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写呀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
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2.怎么写 化 学 实验报告
一、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七方面展开来写的: 1.实验目的: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
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所以教师课前检查实验预习是很必要的。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在实验名称下面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
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将来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仪器和药品: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
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及其所能发生的具体的化学反应,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
因为,所用试剂的浓度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对于仪器的规格,学生也应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大试管”“小烧杯”的阶段。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记录:正确如实的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在记录中,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和解释: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这是实验联系理论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理论知识。 7.评价和讨论:以上各项是学生接收,认识和理解知识的过程;而此项则是回顾、反思、总结和拓展知识的过程,是实验的升华,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此项目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的发挥,比如“你对本次实验的结果是否满意?为什么?如果不满意,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进?”或者“为达到实验目的,实验的设计可以如何改进?这样改进的优点是什么?”或者“你认为本实验的关键是什么?”等问题。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既能反映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能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因此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来说,此项内容的书写应是实验报告的重点和难点。 实验报告的前四项应在实验前作为预习报告写出,教师应给予检查。
因为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上都已经给出,教师应要求学生重新整理或设计一遍,并用自己的语言罗列出来,避免部分学生不理解的照抄。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各项操作,规范的完成第4项和如实的记录第5项内容。
最后两项督促学生在实验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不能当场交,否则学生没有自己整理、总结和消化的时间,但也不应过长,一般1-2天为宜,教师应认真批改,打出具体的等级,对于特别优秀的报告应给予表扬;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体讲解;对于个别有创新性的设计和问题,也可以集体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实验报告的重视。
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应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 教师应结合化学实验报告的特点指导学生书写。
化学实验报告有如下特点: 1.以说明为主。即实验报告以说明为主,不用像记叙文一样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更不用在说明过程中展开联想或比喻等,要避免主观感受的出现。
2.必须记实,资料客观。实验报告所使用的资料都应是通过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所获得的数据。
这些内容应是客观、真实、确切的,不允许有半点虚假。 3.尽量用图解辅助。
图解可以增加实验报告的表达能力,比如实验装置有时较复杂,光靠文字无法完全说明,如果使用图解辅助,加上文字注解,就可以一目了然;图解有时也可以省略繁琐的实验步骤的表达;对于非标准仪器的使用,则必须进行图解说明,使他人对本实验所用仪器能有一个感性认识。 4.表达准确简明。
准确,就是按照实验的客观实际,选择合乎化学学科特点的最恰当的词句,科学地表达意思;简明,就是在说明问题时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啰嗦含糊的表达。教师可以利用书写表达方面的要求训练学生的化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三、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验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设计不同形式的报告。 1. 对于常见的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内容较多且相互间无过多联系,一般可以采用表格形式。
表格可以分成三大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和结论。如下所示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员]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和药品]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及结论 [实验评价与讨论] 这是中学实验报告通常采用的形式,在各种实验报告册中出现的很多。
当然也可以不采用上述表格形式,只需按照实验项目的顺序,罗列成条,完整表述即可。如下所示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员] [实验目的] [实验。
3.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填写
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和主要的格式如下:一、实验目的与摘要:实验最重要的做法与目标简述二、实验器材:所有的器材与各数详细纪录三、实验步骤流程图:实验进行的步骤、过程,用自己能思考的方式给予整理叙述,画出流程图。
(此内容通常在实验册子上有详尽描述,但是,最好不要照抄,应统整后以简单流程图完整表达)四、实验纪录与数据分析:确实纪录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作图并计算出所有可能经计算的数据,与实验册子所要求的数据分析。(可以怀疑实验数据重做实验,千万不可攥改实验数据,失去实验的意义)五、实验问题:实验所提出的问题加以回答六、讨论与改进:每一实验的结果并非完全正确,可能因天然、人文的影响而产生误差,写下每一样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讨论可能改进实验正确性的方式与实验装置。
4.大学化学实验 溶液的配制 的化学原理该怎么写啊
包括试剂的定量取用方法、配制时仪器选用搭配、配制时注意事项、溶液的保存注意事项:
1、固体称、液体量;
2、强酸弱碱盐的配制用相应的酸来抑制水解;
3、粗配溶液有效数字1~2位;精配溶液有效数字3~4位;
4、粗配溶液仪器搭配:托盘天平+量筒;
5、精配溶液仪器搭配:分析天平/电子天平+移液管;
6、溶液的稀释:密度大的倒入密度小的;
7、还原性的溶液配后防氧化,无法防氧化则现配现用;
8、溶液保存:见光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溶液存于棕色瓶;强碱性溶液存于橡皮塞盖或塑料瓶中;其余都存普通细口瓶或滴瓶中。
5.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填写
实验报告应该是完成了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写的。如果你没有做实验老师要你写实验报告,那你就说:“我们没做实验,怎么写实验报告啊?”不过现在有的学校,也有的老师为了省事,从不组织学生实验,理由是学校条件差,但为了拥护检查,就让学生凭空去写实验报告。不知道你是否属于这类情况?
如果真做了实验,那实验报告就很好写了(如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目的: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收集方法。
(补充)实验用品:广口瓶(或试管)、导管(带橡胶管和橡胶塞)、集气瓶、水槽、石灰石、盐酸
实验步骤:
(以上内容教材上有完整内容,只要抄上来即可)
实验现象和结论:(这一部分是根据你实验的实际情况填写的)
在制取二氧化而又过程中,你看到了哪些现象?如当盐酸加入到石灰石中会看到立即产生气泡,还有将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等……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 CaCl2+CO2↑+H2O
制取氧气的实验与此类似!
6.实验原理是什么
实验原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思路,。实验基本原理是设计性实验的基础,要研究实验,只有明确实验的原理,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关键、操作的要点,进而进行实验的设计、改造和创新。
所谓实验原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实际上物理课中所学过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中只要含有某一物理量,则该规律、该公式就可作为研究或测定该物理量的原理基础而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如欲测定重力加速度,就有多种可依据的原理、方法:可利用单摆测;可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装置测;可利用平抛物体的频闪照片测;可利用物体在长真空管中的竖直上抛运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