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农村现状
一个字:穷;两个字:很穷;三个字:非常穷平原地区:一亩地:1200斤稻谷/年;800斤小麦;人均1.5亩(很多地区也就半亩左右;产量也有所高估)结婚:2—3万葬事:1万左右来往:二千左右(有所低估)教育:学杂费:小学:200左右/半年 初中:300左右/半年 高中:500—800/半年 生活费:150元/月(小学和初中);200元/月(高中) 大学:5万左右(如果是本科,低标准)政府税收及摊派:无底洞所以中国农民现在不仅是寅吃卯粮,而且下一旬的卯粮也吃了。
农民文化水平:绝大多数是小学初中水平;少数达到高中;中专或大学极其罕见。
2.关于新形势下的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800字左右
不久,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农村公共事业现状调查小组”对儋州市和庆镇、雅星镇、光村镇、白马井镇等四个乡镇的农村公共事业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涉及80户农户,有效问卷64份,涉及64户362口人,本文就有关农村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现状作一个说明。 农民医疗开支主要用于小病防治和重病治疗,“有病无钱医,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调查显示,受访者2002年户均医疗开支为76.7元,人均开支仅13.6元。农民医疗开支主要用于小病防治和重病治疗,73.4%的农村家庭的医疗开支主要用于发烧感冒等无须住院的小病防治;40.6%的农村家庭医疗开支用于治疗重病。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9.4%的家庭医疗主要开支用于生育,据了解,大多数的农村孕妇产前不检查,为了节省费用,到价格低廉、卫生条件差的非法诊所、甚至在家中生产,产后遗留下来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妇女的健康,和其他慢性疾病一样,不到万不得已,农民是不会到医院就医的。面对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大多数农民或者延误就医小病拖成大病,或者因病致残、致贫。
(一)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凋零,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工作薄弱,流行病尤其是儿童流行性疾病预防工作不到位。 过去形成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已经不复存在,除了县一级的医疗机构仍比较全,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和防疫站,乡和村这两级的医疗体系是极为不健全的,尤其是村一级的网底实际上已经破了。
(二) 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完全崩溃,农民缺乏分担医疗费用的保险机制。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曾广泛地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身的三级(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曾把中国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改革以前,有85%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合作医疗大面积滑坡。
现在只有10%的村有合作医疗,而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在我们所调查的乡村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完全崩溃,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缺乏分担医疗费用的保险机制,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
(三)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缺位,政府救济有限。 调查中,93.8%的农户从未享受过政府提供的任何社会保障,只有4.7%的农户表示曾获得政府救济,1.5%的农户获得自然灾害救济。
而且款项非常少,少则3-5元,多则几十元。
3.中国农村现状调查
一.调查中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教育经费是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就拿英语来说,城市学校的英语教育远远强于农村,很多农村小学的孩子根本没有上过英语课,这就在起点上落后于城市。
2.农村师资力量不够 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很多师范学校毕业的人不愿意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农村家庭因素影响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在于农村,家庭条件本来就有限,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只有学校在教育着孩子们,一回到家中就是无人管教了,孩子们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到了家中基本上就是玩了,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
同时也受传统愚昧的影响家长们都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而送孩子去上学是一大损失;而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就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
而农村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少孩子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其次,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成为我们所说的“农民工”。
于是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由于子女和家长长期的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的这一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
