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写百团大战800字
在看过《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进攻以后,对我产生了很大的感触,为什么赵章能为了他人舍弃自己的生命呢?是什么让他为了祖国纵横沙场?又是什么让他为了取得胜利而不顾一切?
虽然赵章最后还是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每一中国人的心中。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象赵章是为了实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牺牲的,是为了中国的崛起而牺牲的,他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他的死是光荣的,是有意义的,就该重于泰山,就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正因为这样,他的光荣事迹才被拍成电影,拍成电视剧广为传诵,他那不畏牺牲的精神也会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流传下去。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对他说:赵章,谢谢你,是你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是你给了我启发,是你,让我学会了坚强,也是你,让我学会了如果跟其他人友好相处。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相信,有你做我们的榜样,祖国的明天一定会五彩缤纷,一定会神采飞扬,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百团大战 观后感开头怎样心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公司团委的组织之下,我们青年团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千金影院观看了抗战大片——《百团大战》。
影片开始讲述了百团大战的背景:国民党在抗战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本片以张自忠将军的抗战失败体现),日军步步紧逼,同时中国**也被日军重重包围,日军企图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党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节奏很快,一场接一场的战役,硝烟四起,给人高度的紧张感。以下几个画面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一,抢铁道闸。
八路军为了用火车撞毁日军的铁轨车,须将火车扳至与铁轨车同一轨道上,我军战士一个接一个的冲上去扳闸门,一个接一个的牺牲了,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害怕的,毫不犹豫的往上冲,最后虽然成功了,但在铁道闸下牺牲的战士尸体已堆积如山。正是中国人民的这种保卫家园,宁死不屈的精神,正是他们的不屈不饶,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后来的抗战胜利。
二,老百姓的后方援助。八路军在抗战途中,一路得到老百姓的援助,就连80几岁的老奶奶都在后方拉鞋底,搞纺织,为战场上的将士送去温暖。
自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的抗战胜利,与广大百姓的援助是密不可分的。 三,**穿着打补丁的战服。
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是**穿着一件打补丁的衣服,嘴里含着一个陈旧的烟斗站在大西北的窑洞口,与画面中**穿着华丽的国民军服,站在豪华的欧式别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国民军拥有那么优厚的资源和财产,却失败了?其实艰苦的条件并不能打击人的斗志,只要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光明就在前方。
四,彭德怀和战士一起战斗。 在影片最后一场战役中,彭德怀拿着望远镜在战场指挥作战,左权劝了多次,他都不愿意离开,他说"战士们在哪,我就在哪,我得和战士们在一起".中国**的领袖就是永远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没有阶级之分,深得战士之心。
五,**说彭德怀也该眯一会了。**在彭德怀打了一场仗之后,需要发一个电报给彭总,他叮嘱下属"一定要12点之后才发,彭德怀也该睡一觉了".领导永远站在下属的立场思考问题,考虑下属的感受,才使得下属永远忠诚于您。
显示出我党领导人的智慧和胸怀。 六,缴获的装甲车成为废品。
影片中在一场战役中我军缴获了一辆装甲车,请示团长怎么办?团长说"没有子弹,这东西就是一堆废铁,炸了吧!"可见当时中国武器的落后,但是我们用小步枪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可见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到来。 影片的结尾讲了《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更好的认识和平的珍贵。我们应始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经过了70年,中国现在已经国富民强,科技发达,拥有了先进的武器和武装设备。但"和平与发展"一直是时代的主题,也始终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发展方向。
我国一直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3.看完百团大战写梗概要写出主要内容
1、简介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2、作战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由于**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侵华的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国军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4.观电影《百团大战》写一段文字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中铁大桥局六公司京沈项目部测绘分公司组织团员青年于9月1日晚组织所有员工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役极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牵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时中国的大胆出手,也影响到其它国家开始勇于在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强势出击,正面对战。这场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意义重大,同时在这次战役中,抗日军民们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也时时鼓舞着后人。
