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寓言故事写一篇议论文
猫和老鼠
一个冬天的下午,猫躺在暖烘烘的太阳底下,靠着主人家的墙根,半闭着眼打盹。忽然一只老鼠“哧溜”一下从猫脚边溜过。猫被惊醒了,睁开眼就破口大骂:“你夜里作崇还不够吗?白天还要来骚扰。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就猛扑过去。见此情景老鼠灵机一动,钻进了墙根的石缝里,转而探出头来对猫说:“猫大哥,别那么凶。你也不想想,如果没有了我们,你就没事可做了,主人家就会把你赶出家门。到那时,你就失业啦!”话音刚落,就不见了老鼠的踪影,留下猫在那里一楞一楞。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不安心本职工作,总是埋怨他人的人。
两棵树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主人在一个山坡上同时播下两颗种子,并以同样的方法浇灌这两颗种子。过了几天,两颗种子发芽了,慢慢地钻出了泥土。一段日子后,小芽长成了小树苗。主人还是辛勤地培育着。其中一棵不满足主人的待遇,竭力地远伸根须,积极地吸收着大自然恩赐的阳光雨露,因此长得很快。另一棵却说:“唉,老兄,你何必活得这么累呢!主人会给我们养料的。”那棵小树只是笑笑。又过了一段日子,一棵长成了大树,而另一棵还不到它的半腰。那另一棵又发话了,说:“兄弟,你真是自找苦吃,长那么高大干吗,每天都经历日晒雨淋,多苦啊!哪象我,有你们挡风遮雨。”那一棵也只是微微一笑。几年后,它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而另一棵却因长期的“营养不良”,还只是一棵弯弯扭扭的小树。一天,主人开来了一辆卡车,把那棵大树砍了,运去制造物件。那棵小树见了不禁惋惜而感叹地说:“老兄啊老兄,你最终还是被砍了。还不如我呢!”大树听了鄙夷地说:“我要做个有用的人,怎能像你呢!”
朋友,你知道该学谁吗?
2. 特定的寓言故事写议论文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鸟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会像一般的鸟那样飞行。
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还洋洋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鸟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啦,修理窝巢啦,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最后,它没能混过寒冷的冬天,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通读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奋努力,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为后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能向寒号鸟那样懒惰,不然将一事无成。
3. 寓言成语故事议论文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路上有许多条歧路,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的确,成功路上都是坑坑洼洼,只有靠自己的正确的态度,才能获得成功。
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由于船翻了,只能靠一块木板漂浮在水上,每天抓活鱼吃、喝海水。由于自己坚强的意志,终于在两个月后被海岸巡逻队发现了,救上了岸。这是个平凡人的传奇故事,他能靠自己的意志和对困难的态度,从而获得了与死亡交战的胜利。也其相反,有些人则对自己没有丝毫的信心,从而使自己事业失败、友情失败……最终使自己遗憾终身。
清朝的郑燮写过这样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写的正是竹子那种坚强的意志,以及对困难的态度。天底下像竹子这样的人有很多,鲁滨逊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鲁滨逊在和船队失散后,在孤岛上靠着一点点可怜的物资活了下来,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支路过的船队把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的鲁滨逊救了回去……
成功,莫过于就是自己的态度了,只要态度端正,成功自然会降临到你身上
“态度决定一切,积极自信结缘成功。”在历史和我们的现实中,,由于对生活、学习、工作、事业抱消极态度,最后碌碌无为者,不计其数。而抱积极态度,不懈奋斗,最终成功者,比比皆是。这是人生态度决定的。一个人成功与否,就看他的态度,所以说,态度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在别人灰心沮丧,有气无力,精神不振的时候。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别人因困难而放弃时,他们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别人止步不前,摇摆不定时,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在别人松懈懒惰,无精打采的时候,他们全力以赴,不找借口,专心致志。前者一事无成,后者一片辉煌。机遇因态度而产生,命运随态度而改变。态度是成功的密诀。要改变命运须从改变态度开始。
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当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或团体出现某种变化时,会引起个人某些态度的转变;当个人在群体中所担当的角色发生改变时,也会引起某些态度的改变;当有威信的宣传或强烈的舆论工具作用下,也会引起某些态度的变化。有时谬论说上一万遍也成“真理”。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需要自己的打拼。
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个歌名叫《爱拼才会赢》。要自立、自强、自信,自己的态度就决定着自己的人生,悲观的人生态度影响制约着自己的发展。
成功的基础是态度,态度比能力更重要。要从细节中去感悟态度,要有正确认识自我的态度。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天赋、才能、所处的环境等不同,我们所要做的,是要认真分析自己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做的事情,而不是抱怨自己,更不能抱怨别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对待,体现出你的宽容、自信、乐观、开拓、进取和忠诚。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需要自我激励,要认可自己,鼓励自己,正视自己,正视困难和挫折,要有必胜心要看到光明。
学习也是一种态度,只有谦虚的人,才能真正学到更多的东西,善于学习,善于交流是人生应有的态度,对你的成功是有益的。总之,大凡成功者,他们始终用最自信的心态、最乐观的精神,积极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有了积极的态度并不能保证事事都成功,凡事心想事成。但积极的态度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使它充满生机。相反,消极的态度则必败无疑,必定不能成功。
4. 请为这篇寓言写一篇议论文
古时候,有个国家总发生战争,所以人们家里都养匹战马,在战争时用。
一个人,养了匹很好的战马和一头普通的驴,战马每天都吃的很好。而驴天天干重活,吃的也不如战马。
驴不明白,就问马:你为什么吃的好,还不用干活?而我每天却很累?我也不知道主人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但我知道驴都是要干重活的。
没几天,又要发战争了。战场离这个人家很近,他骑着战马去打仗了。驴跑去看,他看见很多人都在打仗,他的主人被砍死了,马很难过。敌人看不过去,把马也砍死了。
驴回到家,很伤心,知道主人为什么对马这么好,它也不计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安逸的生活的背后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危险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艰苦但却可以平安无事。
5. 事业单位考试的议论文材料是“寓言故事”这怎么写
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是事业单位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命题方式,材料中往往蕴含着一些哲理和道理,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信任、奉献、宽容等。
这种材料大多浅显易懂,但有的故事会比较隐晦曲折,因此在审题时,各位小伙伴不能只满足于明白字面上的意思,还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仔细挖掘出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抓住中心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申扩展。之前的文章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的解题技巧,但是相信不少同学记忆已经模糊了,那么为了进一步强化作答技巧和写作思路。