隔代抚养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老人力不从心。这主要在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
还有就是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再加上与长辈的沟通不足,使得老年人不易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其次,就是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这使教育严重的脱节。
由于家长外出打工,学校不能与家长沟通,甚至学生的作业都没有家长签字,不了解学生动态,缺乏互动,不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下一代。也导致学生不爱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提问,他们的性格内向,社交意识和能力较弱。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愿与老师交流、沟通;由于缺少家庭的约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缀学,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普遍偏低。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学生也就成为了犯罪和受侵害的高危群体了。
在缺乏约束下,学生易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父母的行为也对子女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些农民进城务工后改变了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对金钱、家庭的态度上畸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长期以来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叉”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
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稍微有头脑和能力的农民又都去打工,农村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村民留下来,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农村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
虽然打工者可以赚些钱回到农村来补贴,但是他们给城市所作的贡献更大,进一步拉大了工农业之间的差距。农村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
发达国家一般是在工业化1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反哺农业,我国已经进行了20多年,反哺农业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当然国家这几年对于“三农”的问题已经开始高度重视了。
2.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现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
4.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怎么写
贫困户家庭情况可以写家庭人员,家里的一年总收入,主要劳动力,农村的(务农),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年收入低于最低保障的。
1、收入来源比较单一,靠农田或是外出打工,工资不多。
2、家里人口相对比较多,家里历代都是务农,所以家庭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3、或者家里有人生病,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权。
4、根据每家不同的情况来写,或者,下岗员工领取最低工资之后,仍然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扩展资料:
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如下:
姓名,关系,岁数,工作情况、身体状况及其他你想写的情况
***,祖母,*岁,身体状况、生活状况、饮食状况
***,母亲,*岁,在*市场卖**,起早贪黑,平均收入、生活状况、饮食状况
***,本人,*岁,就读于**中专,学费、生活费、生活状况、饮食状况
***,妹妹,*岁,就读于**初中,学费生活费、生活状况、饮食状况
5.家庭情况怎么写
家庭情况我写过无数次,都是写贫困资助的,不过我总结了一般的写法,无论是写什么都可以套用
1、你的家事属于什么样的家庭,比如说二女户,单亲,独生子女,依照自己是填什么的就在前面加上修饰的词,比如贫困资助就写农村平凡的二女户家庭等
2、家中总共有几口人,分别是谁,然后逐个写他是干什么的,在哪里工作,一个月收入是多少,修饰词依照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是表格就可以一个个照要求写。
3、如果是申请什么的最后还要写上你得到想申请的东西后腰怎么做,表下决心,无论写什么这个还是挺好的,以示诚意嘛!
6.农民从业状况怎么写
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我国城市化进城中不可逆转的潮流。
在城市中正在或者试图打工谋生拥有农村户籍的群体,我们称之为“农民工”。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土地作为其安身立命最后保障的农民工不同于产业革命时期的“一无所有”仅靠劳动力为生的产业工人,但中国地少人多,严重的农村劳动力富余,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以被他人雇佣或自我雇佣的方式在城市中生存,甚至以工养农,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工就业市场已悄然形成。
在西方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中,关于劳动力市场有多种理论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新功能主义社会学家皮奥里(Michael J.Piore)的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存在着第一(首届)和第二(次属)的二元劳动力市场。
前者特点是工资高、劳动条件好、工作有保障、福利优越,后者特点是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这两个劳动力市场之所以是“二元”的,是因为两者之间是相互隔绝的,首属市场的求职者宁愿等待就业机会也不会到次属市场中谋职,而次属市场的失业者也根本不可能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