整部影片以激烈的战争场景为大背景,场面宏大,战火纷飞,令人窒息,而对战场上士兵个体的特写又真实而细腻,撼动人心。观影过程中同事们不时鼓掌叫好,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战场将要和日军拼死一搏。
5.观《百团大战》后有感500字作文怎么写
值此中国e5a48de588b67a6431333337626133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公司团委的组织之下,我们青年团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千金影院观看了抗战大片——《百团大战》。
影片开始讲述了百团大战的背景:国民党在抗战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本片以张自忠将军的抗战失败体现),日军步步紧逼,同时中国**也被日军重重包围,日军企图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党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节奏很快,一场接一场的战役,硝烟四起,给人高度的紧张感。以下几个画面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一,抢铁道闸。
八路军为了用火车撞毁日军的铁轨车,须将火车扳至与铁轨车同一轨道上,我军战士一个接一个的冲上去扳闸门,一个接一个的牺牲了,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害怕的,毫不犹豫的往上冲,最后虽然成功了,但在铁道闸下牺牲的战士尸体已堆积如山。正是中国人民的这种保卫家园,宁死不屈的精神,正是他们的不屈不饶,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后来的抗战胜利。
二,老百姓的后方援助。八路军在抗战途中,一路得到老百姓的援助,就连80几岁的老奶奶都在后方拉鞋底,搞纺织,为战场上的将士送去温暖。
自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的抗战胜利,与广大百姓的援助是密不可分的。 三,**穿着打补丁的战服。
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是**穿着一件打补丁的衣服,嘴里含着一个陈旧的烟斗站在大西北的窑洞口,与画面中**穿着华丽的国民军服,站在豪华的欧式别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国民军拥有那么优厚的资源和财产,却失败了?其实艰苦的条件并不能打击人的斗志,只要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光明就在前方。
四,彭德怀和战士一起战斗。 在影片最后一场战役中,彭德怀拿着望远镜在战场指挥作战,左权劝了多次,他都不愿意离开,他说"战士们在哪,我就在哪,我得和战士们在一起".中国**的领袖就是永远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没有阶级之分,深得战士之心。
五,**说彭德怀也该眯一会了。**在彭德怀打了一场仗之后,需要发一个电报给彭总,他叮嘱下属"一定要12点之后才发,彭德怀也该睡一觉了".领导永远站在下属的立场思考问题,考虑下属的感受,才使得下属永远忠诚于您。
显示出我党领导人的智慧和胸怀。 六,缴获的装甲车成为废品。
影片中在一场战役中我军缴获了一辆装甲车,请示团长怎么办?团长说"没有子弹,这东西就是一堆废铁,炸了吧!"可见当时中国武器的落后,但是我们用小步枪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可见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到来。 影片的结尾讲了《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更好的认识和平的珍贵。我们应始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经过了70年,中国现在已经国富民强,科技发达,拥有了先进的武器和武装设备。但"和平与发展"一直是时代的主题,也始终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发展方向。
我国一直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6.写百团大战观后感这40个字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公司团委的组织之下,我们青年团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千金影院观看了抗战大片——《百团大战》。
影片开始讲述了百团大战的背景:国民党在抗战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本片以张自忠将军的抗战失败体现),日军步步紧逼,同时中国**也被日军重重包围,日军企图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党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节奏很快,一场接一场的战役,硝烟四起,给人高度的紧张感。以下几个画面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一,抢铁道闸。八路军为了用火车撞毁日军的铁轨车,须将火车扳至与铁轨车同一轨道上,我军战士一个接一个的冲上去扳闸门,一个接一个的牺牲了,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害怕的,毫不犹豫的往上冲,最后虽然成功了,但在铁道闸下牺牲的战士尸体已堆积如山。正是中国人民的这种保卫家园,宁死不屈的精神,正是他们的不屈不饶,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后来的抗战胜利。
二,老百姓的后方援助。八路军在抗战途中,一路得到老百姓的援助,就连80几岁的老奶奶都在后方拉鞋底,搞纺织,为战场上的将士送去温暖。自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的抗战胜利,与广大百姓的援助是密不可分的。
三,**穿着打补丁的战服。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是**穿着一件打补丁的衣服,嘴里含着一个陈旧的烟斗站在大西北的窑洞口,与画面中**穿着华丽的国民军服,站在豪华的欧式别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国民军拥有那么优厚的资源和财产,却失败了?其实艰苦的条件并不能打击人的斗志,只要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光明就在前方。
四,彭德怀和战士一起战斗。 在影片最后一场战役中,彭德怀拿着望远镜在战场指挥作战,左权劝了多次,他都不愿意离开,他说"战士们在哪,我就在哪,我得和战士们在一起".中国**的领袖就是永远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没有阶级之分,深得战士之心。
五,**说彭德怀也该眯一会了。**在彭德怀打了一场仗之后,需要发一个电报给彭总,他叮嘱下属"一定要12点之后才发,彭德怀也该睡一觉了".领导永远站在下属的立场思考问题,考虑下属的感受,才使得下属永远忠诚于您。显示出我党领导人的智慧和胸怀。
