小于100时,则应在百分率后加括弧,在括弧内标明反应数/样本数,如54.41%(37/68)。
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应用均值+标准差(或标准误),如呈偏态分布,一般采用中位数和全距表示。如进行前后或组间比较,应说明统计检验的值(如t、u、F等)和P值。
关于统计学处理的具体操作详见统计学专著,这里不作详解。关于统计名词及符号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82有关“统计名词及符号”的规定。
结果的写作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医学态度,遵守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实验结果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价值的。
切不可对实验数据任意增删、篡改,以符合“正常”结果。这不利于我们全面认识事物和发现新问题。
结果的具体内容取决于文章的主体。结果的内容包括记录实验或临床观察的客观事实、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等等,但不同类型文章结果的内容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1.如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特别注意交代试验结果是否与公认的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其符合程度如何,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多少等。2.病因学研究的文章要特别注意交代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结果的差异程度,所得结果是否出现于暴露之后等等。
3.研究疾病临床经过的论文,要特别交代是否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率有多高(一般应大于80%),对影响预后的外加因素有无进行调整,结果如何等。图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的结果。
通常我们用柱图的高度表达非连续性资料的大小,用线图、直方图或散点图表达连续性或计量资料的变化,用点图表示双变量的关系。图的标题应在图的下方,注释可放在柱或线附近。
表与图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理,简明清晰。“自明性”(self-explanatoriness)是衡量表图的重要标志。
所谓“自明性”是指仅通过表与图就能大体了解研究的内容和结果。表是简明的、规范化的科学用语。
一般主张采用三线式表,即表由顶线、标目线18732185467优助医学扣底线这三条横线组成框架,两侧应是开口的。顶线与标目之间为栏头,标目与底线之间为表身。
5. 探究怎么写好医学论文讨论部分
一篇文章讨论的内容首先决定于探究所处的水平、材料方法的真实性、科学性。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讨论的内容应包括摘要:①陈述主要发现;②本探究的优点和短处;③同其他探究比较的优点和短处,非凡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④探究的意义、可能的机制和临床医生或决策者的使用远景;⑤未解答的新题目及今后的探究方向。写作讨论应注重摘要:①围绕结果阐明学术观点,着重新发现或阳性结果,新观点、新启示,切勿冗长,面面俱到,离题;②在引证必要的文献作为结论的论据时,切忌作文献综述;③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稳定下结论,或报喜不报忧,隐瞒观点医学.全在线
以假设证实假想,泛泛而谈,文不墩题;④避免简单重复前言、结果中已具体描述过的数据和资料。假如文章做到了材料不让人担心虚假,方法注重了科学,讨论按照其原有的内容写作,那么读者读一篇文章首先应注重讨论的结论,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结果。
6. 如何写好医学论文讨论
即将所得结论或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进一步认真分析。科学的推论和评价,证实所得结果的可靠性,阐明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论据,从而取得大家的公认。通常讨论的问题有:阐述该文研究的原理与机制;说明该文材料与方法的特点及其得失;分析该文结果与他人的异同及优缺点;根据该文结果提出新假设、新观点;对各种不同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出今后探索的方向等等。当然,一篇文章通常只讨论其中的某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讨论必须紧紧扣住该文的研究结果,突出自己的新发现与新认识。有的医学论文讨论部分只是重复过去的文献,甚至抄袭某些专著和教科书的内容,这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讨论的深浅、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文献的多少和分析能力。因此,必须了解本专业的近况及动向,才能比较客观的得出正确的结论。
7. 医学论文讨论部分怎么
作者在日常工作时发现,一些作者,特别是一些年轻的作者,比较容易人为夸大研究的理论或实用价值。
有人总爱用“首次发现”、“没有报道”这类字眼,目的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的研究是很前沿的,有价值的,自己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相应的待遇。即便没有做相应的全面的文献检索,有些人也喜欢这种用词。
还有些作者,喜欢下这样的结论,就是让人从其论文中找不到依据的结论。试想,如果没有相应的结果支持,结论从何而来?如果有把握,提出一些假设和设想是可以的,但要言之有据,切忌空谈。
其实,研究是不是第一,是不是很有价值,读者心里有杆秤,事实也终会证明,作者没有必要大肆标榜。 医'学教育网|整理作者应以结果为依据,根据结果下适当的结论。
即便真的是很有意义的开拓性研究,也只需客观、适当评价即可。好与坏、是与非,后人自有公论。
真正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是不会被埋没的。讨论不系统有些作者对研究所反映的问题讨论得不够系统、完整,导致论文分割(Balkanization)。
