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把人物写活
抓特征,以形传神。
描写人物要个性鲜明,善于抓住其与众不同处。
2
同样是醉态,也有各种形式。《红楼梦》中写过各种醉态。焦大醉骂;倪二醉而任侠;宝玉喝醉了要撵他乳母;怡红群芳夜宴众丫头任性地喝酒,最终忘了羞臊,唱小曲,黑甜一觉,不知所之;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湘云醉后,眠于园中,青石为床,落花为枕,梦中由说酒令,颇具魏晋名士风度,潇洒放达。同样是醉态,生活背景、性格不同,具体表现就很不一样了。
END
方法/步骤2
1
诉心声,揭示思想性格。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
2
直接描写。
及直接描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不能说一些空话,要把精妙写出来。《红楼梦》中邢夫人找凤姐商量大老爷要纳鸳鸯为妾的事,有一段关于凤姐的心理描绘:鸳鸯素习是一个有主意的,虽如此说,保不住她就愿意。我先过去,太太后过去,若依了,便没话说;倘或不依,太太拿我出气起来,到没意思。不如同着一起过去了。“表现了凤姐圆滑周全的性格。
3
间接描写。
就是借助人物的外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言为心声。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红楼梦》中宝钗《用白海棠》中一句:淡极始知花更艳。”反映了她从不爱花儿粉儿打扮,冷艳的性格。
END
方法/步骤3
绘行动,描细节,形神兼备。
要把人物写活,还要描写他的行动。“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哎呦。反映了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前者豪迈,后者娇气。
要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要重视细节描写。
借一斑以窥全豹,细节虽小,作用却大。描写的好,在文中能发挥强烈的光和热。《红楼梦》中对探春闺房的描写,就表现出了探春高贵的性情,独特的风格。”探春素喜阔朗……旁边挂着小槌。“这就是秋爽斋,人如其斋,斋如其人,一派清淡高雅的气韵,就犹如那束白菊一样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2.怎样把人写得活灵活现的
现实生活中,各人有各人的特点,可谓千姿百态,而我们如何才能在作文中写出各人的特点,把人写得活灵活现呢?
一. 抓住人物的特点
要抓住人物的特点,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人物的特点。所谓人物的特点,就是这个人身上存在的与别人不同的东西,首先是生理上的不同。
例如有一个人,他头上有一块癞疮疤,一般人头上都没有,那么这个人头上的这个癞疮疤便是他生理上的一个特点。抓住这个人的这一特点来做文章,文章就会生动形象。例如鲁迅先生写阿Q这个人时正是这样做的。鲁迅先对阿Q头上的这个癞疮疤进行了一定的描写,写它在阿Q的头上总是亮亮的;然后再写他对自己头上的这个癞疮疤的态度,一是不准人说起他的这个癞疮疤,谁说他便和谁急;后来发展到,别人说“亮”也不行,再后来别人说“光”也不行,谁说他便与谁打架,因为他觉得别人说“亮”和“光”都是在影射他。鲁迅笔下的这一系列情节,不但很好地揭示了阿Q自尊而又不懂得如何自尊的复杂性格,而且本身也十分生动有趣,可谓活灵活现。鲁迅写作的这一系列事情,都是围绕着阿Q头上的癞疮疤这一生理特点来写的。
人物生理上的不同,当然不仅仅是生理缺陷,也包括人物的生理“优势”。例如,一个人他的个子明显比一般人高。这便是他的生理“优势”。正因为他的个子高,他在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举动和经历,我们在作文中若抓住这些来写,一定会给读者新鲜有趣的感觉。
人物的特点除了人物生理上的特点外,还包括人物的一些习惯性动作和习惯性语言(即口头禅)等。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难忘的一课》中,那位老师最喜欢教学生的一句话便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也可算是这位老师的一个“特点”。整篇文章几乎都是围绕这一句话来写的;第一次写“我”在寂静的校园里看见“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然后写“我”被这一情景感动了,不由自主地跟着一起去读;最后在听了这位老师的讲课后,大家一起重复着那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样,文章不仅很好地表现了这位老师的爱国品质,而且这一过程也十分生动。
二. 掌握写人的基本方法