六,缴获的装甲车成为废品。影片中在一场战役中我军缴获了一辆装甲车,请示团长怎么办?团长说"没有子弹,这东西就是一堆废铁,炸了吧!"可见当时中国武器的落后,但是我们用小步枪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可见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到来。
影片的结尾讲了《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更好的认识和平的珍贵。我们应始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经过了70年,中国现在已经国富民强,科技发达,拥有了先进的武器和武装设备。但"和平与发展"一直是时代的主题,也始终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发展方向。我国一直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7.百团大战的作文300字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伟大的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而又有谁知道,我们这只散发着金色光辉的公鸡经受过日本鬼子的多少变大和折磨?有多少人死于日本鬼子的刺刀下?于是中国人民纷纷反抗,就这样,百团大战开始了。
百团大战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一共有五个月之久由于这次战役有约一百多个团参加,所以就叫做百团大战,我很佩服参加抗日战争的英雄们,明明知道出去参军很可能丢掉性命,从此再也看不见明媚的阳光,家人的笑脸,但他们不怕死亡的危险,继续勇往直前,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我们的大好河山,把日本鬼子赶出我们领土。我们一定要学习那些在百团大战中获得胜利的勇士们,同时不忘国耻,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那只永远辉煌的金鸡。
8.把“百团大战”的资料写成作文
抗战六十年见闻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下的回忆抗战六十年 见闻狮脑山- 百团大战纪念碑下的回忆 朽石·火虫 2005年5月6日夜 于灯下 1939年入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和八路军的声望。
为了缅怀抗日英烈的丰功伟绩,山西省阳泉市委、市政府于1987年6 月30日在狮脑山上竣工建成百团大战纪念碑、“长城”、钟楼、蘑菇亭等建筑群。1997年,百团大战纪念碑(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使其真正成为阳泉乃至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时至今日,1945-2005,抗战胜利60周年,在这特殊一年里,迎来了五一长假,原计划要去太原的我,受阳泉朋友的邀请,决定登狮脑山缅怀百团大战中的革命英烈们。朋友的家,离狮脑山不远,5月2日,我们早晨9点半左右出发,没有走大路,而是爬山而上的,翻过三个山头,才能到达纪念碑。
对于从来未攀崖登山的我,甚至连山角都没到达过,着实费了气力,N次的滑倒,N+X次的爬起,腿和手臂上的划伤,第一次感受到了山的魅力。 当我们翻过三个山头,马上就要到达纪念碑所在的山顶时,整个阳泉市已经尽收眼底了。
百团大战纪念碑座北朝南,从低到高,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园雕、两座题字碑、烽火台、“长城”组成,整个建筑群占地25亩。最高处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平台,平台中心高耸着大理石主碑,三角形的角上各一座副碑。
主碑与三座副碑以及两座题字碑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指石太铁路,寓意当年百团大战以破袭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主碑高40公尺,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寓意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抗击外敌的革命精神。
三座副碑,形如军旗,象征着参战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三支大军。三座副碑之间相距105公尺,寓意着参加战役的105个团。
3座副碑上镶着6块巨大的锻铜浮雕,生动地反映了百团大战中军民“出击”、“破路”、“攻坚”、“支前”、“转移”、“胜利”的情景。由三角形平台往下,从第一座题字碑到主碑之间形成了三个阶段,寓意着百团大战经历的三个阶段。
再往下沿东西两侧设有4个烽火台,由227公尺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寓意着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我与朋友似乎有些相同的经历,我们从小受到父母一辈的良好教育,唱着革命歌曲,听着革命故事成长起来的,对发生在60年以前的抗日战争,有很丰富的回忆。
当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碑下,摘了几朵山花,在碑前祭拜了革命先烈。 可令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却看到听到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情来,让我们本来激动兴奋的心有一股股冷意。
我们在刚刚登上山,来到碑下时,和我们一样从山坡那边攀登而上来的几个学生,其中一个声音还略显稚嫩的女生,脱口而出:“我拷!谁吃饱了没事儿干,把这么一大块石头搬到这么高的山上来!”惊得我和朋友目瞪口呆。在纪念碑四周的空地上,却散落着游人们丢弃的纸屑果皮饮料桶等。
而一些人却在碑下席地而坐,悠哉悠哉的吃面包,喝汽水,顺手丢掉弃物。而我们祭上的山花,不到3分钟,就不翼而飞了!可令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却看到听到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情来,让我们本来激动兴奋的心有一股股冷意。
我们在刚刚登上山,来到碑下时,和我们一样从山坡那边攀登而上来的几个学生,其中一个声音还略显稚嫩的女生,脱口而出:“我拷!谁吃饱了没事儿干,把这么一大块石头搬到这么高的山上来!”惊得我和朋友目瞪口呆。在纪念碑四周的空地上,却散落着游人们丢弃的纸屑果皮饮料桶等。
而一些人却在碑下席地而坐,悠哉悠哉的吃面包,喝汽水,顺手丢掉弃物。而我们祭上的山花,不到3分钟,就不翼而飞了!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狮脑山。
当我们按着原路返回-山上怎有路?路,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狠狠的对着天空吼了几声。
我们边下山边诉说着各自的心情。情不自禁的,唱起了一首首红色经典《军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洪湖水浪打浪》等等,还有一些前苏联,前南斯拉夫歌曲。
我们晚上躺在床上,在追忆抗战英烈们的同时,也对今天的那些心寒的见闻陷入沉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