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渐用音序查字法先查什么再查音节什么,用部首查字法先查什么部再查
“渐”字先查”j“音序,部首查第”3“画,第六笔是”提“。
渐
繁体字:渐
拼音:jiàn jiān
注音:ㄐㄧㄢˋ ㄐㄧㄢ
简体部首:氵
部首笔画:3
总笔画:11
繁体部首:水
部首笔画:4
总笔画:12
释义:
[ jiàn ]
1.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进。~~。~次。~悟。~冉(逐渐)。防微杜~。
2.加剧:疾大~。
3.疏导:~九川。
[ jiān ]
1.浸:~渍。~洳(浸湿)。~染。~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
2.流入:东~于海。
组词:逐渐 渐变 渐渐 渐染 渐进 渐悟 日渐 渐次 顿渐 渍渐疏渐 沾渐 奸渐 鸿渐
2.落字的笔顺怎么写
落的笔顺是:横、竖、竖、点、点、提、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笔顺写法如下图所示:
一、落的释义
[ là ]
遗漏。
[ lào ]
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捞,赚;脱落,退去;错失。
[ luō ]
形容态度大方。
[ luò ]
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下降;衰败,飘零;遗留在后面;姓。
二、说文解字
落,凡艹曰零,木曰落。从艹洛声。
译文:落,凡草掉叶叫“零”,凡树木掉叶叫“落”。字形采用“艹”作边旁,“洛”是声旁。
三、组词
角落、落叶、落日、数落、滚落等。
扩展资料:
一、角落 [ jiǎo luò ]
1、两堵墙或类似墙的东西相接处的凹角。
2、指偏僻的地方。
二、落叶 [ luò yè ]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三、落日 [ luò rì ]
夕阳。
四、数落 [ shǔ luo ]
1、列举过失而指责,泛指责备。
2、不住嘴地列举着说。
五、滚落 [ gǔn luò ]
滚下。
3.加字笔顺怎么写
加笔顺:横折钩、撇、竖、横折、横。
基本信息:
拼音:jiā
部首:力、四角码:46000、仓颉:ksr
86五笔:lkg、98五笔:ekg、郑码:YMJ
统一码:52A0、总笔画数:5
基本解释:
1、施以某种动作:加以。不加考虑。
2、使程度增高:加工。加强。加剧。
3、超过:加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更加[gèng jiā]
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公家的书,应该~爱护。天色渐亮,晨星更加稀少了。
2、加上[jiā shàng]
承接上句,有进一步的意思,下文多表示结果:他不太用功,加上基础也差,成绩老是上不去。
3、加班[jiā bān]
在规定以外增加工作时间或班次:加班加点。加班费(加班得到的报酬)
4、加倍[jiā bèi]
增加跟原有数量相等的数量:产量加倍。加倍偿还。
5、倍加[bèi jiā]
表示程度比原来深得多:倍加爱惜。雨后的空气倍加清新。
4.宽的笔顺怎么写
宽的笔顺是:点、点、横撇/横钩、横、竖、竖、竖、横折、撇、竖弯钩。
宽
拼 音 kuān 部 首 宀 笔 画 10 五 行 木 繁 体 宽 五 笔 PAMQ
1.横的距离大;范围广(跟“窄”相对):~银幕。这条马路很~。他为集体想得周到,管得~。
2.宽度:我国国旗的~是长的三分之二。这条河有一里~。
3.放宽;使松缓:~限。~心。听说孩子已经脱险,心就~了一半。
4.宽大;不严厉;不苛求:~容。从~处理。对己严,待人~。
5.宽裕;宽绰:他虽然手头比过去~多了,但仍很注意节约。
6.姓。
扩展资料
组词
一、宽阔 [ kuān kuò ]
1、宽敞开阔;宽大。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妻行渐急,恐失之,遂鞭驴而往东南,见道路宽阔。”《元典章·刑部十六·禁影占富户不交当差》:“本省所辖地面宽阔,人民众庶。”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洞中始犹宽阔,继乃逼仄,俯行约里许又出一洞。”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 杨旭 宽阔的圆脸,在手电筒一映之下显得异常苍白。”
2、宽度和长度。
蒋光慈 《短裤党》三:“ 李金贵 和 邢翠英 住的是楼底下靠着后门的一间,宽阔都不过五六尺的样子。”
二、宽广 [ kuān guǎng ]
1、使开阔、广大、宽宏。
《汉书·田千秋传》:“初, 千秋 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羣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唐 拾得 《诗》之十八:“运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辍已惠於人,方可名为施。”
2、面积大,宽阔。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国必宽广,林木繁稠,平地具布黄金,树枝银钱遍满。”《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他店内房屋宽广,下的客商多。” 袁静 《伏虎记》第十回:“走热了,他把黑毡帽一摘,露出宽广的额头,雪白的头发。”
3、谓范围广大。
沙汀 《丁跛公》:“那些对他开玩笑的人,范围是颇为宽广的。” 魏巍 《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二:“人的精神生活,有极宽广的领域。”
三、宽容 [ kuān róng ]
1、宽厚能容忍。
《庄子·天下》:“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后汉书·傅燮传》:“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
2、包容;原谅;不计较。
《宋书·郑鲜之传》:“我本无术学,言义尤浅,比时言论,诸贤多见宽容。”
3、引申指宽恕。
清 李渔 《风筝误·拒奸》:“你不从就罢了,何须告诉母亲,待我陪个不是,求你宽容了罢。”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4、宽舒从容的神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王坦之 。 王 甚遽,问 谢 曰:‘当作何计?’ 谢 神意不变,谓 文度 曰:‘ 晋 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
5.竹字笔画笔顺怎么写
竹字的笔画笔顺为:撇、横、竖、撇、横、竖钩
一、竹的拼音:zhú
二、竹的释义:
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
2、指竹制管乐器。
3、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三、竹的部首:竹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象形
六、相关词组:
爆竹、毛竹、竹席、竹笋、竹子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词组释义:
1、炮竹[ pào zhú ]
爆竹。
2、包竹[ bāo zhú ]
丛生的竹子。
3、黑竹[ hēi zhú ]
竹的一种。茎初长时绿色,以后遂渐变成黑色,叶子披针形,背面微带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绿色而略带紫色。茎坚韧,可以做手杖、书架等。也叫紫竹。
4、竹笮[ zhú zé ]
引舟的竹索。
5、竹椠[ zhú qiàn ]
供书写用的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