写人的基本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的外貌是指人的身体的外部形象,包括所描写人物的面容、五官、神情、发式、身材、声音、衣着、佩饰等特征。首先,外貌描写要细腻中见真实;第二,不要面面俱到,眉毛鼻子“一个也不能少”。描画特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画其一点,描其一处,以一当十,反而效果更佳。
俗话说“言为心声”,这告诉我们在描写人物时,更要重视语言描写,通过语言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与思想。一是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咿呀学语的孩子说话是不一样的,老师和学生语言也有差别,农村的和城里的人表达同样意思,说话也不会相同。所以,对话要符合人物职业、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及性格,不能千人一腔。二是人物语言描写要有代表性。生活中,人物的语言非常多,但决不能一古脑儿不分主次地把什么都写进文章里,要加以选择,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具有个性的语言。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指出,这种动作和神态,一定要自然流露,应当和说话的内容、说话时的心情相吻合;描写做到恰到好处,自然贴切,不能装腔作势,过分夸张,矫揉造作。不然,效果将适得其反。
3.写小说如何将人物「写活」
矛盾。
人是一个从头到脚的矛盾结合体。
既渴望又克制,既伟大又渺小,既卑鄙又慈悲。
比如说你写
【此人一生,忠义两背,杀妻啖子,轼父辱母,恶贯满盈。】
在读者看来,这个人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受炮烙,粉身碎骨都不过分,但是在你的笔下,
【这个人也曾为妻子描眉,哄稚子玩耍,晨昏定省,孝敬父母。】
这就产生了矛盾,读者无法再去单纯地评定他的善恶,进而想要知道因果。
因果。
如果我们对每一件看似巧合的事情刨根问底,那么每一个细节都会有根可寻。
【儿时受夫子教,父为天,母为地,万事不可与父母争,万事无有父母错。】
【父亲嗜赌成性,好逸恶劳,打骂妻儿,
母亲水性杨花,用白花花的肉体讨银子供家用,毫无廉耻,猥亵亲子,
妻子本与男人恩爱两不疑,却被公公强占,怀上孽种,终日以泪洗面,得了见不得人的病,痛不欲生,
生下孩子后,妻子告之真相,请夫君亲手了结,
男人杀了妻子,多年积恨轰然流泄
先是啖孽子,后轼荒唐父,最后侮辱了生母。】
到此,这个合该粉身碎骨的人,也不过是一介可怜人。
还有就是,细节,不用告诉读者的细节。
在你心里,这个人什么季节会买什么衣服,有什么习惯性小动作,两只脚一不一样大,回到家是先吃饭还是先洗澡,幼儿园是不是揪过别人的小辫子,曾经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人,跟父母吵过多少次架。
这些不用对外人说,但是他会在你心里一点一点丰满,甚至自己掌控情节的走向,这样的人物就活了,但是也需要作者更强的功力去对抗他,不要被他牵着走,或者顺势而为,写出圆满的故事。
4.要想把人物写活,写好,有什么好素材
素材主要是靠自己日常的积累。
介绍几个经典的素材:. 全怪那束阳光 不能怪我上课走神儿,真的! 谁教那束阳光那么美丽,射在了我面前的课本上,还盖住了上面的字迹! 于是,我便随着那束阳光,走出了窗外。那里,是一片久违了的天地—— 鸟儿们正忙碌地准备着它们南去的旅行,一面又欢快的哼着秋天;嫩黄的树叶在阳光中闪烁,给美丽的心情勾上了亮亮的一道儿;天空蓝得开始透明,结果一不小心竟露出了藏在里面的白云;我快乐得在新鲜的空气中飞翔…… “好,下面咱们再来看一道题!”老师的声音使我突然坠落到教室的座位上了。
——没有疼痛,只觉一阵羞愧难当。——羞愧这一次美丽的走神儿。
梁山伯与祝英台 班中有奇巧人数位,于美术课上为蝶二。虽不栩栩如生,却也各具情态,颇为惹人喜爱。
其一首尾约三寸有奇,长须、大翅,飘飘然若飞舞状。唯头部不美,摇摇晃晃恐将脱落,盖为头时不慎失手所至也。
其二稍大,须虽长短恰宜,然只有一条,翅上着花纹数道,乍看上去,煞是雍容华美。 此二蝶均为可把玩于手中,扇之则翩然欲飞。
予初未知其乃蝶,故冒然问曰:“此乃飞蛾乎?”众人大笑。为蝶者嗤子寡闻,后谓子曰:“此乃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也!” 治好了老师的打嗝儿 地理课上,老师正侃侃而谈,向我们介绍着地震的危害。
刚讲到精彩处,却猛然听到一个极不谐调的音符——噢,原来老师不经意打了个饱嗝儿。但由于我们被地震的灾难困绕着,所以都没太在意。
老师也调整气息,继续讲课。 可谁知,饱嗝儿们却并不善罢甘休,接二连三地跳将出来,而且那节奏、响度都渐入佳境。
这下,课堂可被搅乱了。小小的饱嗝儿虽不及地震危害巨大,可却同样恼人。
