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表示无限的符号是谁发明的
无穷大符号∞是17世纪出现的,一般数学史认为它是多产的英国数学家沃利斯(John Wallis,1616—1703)首先使用的。
约翰.沃利斯,英国数学家。微积分学的先驱。1616年12月3日生于英国肯特郡的阿什福德,1703年11月8日卒于牛津。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医学、天文、数学等科,1640年获硕士学位。1649年起任牛津大学萨维尔教授。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沃利斯是创建人之一。1655年出版他的名著《无穷算术》,给I.牛顿以极大的影响,促使微积分学的诞生。在《论圆锥曲线》中,沃利斯第一次摆脱锥线是锥面截线的看法,定义锥线为二次曲线。此外还有代数、力学等多种著作。
2. ∞是什么符号
∞是无穷大符号。无穷或无限,数学符号为∞。来自于拉丁文的“infinitas”,即“没有边界”的意思。它在神学、哲学、数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同的概念。通常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并不涉及它的更加技术层面的定义。
在数学中,有两个偶尔会用到的无限符号的等式,即:∞=∞+1,∞=∞*1。
某一正数值表示无限大的一种公式,没有具体数字,但是正无穷表示比任何一个数字都大的数值。 符号为+∞,同理负无穷的符号是-∞。
扩展资料
在数学方面,无穷与下述的主题或概念相关:数学的极限、阿列夫数、集合论中的类、戴德金-无限群、罗素悖论、超实数、射影几何、扩展的实数轴以及绝对无限。在一些主题或概念中,无穷被认为是一个超越边界而增加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数。
在叙述一个区间时,只有上限,则是(-∞,x](x∈R);只有下限,则是[x,+∞)(x∈R);既没有上限又没有下限,则是(-∞,+∞)。
在高等数学中,规定:x为实数,当x>0时,x÷0=+∞;当x<0时,x÷0=-∞;当x=0时,x÷0无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人民网-学生数学符号写三行情诗: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