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苦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拼 音 kǔ 部 首 艹笔 画 8五 行 木五 笔 ADF 详细释义1. 苦 [gǔ]2. 苦 [kǔ]苦 [gǔ]〈形〉通“盬”。
粗劣 。如:苦盐(粗盐,颗粒盐);苦功(粗工艺);苦事(粗制滥造)另见 kǔ苦 [kǔ]〈名〉 〈形〉 〈动〉 〈副〉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
——《世说新语·识鉴》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甚,很。
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
——《水浒传》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使困苦,困于 [cause sb. suffering] 不苦一民。
——《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
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
——《列子·汤问》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若辈得无苦贫乎。
——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苦味,跟“甘”、“甜”相对。
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
——《广雅》以苦养气。——《周礼·疡医》。
注:“火味也。” 苦胜辛。
——《素问·五运行大论》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
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大率不能甘而善苦。
——明· 刘基《苦斋记》又 其味皆苦。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又如:苦瓠子(苦瓜。
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
——《诗·小雅·小明》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俾困苦不可忍。
——清· 方苞《狱中杂记》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
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
又如:苦读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辨其功苦。
——《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
——《吕氏春秋·诬徒》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贫穷 苦,穷也。
——《广雅》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形声。从艹,古声。
本义:苦菜)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诗·唐风·采苓》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天子于是食苦。
——《穆天子传》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贾(苦菜)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
——《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
注:“病也。” 苦垮之家。
——《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
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2.照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照字在田字格的书写如下图所示:
照的笔顺是:竖, 横折, 横, 横, 横折钩, 撇, 竖, 横折, 横, 点, 点, 点, 点。
照
拼 音 zhào 部 首 灬 笔 画 13 五 行 火 五 笔 JVKO
1.照射:日~。阳光~在窗台上。
2.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镜子。
3.拍摄(相片、电影):这张相片~得很好。
4.相片:小~。
5.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护~。
6.照料:~管。~应。
7.通知:关~。~会。
8.比照:查~。对~。
9.知晓;明白:心~不宣。
10.姓。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肝胆照人
成语拼音:gān dǎn zhào rén
成语解释:指以赤诚之心待人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2、回光返照
成语拼音:huí guāng fǎn zhào
成语解释: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间发光的现象。比喻人临死前忽然一阵短暂的神志清醒或精神兴奋。也比喻事物衰亡前出现的短暂的兴旺现象。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3、吉星高照
成语拼音:jí xīng gāo zhào
成语解释: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4、照本宣科
成语拼音:zhào běn xuān kē
成语解释:照:按照;本:书本;文本;宣科:原指道士诵读经文。照着本子念条文。比喻不能随意发挥;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书本宣读。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3.站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站)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上图↑组词:站长、火车站、站台、加油站、车站、空间站。
站[zhàn]
笔画 10笔
五笔 UHKG
部首 立部
结构 左右结构
形声;从立、占声
释义
1.[动]
直着身体,两脚着地或踏在物体上:
~稳立场|请坐着的同学~起来
在行进中停留下来;停留:
~住|不怕慢,只怕~
2.[名]
为某种业务而设立的机构:
加油~|气象~|保健~
旅途中供人暂住、休息或转换交通工具的地方:
车~|驿~|休息~
(Zhàn)姓:
造句
1站在烈士墓前,我的心中涌起一种敬慕的感情。
2. 法官要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裁判案件。
3. 我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海上日出的景象。
4. 他持久地站在那儿什么话都没说。
5. 站在船头,放眼大海,真叫人心旷神怡。
6. 我站在山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胸无比开阔。
4.绿字如何占田字格
一、绿字在田字格的写法是:
二、基本释义
[ lǜ ]
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绿。浓绿。桃红柳绿。青山绿水。
[ lù ]
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三、组词有绿豆、草绿、绿化、绿色、绿灯、翠绿、葱绿、嫩绿、碧绿、绿茶、豆绿、水绿、绿荫、品绿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绿,帛靑黄色也。