所谓论文分割,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1、作者在讨论时不引用或没有系统引用相关文献。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作者没有意识到查找和引用相关文献的必要性;作者因条件所限,无法查到和查全相关文献;少数作者故意不引用相关文献,以突显自己研究的“新颖”和“价值”;有些医学期刊有意让作者压缩篇幅,致使作者不能引用很多文献。
2、作者虽引用了相关文献,但没有结合自身的研究讨论,也就是说,作者虽查到并引用了相关文献,但没有把以前的结果和自己的结果融合在一起讨论。这两种论文分割的结果都一样,就是使读者看完论文后,仍对该研究缺乏系统、完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
作者应尽力避免。 与引言、结果部分重复有些作者在讨论部分,仍喜欢强调引言部分已经明确的研究目的,并引用结果部分已经列出的具体数据,使讨论和引言、结果部分内容重复。
这种做法既浪费篇幅,又容易使读者产生繁复之感。实际上,讨论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所做的总结性、提示性陈述,主要是对研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文中已经有的,就不必再简单重复。不愿意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任何研究,哪怕是很成功地研究,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些作者常常用很多文字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但在局限性方面却很少提及,或者干脆只字不提。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的投稿要求和CONSORT小组的声明,都提到要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一个诚实的或者一个成熟的作者,应该对研究结果有一个可观的评价,既强调研究的成功或可取之处,还要指出研究的不足。
指出研究的不足(只要不是大的如科研设计方面的问题),并非否定研究本身,而是为了让读者更客观地看待研究的结果和结论,使他们注意到研究还没有解决或者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讨论部分最能反映作者复习的文献量和对某个学术问题的了解和理解程度。
作者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写好讨论。写好了讨论部分,即可很好反映作者的水平,又可提高读者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背景资料:CONSORT声明对论文讨论部分的要求CONSORT声明是CONSORT小组的专家们专门针对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方法而发布的,要求作者在报告随机对照试验时在讨论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解释结果:应对结果进行客观解释,既要讨论研究结果的正面作用,也要分析研究的局限性。 在讨论研究的局限性时,应分析研究的任何不严密(imprecision)之处。
不严密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如将适于成人的量表用于儿童,使用仪器的工作人员为经过培训等,在讨论部分应予说明。作者应清楚统计学显著性与临床重要性的差别。
不论P值如何,可信区间有助于了解试验结果是否与临床重要性一致。 研究和结果的多样性由多个干预措施、多个时点、亚组分析等引起,此时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可能由机会(chance)引起,应予分析。
讨论试验发现的可推广性:可推广性(generalizability)亦称外部有效性(external validity)或适用性(applicability),是反映研究结果适于其他环境的程度。 内部有效性(internal balidity)是外部有效性的前提,有缺陷的研究结果是很难外延的。
研究的可推广性与研究入选病例的特征、试验环境、治疗和结果评估方法有关。因此,提供充分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结果能否延伸到入选病例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的病例?研究结果是否适于不同剂量、不同用药时间、不同用药途径?诸多此类问题应予讨论。 依据现有证据,对结果进行系统讨论:不论统计学结果、效应大小或精确度如何,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都是很重要的。
读者会想知道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将现有的同类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系统分析。
这些信息有利于读者了解研究是否与其他同类研究有相似之处,也有利于读者了解不同研究中受试人群的相似程度。 讨论应该尽可能系统,而不是仅限于引用支持现有试验结果的研究。
8. 如何写好医学论文讨论
即将所得结论或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进一步认真分析。
科学的推论和评价,证实所得结果的可靠性,阐明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论据,从而取得大家的公认。通常讨论的问题有:阐述该文研究的原理与机制;说明该文材料与方法的特点及其得失;分析该文结果与他人的异同及优缺点;根据该文结果提出新假设、新观点;对各种不同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出今后探索的方向等等。
当然,一篇文章通常只讨论其中的某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讨论必须紧紧扣住该文的研究结果,突出自己的新发现与新认识。
有的医学论文讨论部分只是重复过去的文献,甚至抄袭某些专著和教科书的内容,这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讨论的深浅、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文献的多少和分析能力。
因此,必须了解本专业的近况及动向,才能比较客观的得出正确的结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医学论文的讨论部分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