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婚怎样写婚单
你好! 结婚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
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现在也叫礼单,没有固定格式,一般是用附图从右到左写,礼品从大到小详细填写! 国婚嫁习俗中,男女订婚或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财物就叫作聘礼,也称彩礼、聘财、财礼。
但古人一般也把彩礼称为“花红”,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段匹,又无花红财礼。”又《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红羊酒鼓乐,送到他家。”
但是,彩礼为什么又称花红呢? 先来说说我国古代婚礼仪式,古籍《礼记.昏礼》上载∶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另《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
也是“彩礼”习俗的来源。 “六礼”即六个礼法,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
俗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另《梦梁录.卷二十》∶“婚娶之神,先凭媒氏。”
因此,媒人是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纳采俗称“定亲”,就是当儿女婚嫁时,由男方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方提亲。
男方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近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方;女方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 问名也称“生庚”,俗称“八字”。
女方同意男方提亲后,女方家长将女儿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等,书写在红帖子(庚帖)上,给男方带回。男方收到后请算命先生“合八字”问卜吉凶,决定双方八字是否适合无冲煞,或将女方“八字”放在灶君前,若太平无事的就是八字相合。
合者择日期送求婚帖子,否则须将“庚帖”退还女方。 纳吉又称“过文定”,在《仪礼.士昏礼》上载∶“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
即男方问名后,若是结果是吉兆,双方八字没有相互冲克,同时要向女方报喜,婚事就算初步议定了,就是俗称的“订盟”、“订婚”。 纳征又称“纳币”,是六礼中最关键的一项。
《仪礼.士昏礼》载有∶“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就由媒人给女方纳送聘礼、聘金、礼金以成婚礼,所以俗称为“完聘”、“大聘”或“过大礼”,此时女方需回礼。
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请期又称“乞日”,就是男方择定结婚良辰吉日,并征求女方同意,俗称“提日子”或“送日头”。
亲迎或迎亲,是古代婚嫁仪式中最复杂、重要的仪节,是女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民间俗称为“迎娶”。
结婚当日,新郎依礼先往女方家。女方家长在门外迎接,进入女方庙堂之后,拜祖先,接着新娘出房门,新郎偕同新娘一起载往男方的家里。
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后世在谈论婚嫁时,常常把六礼和三书一起搭配沿用,三书分别是“聘书”、“礼书”、“迎书”。
“三书”的作用应是古人为保障婚姻所立的有效文字记录,但“三书”并非周制昏礼。 聘书是订亲的文书,在纳吉(过文定)时用,男方交给女方的书柬;礼书则是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就是礼物清单,详细列记礼物的种类和数量;迎书是迎娶新娘时用的文书,就是在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的。
其实这种古礼早已被化繁为简了。到南宋时,六礼被并为三礼,依序为纳采、纳征、迎亲。
到了清代又再简化为二礼,只留了纳征与迎亲。而在现代婚礼习俗中,三书六礼的纳征是被保留比较完整和较受重视的传统礼节了。
在三书六礼的繁杂婚嫁礼节中,送礼和回礼是所有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所有的礼物都要插金花、披红绸,而簪花挂红则象征着喜庆吉事,所以习称彩礼为“花红”。 从古代的婚礼仪节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是十分重视婚姻的,反观现代人对婚姻采取的却是“合则来,不合即分。”
的轻率不负责态度,对婚姻不够重视,因此往往造成了许多家庭悲剧,这不也是道德的败坏吗? 。
2.婚姻嫁娶迎书怎么写
“婚书单”是根据出嫁人“八字”拟定的。
一般在请“阴阳”先生“看日子”的同时,‘就推究明白,抄写出来,作为男女完婚当天的“指南”,有关行动都要按“婚书单”上的规定施行 男家将婚期择定之后,要选吉日送到女家,俗叫“送好日子”。过去都是以,“换帖”形式进行的,表示双方首肯,再无异议,就可以分头准备,如期嫁娶了。
这种形式早已废止,后来只是口头告知女方,同意即可。 现在,当地民间婚嫁“看日子”的习俗仍然传承,但迷信复杂的清规戒律多已被破除。
许多人都在“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里完婚。
3.结婚用的期书怎么写
送日子,又称看日子、通日、下婆帖、下礼、查日子,即古代的“请期”。请期,原只是男方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请女方同意,在山东的一些地方,还要同时送聘礼。
谨遵坤命,选择嫁娶期
1、行嫁利月兹择于
*年*月*日,全吉。
2、娶送男女客人,忌
*相,大吉
3、上下车轿,面向*方
迎喜神,大吉。