该理论比较准确地揭示了当前工业社会中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为分析我国城市社会中的劳动力市场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理论视角。 在我国,一般来说,城市人口特别是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更容易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而农村人口更易于进入次属劳动力市场。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次属劳动力市场上主要包括两类人群:第一类是伴随国企改革而不断涌现的下岗再就业人员;第二类是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他们是当前我国次属、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本文主要是对农民工就业的现状以及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成因进行探讨。 1 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和文献综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在社会上总体地位不高,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困扰着他们中的许多人。
具体来说其就业面临如下问题: 首先,从总体上看,农民工人数庞大,中国农村低技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目前全国有约4.89亿农村劳动力,除去从事农副业者及在乡镇企业工作者外,仍有1.5亿剩余劳动力,他们中大部分转向了城市[1]。
其次,农民工个人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农民工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受教育年限为8.64年,接近初中毕业,比未外出者高1.74年[2],但远低于城市中10.2的教育年限①。 (2)求职手段低:农民工就业利用初始的社会网络,有调查表明,有68.2%的人是以亲戚、朋友介绍的方式进入城市打工,而不是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5]。
(3)职业选择面窄:农民工大都从事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脏、累、苦、险”等职业,如清洁工、建筑工、保姆、服务员等工作。 (4)工资待遇差:次属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超时间工作、超强度劳动,而工资却极低,又没有什么福利待遇,不享有城市居民所拥有的住房、医疗、失业、义务教育、养老等方面的社会福利,也没有被纳入“三条保障线”内。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十多年来基本停留在400-500元/月的水平上。 (5)农民工讨薪难:农民工大部分没有和企业签订合同,不能加入工会,更没有自己的农民工组织,工资被人为地压低,并且被拖欠,农民工讨薪成本高昂,至少收益的三倍[4]。
再次,对农民工的管理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如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各种公共服务规划并没有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存在和需要,对这些人的社会管理费用也没有包括在政府的正常财政预算中。
同时,一些政策和法规也有不完善之处,如《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一些企业经常在试用农民工一至两个月后,以不合格为由将他们辞退。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农民工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从制度障碍的角度。
许多学者把农民工的不公正待遇认为是以户籍为代表的人为造成种种限制,如蔡昉等通过分析测算得出,农村迁移劳动力和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工资差异中,只有24%能够被个人特征的差异所解释,而剩余的76%是被户籍制度和其他一系列城市偏向福利体制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政策带来的[5]此提出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打破这些壁垒,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在21世纪之初,一些省市(如浙江省、宁波市、石家庄市等)颁布了硬性条件,解除农民工的种种限制,农民工的近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6]。
放开限制和降低留城市户口的门槛并不必然带来经济门槛和素质门槛的降低,反而由以前单纯的户籍有形壁垒,转变成了学历、技能、高昂住房费用等的无形成本。因此,是否笼统的提出户籍改革、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就能根本解决这一难题值得商榷 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
有研究表明在非正视劳动力市场中,进城农民工的教育回报并不十分明显,工作年限不仅失去人力资本积累的意义,甚至还影响了收入的增加[7]。人力资本缺失不是农民工处于劣势的唯一原因,社会资本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网络,认为表现为血缘、亲缘、地缘形式原始的“强关系”在低级的劳。
7.农村环境调查报告怎么写
原发布者:大科实用文档大全
