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关于万岁山的作文300急用
我们今天来到了万岁山,恰好是泼水节的第一天。
我们一路走着,忽然,在前面出现了一个喷水的东西,还好我们绕道而行,否则的话,我们准会被林成落汤鸡。
再往前走不远处,有一个喷泉,那里的人们都在尽情的泼水,男女老少,不论认不认识,都往别人身上泼,在那时人们的心灵都是纯洁的,美丽的,水能给人们带去祝福,它代表了圣洁与光明。
我和弟弟跑到前面准备摸一摸水,可不知怎么的,这谁就像一个淘气包似的,我们刚要摸水,忽然,水又开始了转动,淋了我和弟弟一身水,我们两个仓皇而逃,差点被淋成落汤鸡。
于是我们再也不敢到前边去了,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我们就站在边缘拍了拍照片,就又继续往前走。
走到了吊桥旁,妈妈提议我们一起走吊桥,于是妈妈带着弟弟去较安全的那一道,姨妈也跟着妈妈去了,就只剩下我和姨妈家的弟弟,我们走最危险的那一道,弟弟打头阵,拉着钢丝往前走。
我战战兢兢的十分小心地走了下去,可是刚刚站到网上,我的腿就瑟瑟发抖,软的挪不动了,再看前面,姨妈家的弟弟都走到中间了,妈妈也带着弟弟还有姨妈,都要抵达终点了。
而我却才刚刚挪了一步,,于是我又小心翼翼的迈出去了一步,于是我又赶紧小碎布挪移,加快步伐。
可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刚刚能看到湖面,就赶紧360度转弯,要回去,好不容易转了回来,于是我又赶紧往前走,终于到了,我赶紧连滚带爬的上去了。等下楼梯的时候,我的手脚都软了。
然后我们又开了逍遥车,在里面转了转,然后就走了。
2.挪树的阅读答案
挪 树⑴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⑵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⑶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⑷“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⑸腊梅会挪死吗?我怕。⑹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⑺他铲开了!刨开了!⑻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常常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⑼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⑽“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⑾“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⑿“不砍断怎么挪呀!”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⒁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⒂“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⒃“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割断了。⒅“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⒇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23)那老土依然沉重。(24)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26)它会死吗?(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透!(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29)又过了几天。(30)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31) 腊梅新生了!(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33)人挪活!树也挪活!(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骇人()(2)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透!透()2.最后一段中“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什么意思写体会。
答案:
1.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骇人(使人充满惊吓恐慌)(2)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透!透(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2.最后一段中“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什么意思写体会写出了黄昏月光下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这是对新生腊梅的祝福,也是对它顽强精神的赞美。
3.小学6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 nuó yí kū wěi yōu yǎ kǎo yàn ( ) ( ) ( ) ( ) kuáng fēng bào yǔ zhuān xīn zhì zhì ( ) ( ) 二、词语练习。(7分) ①比一比,再组词。
(4分) 那( ) 段( ) 淮( ) 诽( )挪( ) 锻( ) 雅( ) 徘( )哪( ) 缎( ) 堆( ) 排( )②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偶尔←→( ) 萦绕←→( ) 机敏←→( ) 优美←→( ) 幽雅←→( ) 冲撞←→( ) 三、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但成语中的“手”你又知道多少,请写出不同意思的关于手的成语。
(7分) ①形容敏捷→( ) ②形容聪颖→( ) ③形容高兴→( ) ④形容勤奋→( ) ⑤形容凶狠→( ) ⑥形容顺利→( ) ⑦形容卑鄙→( ) ⑧形容高明→( ) ⑨形容利索→( ) ⑩形容惊慌→( ) 11形容冷漠→( ) 12形容专横→( ) 13形容无能→( ) 14形容亲密→( ) 四、解释句中带点字的意思。(8分)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___________ 诲___________ 之___________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俱___________ 弗若___________ 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 日中___________ ④孰为汝多知乎? 孰___________ 知___________ 五、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 ) ③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 )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 六、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连成三种不同的句子。(6分) A.下一番苦功。
B.能练出一笔好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句子练习。
(14分) 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分) (1)麦子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啊。
(2)昨天我们十分有趣的看了一本寓言故事书。 (3)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漂亮的舞蹈。
②缩句。(4分) (1)正在做饭的妈妈派女儿王英去家乐超市买奇峰牌酱油。
(2)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③换说法,不改变原意。
(4分) 蝴蝶怎么是飞鸟呢? (1)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原文填空,完成练习。(8分)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默默时,便从___________。
我觉察他___________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___________,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 上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_的一篇散文。
该文记叙了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悟出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巴尔扎克的时间表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请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读过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人,大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受。
是啊,岁月的脚步是那么匆忙,毫不顾惜你的感慨和嗟叹。正因如此,那些有进取心、有紧迫感的人们,总是把时间抓得死死的,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
让我们来看一看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时间表吧: 8:00~17:00除早午餐外,校对修改作品清样。 17:00~20:00晚餐之后外出办理出版事务,或走访一位贵夫人,或进古玩店过把瘾——寻觅一件珍贵的摆设或一幅古画。
20:00就寝。 00:00~8:00写作,夜半准时起床,一直写到天亮。
这位每天只睡4小时、身高不足1.6米的文学巨匠,摒弃了巴黎的繁华和喧嚣,一个人静夜独坐,手握鹅毛笔管,蘸着心血和灵感,写了96部小说,演绎了一部《人间喜剧》。热爱生活、勤奋惜时的巴尔扎克只活了51岁,他的作品却使他流芳百世。
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中有一种力量驱使他翱翔时,他是决不会爬行的。嘀嗒,嘀嗒,在时钟冷漠单调的声音里,你感受到一种驱使自己的力量了吗?那么你是飞翔呢,还是爬行? ①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改写“热爱生活、勤奋惜时的巴尔扎克只活了51岁,他的作品却使他流芳百世。”
这句话。 ②你认为文章哪个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 ③文章结尾说: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中有一种力量驱使他翱翔时,他是决不会爬行的。
(1)用最简练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你认为驱使巴尔扎克翱翔的力量是什么? ④文章最后两句话都是_______句,用这样的句式结尾有什么好处呢?_________________。
“飞翔”和“爬行”在文中应当是一对反义词,你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飞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30分) 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作文。
①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②写清事情的经过。
③500字以上。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略 二、②偶然 围绕 机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