从糸,彔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绿,丝帛呈青黄色(蓝色与黄色调和的颜色)。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彔”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绿化
[lǜ huà]
种植花草树木,防止风沙灾害和水土流失,使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绿化城市。
2、绿灯
[lǜ dēng]
安装在交叉路口,指示可以通行的绿色信号灯。开绿灯。
3、绿茶
[lǜ chá]
茶叶的一大类。是用高温破坏鲜茶叶中的酶制成的,沏出的茶保持鲜茶叶原有的绿色。按产地的不同,分屯(安徽屯溪)绿、婺(江西婺源)绿、杭(浙江杭州)绿和湘(湖南)绿等。
4、铜绿
[tóng lǜ]
铜表面上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粉末状,有毒。用来制烟火和颜料、杀虫剂等。也叫铜锈。
5、绿豆
[lǜ dòu]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花小,黄色,结荚果,种子绿色。种子供食用,也可酿酒。种子、花、叶和种皮均可入药。
5.对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对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下图:
读音:duì
部首:寸
笔画:5
繁体:对
五笔:CFY
释义:
1.回答:~答如流。
2.向着;朝着:枪口~准敌人。
3.对抗;敌对:~手。针锋相~。
4.对待。例 :~事不~人。
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神色不~。数目不~,还差一些。
6.把两个东西 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表。
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到一起。 ~榫。
8.投合;适合:俩人很~脾气。~心思。
9.成双的:~联。
10.搀入(多指液体):~ 水。
11.介词。1. 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 对 待:小王~他有意见。3. 朝;向:~人民负责。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词语解释:
1.相对[xiāng duì]
互相朝着对方;面对面:~而坐。两山~。
2.对话[duì huà]
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多指小说或戏剧里的人物之间的):精彩的~。~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3.对子[duì zi]
对偶的词句:对~。
4.对齐[duì qí]
使两个以上事物配合或接触得整齐。
5.对比[duì bǐ]
(两种事物)相对比较:古今~。新旧~。
6.对于[duì yú]
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公共财产,无论大小,我们都应该爱惜。大家~这个问题的意见是一致的。
7.对手[duì shǒu]
竞赛的对方:我们的~是支素负盛名的球队。
6.共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写法:上横在上格,两竖在竖中线两边,下横在下格,较上横稍长,下两点易开张。
读音:gòng
释义:相同,一样,共性。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笔顺:横 竖 竖 横 撇 捺
组词:一共、公共、共处、共同、共计、共识、共通、共事、共话、与共、共勉、共居、共总
造句:
1.乞丐不得在公共场所乞讨。
2.民主党下野,共和党执政。
3.他其蠢无比是人所共知的。
4.国共分裂时他正好在那里。
5.他因扰乱公共治安而坐牢。
6.我的汽车被公共汽车撞了。
7.我们必须想办法和睦共处。
8.宾州共和党可称显赫一时。
7.品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会意,从三口。
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声符读 pǐn ,本义:众多。
基本字义 1.物品:商~,产~,战利~。2.等级:上~,下~,精~,极~,3.封建时代官吏的级别,共分九品。
4.种类:~种,~类。5.品质:人~,~德。
6.辨别好坏;品评:~茶,这人究竟怎么样,你慢慢就~出来了。7.吹(管乐器,多指萧)~箫,~竹弾丝。
[1] 8.古典仙侠小说以“品”为单位。9.吉他中,品柱(横杠)与品柱之间。
详细字义 ◎品pǐn <形〉 (1)(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
本义:众多) (2)同本义[numerous] 品,众庶也。——《说文》 (3)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姓);品极(众多) (4)颜色淡[light]。
如:品绿 (5)齐一,相同[similar;alike;same] 品,齐也。——《广雅》。
8.“丿”在田字格怎么写
“丿”在田字格写法如下:
解析: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丿,pie,古同"撇",汉字主要笔画之一,自右上向左下斜。
1、意为"不"。在汉字中多有使用,如"戊"为"不动之戈"。
2、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至今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境内仍有以"丿"命名的乡镇,如东台的曹丿镇、华丿镇。在广东话中迄今还保留其"不"的读音,意思与"舀"相同。
含有“丿”的字:九、久、丸、乏、丹、册、乎、乐、乍、丘等。
扩展资料:
按统一码标准,汉字有8种基本笔画:横、竖、点、提、撇、捺、钩、弯。基本笔画互相搭配产生29点复合笔画,共37种笔画,最新版本收录笔画数为36个。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弯()、钩(亅)",又称"永字八法"。
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
9.在在田字格怎么写图片
在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下图:在字的笔顺:横、撇、竖、横、竖、横。
在的基本含义: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3、留在:在职。
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
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
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扩展资料:在,部首:土,部外笔画:3,总笔画:6。
在组词示例如下:1、在内[zài nèi] 在某一范围之内:我们所有的同志,连我在内,都要参加植树活动。2、所在[suǒ zài] 地方;处所:选择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所在修建疗养院。
3、在望[zài wàng] 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大雁塔隐隐在望。4、在编[zài biān] (人员)在编制之内:在编人员。
他已退休,不在编了。5、好在[hǎo zài] 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以后再谈吧,好在我们是常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