今天,我们仍然以一道真题为例,即2014年贵州事业单位的真题,为大家再一次讲解、强化此种题目的作答技巧和写作思路。题目要求 请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想,紧密联系实际,自拟题目。
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给定材料5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则提着鱼竿继续忍受饥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两个人都选择单打独斗,支撑的时间短,结果很悲剧】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大海【暗含一起面对、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之意】,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善于思考、有计划、有打算的意思】,最后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
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团结合作带来的意义是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别人,实现共赢】。解题思路 读完题目要求,不难看出,从题干中得不出任何跟内容相关的有效信息,此种情况下如何能写出一篇800字左右(字数可以上下浮动100字,即700-900字)的文章?还是得仔细阅读材料,挖掘出材料蕴含的观点,即通过故事总结做人、做事的道理。
接下来的三步骤将为大家揭开谜底:由事论理—“塑灵魂” 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第一步是从故事中挖掘出蕴含的道理,即由事论理。就本题而言,前两个饥饿的人尽管得到了长者的恩赐,但是由于二人不能互相帮助和支持,只顾眼前的利益,最后均没有逃脱饿死的命运;而后两个饥饿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却能补长取短、优势互补、团结合作,进而战胜饥饿,双双活了下来且过上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们从本则材料中总结出的道理有: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互相帮助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善于思考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观点,进行展开。就理论理—“搭骨架” 提炼出材料中蕴含的道理则意味着找准了观点,有了观点之后,就要“谋篇布局”,确定文章的结构,搭建文章的框架。
按照上面的思路我们可以具体展开:1、第一个启示,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团结就是力量,是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备注:题目要素较少,建议用主体分析法展开,即从个人、企业、社会等多个主体展开)。
2、第二个启示,面对困难艰险,或者诱惑时,要善于思考、做好规划,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才能取得长足进步。3、第三个启示,帮助他人、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实现共赢。
这便是文章展开的三个角度或者叫分论点,在逻辑结构上他们可以是相互并列的关系,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就理论事—“填血肉” 选择恰当的材料作为论据,不仅能够佐证观点,还能博得阅卷人的青睐。
对于像这种材料少的题目,大家需要运用自身积累的资料作为论据,如热点事件、名言警句、历史案例、领导人讲话等。比如围绕“团结合作”,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素材:与团结合作相关的名言警句:1、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2、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3、同一个目标携手共进,同一个梦想合作共赢。
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与团结合作、实现共赢相关的经典事例:1、地震来临时,人们抗争救灾;非典袭击时,人们共同抗击非典;2、中国援建非洲,与第三方世界的国家形成了友好关系,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各国加强文化交流,包容差异,融合碰撞,取长补短等;3、中国女排精神,体育竞技中团结合作取得集体的荣誉等。
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大家对寓言故事类的材料作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那么接下来需要同学们自己动手搜索一些寓言故事,从中找出其中蕴含的主要观点,确定写作角度,在此基础上填充经典事例和名言警句,使文章“有血有肉,有灵魂”。
6. 读下面寓言,谁能帮我写一篇议论文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十、庄子借粮
我们前面说过,庄子很穷,没米下锅时,记得监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
监河侯是个小气鬼,但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推辞不掉,就说:“好呵,等些时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来了,可以给你价值三百余的粮米,让你吃个痛快。”
庄子悠然坐下:“我刚才在路上听到一阵呼救的声音,找了半天,原来是一条小鲫鱼。它被什么人扔在车轮辗出的泥糟子里,它对我说它快要渴死了,先拿点水给它活命。我想呢,一点水只能救得一时,就答应它到南方游说吴越,让他们兴修水利,造一条渠把水引到这里来,你说我这个办法如何?”.
监河侯也趣:“那样还不如到干鱼滩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点给你。”
忘了庄子拿了没有。不过庄子在另一个地方写道,大抵富贵圣贤们的接济穷人,都象个
成语 扶摇直上、鹏程万里——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御风而行——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相迳庭、不近人情——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肌肤胜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形如槁木——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大言炎炎——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朝三暮四——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四。』众狙皆怒。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余地矣。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旁门左道——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盗亦有道——故跖之徒问跖曰:「盗亦有道乎?」
唇亡齿寒——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人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独来独往——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善始善终——善夭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莫逆之交——四人相视而笑,莫逆於心,遂相与为友。
唯命之从——父母於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7. 议论文怎么写
步骤/方法
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和富有个性,则是议论文拟题的更高要求。这类文题能抓住阅卷者的视线,使之观其题便欲睹其文,效果奇佳。
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
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式,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
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写出让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说理雄文、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