我们不得不暂 时抛掉地震,齐心协力的为老师医治打嗝儿一个个偏方儿在老师那里失效,一串串饱嗝越发猖獗。最后,满脸通红的老师连呼“抱歉”,拿着一瓶我们递上去的水走出了教室…… 我们苦苦期待着,倾听着门外的声音…… 终于,1分钟后,老师又款款走了进来…… ——继续上课。
我们个个忐忑不安,生怕那“嗝儿”东山再起,不过还好——老师已经连续说了四个完整的句子了,五个、六个…… 大家都颇为欣慰,因为是我们的水治好了老师的打嗝儿! ——翻开记忆的相册,唯有课堂的照片最最惹眼。感受着这份来自课堂的馨香,我为课堂拍照!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早晨,一个伐木工人照常去森林里伐木。
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重重地压在他的右腿上。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
此时,他知道,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清醒。他试图把腿抽出来,可办不到。
于是,他拿起手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
但是,他很快发现:倒下的松树呈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电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别无他路。他狠了狠心,拿起电锯,对准自己的右腿,自行截肢┅┅ 伐木工人把腿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决定爬回去。
一路上,他忍着剧痛,一寸一寸地爬,一次次地昏迷过去,又一次次地苏醒过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比尔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伤,视力不断下降,几个月后将完全失明。妻子为了给他能见到光明的日子里留下点什么,决定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
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他虽是断了半只胳膊的残疾人,但他很快乐,一边干活一边吹着口哨。
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粉刷工作,其间也知道了比尔的情况。 比尔对油漆匠说:“你天天那么开心,也让我感到高兴。”
算工钱时,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 比尔不解:“你少算了工钱。”
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即将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气。” 比尔却坚持要再给油漆匠100美元,他说:“我知道了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乐。”
灵魂的自省 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班,运气不佳,车上没有座位。 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快。
不久,上来一位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站在我们身边。车子颠簸得厉害,那妇女紧紧抓住扶手,一手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随着车子摇晃着身体。
那妇女不时碰到坐着的那位时髦姑娘,还不好意思的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 只见那位姑娘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如遇见瘟神般地将身子迅速闪开,一边说着“真倒霉!”一边将头急速地转向窗外。
再看她,她仍以刚才的姿势坐着。而我却再也不感到赏心悦目了。
认识自我的潜能 一个农民看到儿子开的那辆轻型卡车突然间翻到了水沟里。他大为惊慌,急忙跑到出事地点。
当他看到水沟里有水,儿子被压在车下面,只有头露出水面。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双手伸到车下,把车抬了起来。
另一位跑来救助的工人帮他把失去知觉的儿子从下面拽了出来。 当地医生很快赶来了,经检查,发现农民的儿子只划破一点皮,没有其他损伤。
此时,这个农民觉得奇怪了。刚才抬车时根本没想自己是否能抬得动,由于好奇,他又去试了一下,这次却根本抬不动那辆车了。
情绪万花筒 英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