4、安庐坐帐,宜用*屋*间。
5、冠戴面向*方迎贵神,大吉。
坐帐面向*方迎福神,大吉。
6、路逢井、石、庙宇,用花红遮之,大吉。
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年*月*日
4.迎亲书的写法是什么格式
迎亲书 亲家台启: 贵府千金***,温婉贤淑、文静绝俗、清秀高雅、天生丽质、实乃人中之凤。
能与爱子***相亲相爱、意洽情投、赤绳牢系,实乃天作之合、吾子之福。 恰逢吉日故派遣吾子***于****年**月**日(农历**年*月*日)率迎亲队伍前往贵府迎娶贵府千金。
择良辰*时**分由迎亲嘉宾一十七位,携迎亲礼品和迎亲车辆*部、摄像车一部从**地发车,途径**路--**路……前往,于*时*分到达贵府。发嫁后经*路--*路……,于*时*分到达**新居。
择良辰*时**分举行结婚典礼。*时*分举行婚宴庆典。
妥否,请示下。 *** *** 夫妇呈上 农历**年*月*日 附注:(安排是注意事项) 1、迎亲人数为单数,17人“去时寓意“要妻”;回时加新娘为18人“寓意:要发”,其他送亲人不计数-如伴娘。
2、迎亲路线选着“O”圆形(寓意:圆圆满满)或“8”形(寓意:要发)。
5.婚书怎么填写
根据上面的需要的填进去,数字要用中文数字。
1、婚书在早年间为手写,多用红纸墨书,其中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等等。
2、1912年以后,婚书多改用油墨印刷,婚书的质地除了有宣纸以外,还有硬本、绢面、毛边纸等等,有的还涂有金粉。
3、绘制的纹饰出现了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吉祥图案,有的还贴有如今价值不菲的印花税票。
4、特别是在195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废除了包办婚姻,这一时期的婚书中出现了婚姻法的相关条款,新郎新娘的名字也头一次并列在了一起。
5、婚书是婚姻当事人持有并作为证据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它为我们展现的婚姻各方之间、婚姻各方与社会道德以及国家法律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我们在其他任何史料中难以具体地和系统地领悟到的。
6、从现有资料显示,民间婚书最早起源于唐代。
7、早期的婚书在行文中不乏套语虚词,及至清代这种情况越来越趋简化了,尤其是契约式婚书,往往一开始就直入正题,显示人们对于婚姻从注重形式向更重实质的转变。
8、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化,婚姻关系中也出版现了许多以往不见或少见的现象,凸显了清代婚姻关系中“利”的因素不断膨胀、妇女地位随之低下化的特点。
9、清代婚书种类繁多且真伪羼杂,但从历史的纵向观察,婚书的主要内容与形式还是基本不变的。
10、在我们的人类繁衍的历代的历史中,婚书从无到有,从无文字到有文字,从无法律规定到有法律规定,可以说经历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
11、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五件婚书中,年代最早的是清咸丰年间的婚书。
12、第二件婚书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推翻清封建王朝统治以后的婚书。
13、那么第三件婚书是1948年解放区的婚书。
14、第四件婚书,是1949年10月1日的婚书。
15、第五件婚书是我们的国家颁布的《婚姻法》以后登记的婚书。
6.结婚聘书写法
聘书,是聘请书的简称。它是用于聘请某些有专业特长或名望权威的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担任某种职务时的书信文体书 。聘书在应用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婚聘书,则是在结婚阶段,男方给与女方的书信
结婚聘书格式:
预 报 佳 期
府亲翁如面:
小子与贵府千金经媒妁之言,预结秦晋之好。
谨预定淤农历 年 月 日(公历 年 月 日)为犬子 与贵府 千金完婚之佳期。
特预报佳期。
为迎娶贵府千金略备:聘金 元、酒 斤、肉 斤、绸布 丈、礼服 件。些许娉礼望请笑纳。
淤农历 月 日,特谴 携犬子到贵府行聘。
愚亲家(兄)弟 沐手叩手。
农历 年 月 日预报。
龙 凤 呈 祥
本贴用红纸折成9折,和以前的奏折一样的。
7.结婚祝福语
1.妹妹,相处哪么长时间,你真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好姑娘,今天在你大喜之日,祝福你跟你的他新婚快乐!百年好合,甜甜蜜蜜,永结同心。
2.妹,找到自己中意的一半是一种幸福,能够和中意的一半在漫长而又琐碎的未来生活中,活出精彩,过的默契,则是更大的幸福。姐祝你敲开幸福之门的时候,把这份幸福长久的保持下去!3.珠联璧合,天赐良缘,郎才女貌,美满姻缘,心心相印,三生有缘,比翼双飞,永结福缘,白头偕老,甜蜜情缘。
恭祝二位,新婚快乐,幸福到永远。4.千年的缘分今日牵手,百年的祈愿此刻白首。
月老扯来的红线将两颗心拴住,愿xx的清风带去我由衷的祝福:祝你们喜结良缘,今生共相伴,生活更美满。
8.婚书怎么写
娶帖
送日子 又称“看日子”、“迎日”、“送好”、“下娶帖”。建国前青岛地区民间均行此俗。送日子是男方查定结婚的日期,请女方同意的一种形式。一般先由男家选定举行婚礼的吉日,由媒人到女家去讨取女方的属相“八字”。女家则书之红纸条,交与媒人带回男家。男家据此请人择定结婚的吉月吉日,谓之“看好”。“看好”主要是找出“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位,同时还要算出迎亲、送亲之人在属相上的忌讳。吉日良辰一般选两个,一在上半月,一在下半月,由女方家选择后再确定。男方向女家送婚书的同时,还要向女方送聘礼,聘礼多是饽饽、肉、鱼等礼品,莱西还要做大烧饼送往女家,女家则要回敬大寿桃。送日子后,女方便整理嫁妆,男方要收拾新房,准备迎娶。建国后,此俗渐少!
送呈XX台启
谨订于2010年 X月X日(星期X)
为XX先生 XX女士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筵
恭请
光临
席设: XX酒店
时间:X月X日X时 敬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