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调查报告(一): 前言: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各种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的损毁退化,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环境现状分析: 透过西湖村的环境调查以及其他农村的环境调查资料显示,大致能够分析得到农村的污染现状: 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得当。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农村,各种生产、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现。在街道上,垃圾堆随处可见。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烂酒瓶等,不仅仅影响农业生产,还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及人体健康,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些牲畜的放养造成了村中道路环境较差。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农村的生活污水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是顺着自制的排水沟流到田地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简单,能够自然降解。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断发展,生活污水的成分不再简单,加上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欠缺,同时也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镇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据村名告知,在许鹏村的唯一的一个池塘以前十分清澈,池内常常养有不少鱼类等水生生物,
8.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怎么开头
从改革开放之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这是不可质疑的。从印象中破旧的瓦房到现在农村中各种多彩的房屋,忘记了确切的从哪一年开始一洗当初的贫穷。茶余饭后,老人们议论着如今家乡的变化是当初想也想不到的。当然,在这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诸多领域,内容十分宽泛,众多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连篇累牍。那么这个假期就让我对这个问题做个调查,了解关于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为以后踏入社会做有用的准备。
首先,我调查到以下情况:
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9.中国未来农村发展趋势
小悦互助:未来最大的富贫在农村!不管你信与不信,农村,将是成就未来富翁的沃土!改革开放40年,农民涌向城市,大好良田变荒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方向由农村转向了城市。
工业、商业的发展,让中国经济迅猛腾飞。但是,曾经在世界作为中国最大优势的农业,却一直处于荒芜状态。
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家,从繁盛到衰落,大好良田变荒山,的确令人心痛!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身为右派的女儿,随父进城后很少回乡,但家乡的山水美景,家乡的农田,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因此,我曾写过一篇《鄱阳湖,我们美丽的家园》在2011年获了“中国移动杯”奖。
当时,在农村长大的表妹看了这篇文稿觉得奇怪,她说:姐姐,你太会想象了,我从来没有感觉到我们家乡有你写的那么美。直到2017年,父亲去世,再一次回家乡才知道,原来家乡到处荒山、荒草!我的家乡在江西九江都昌县的鄱阳湖边上,离县城不到两公里,村前一望无际的鄱阳湖、隔路相连的荷花;后靠长长的树林;打开门便闻到阵阵稻花、荷花的芬芳;春季麦苗、油花草,可以说是花红遍地,绿苗无垠,到处鸟语花香…… 因此,父亲走后,我就一心一意把父亲带回家乡。
但是,当我真的回到家乡才知道,这个曾经美丽的家乡,到处都是荒坡野岭,乱草丛生!除了水泥马路,就是无垠的荒草!每次去看望父亲,我们都心惊胆颤地从一人多高的荒草中步履艰难地穿过,望着到处荒草凄凄的农村,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油然而生:我非常后悔把父亲带回了家乡。工业、农业,国之大纲,也是民生之本。
改革开放40年,从分田单干到乡村振兴是中国“三农”得失的深刻反思…… 伟大领袖**把土地交给了农民,也给了农民生活的保障。改革开放土地到户,农民勤耕苦做,年年丰收,生活越来越好…… 但是,这才多长时间?人们富裕了,土地就被遗弃了!这不得不引起深思:我们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触目惊心!中国雄踞世界的农业,是怎样在短短的40年里衰落、凋敝、荒芜的?200年前,英国经济学家琼斯评价中国农业时说:“它所具有的巨大生产力使之鹤立鸡群”,然而最近的中美贸易战暴露中国每人每年进口粮食200斤,还进口大量猪肉、棉花等巨额农产品。
2018年 5月31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被提出审议。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面临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非常严峻,已经不是粮食产量高低的问题:第一,农民绝后。
80后、90后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愿意种田,现在还务农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再过10年,中国可能就没有农民了。
许多远离城镇的乡村,年轻人进城打工,孩子进城读书,已经没有了年轻人,成了留守村,再过几年,就是无人村。第二,荒芜太久。
中国的农田是上千年农民辛苦开垦的,随着农民进城,良田变荒山,农村土地荒芜太久,复耕困难。而靠近市、县、镇的大片良田被工业园区圈占荒废。
第三,盲目创业、沦为房奴。年轻人经商创业等经验不足,被骗很多,不少人背上严重债务,难以翻身。
几代人的积蓄都掏出来买房,大多数人沦为房奴和社会底层。城市化让中国农民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第四,乡村组织垮了,管理虚设。农村干部多为虚设,人心涣散,要想组织起来做点事情非常困难。
农产品质量下降,高产量是化肥农药催生,粮不香,菜无味,还有纛,化肥农药严重超标,已经是不放心食品。第五,生态环境被破坏。
不只是城市和周边的环境被破坏,山区的环境也已经被 破坏。化肥农药板结了土地,随着水流侵蚀山地,很多小生物被 毒死绝种,动物植物多样性被破坏,泉水不能喝。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粮田恢复生产,迫在眉捷!我们现在扩大美国及世界农产品进口,意图是为中国农业的恢复争取时间,把13亿人的饭碗能端在自己手里。农业,国之根本,断粮十天人-死-光!美国正在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其中涉及芯片、粮食和石油。
世界最早的贸易战记录在2700年前一部叫《管子》的典籍里。管子曰:一日断粮饿得慌,三日断粮闹饥荒;五日断粮人晕到;七日断粮国土不保;十日断粮人死光!因此,齐国宰相管仲就使出一些手段,让一些国家为谋取暴利而放弃种粮,然后突然不再供应这些国家粮食,让这些国家断粮,灾民为活命纷纷投奔齐国,这些国家也只好投降齐国。
可见暴利宣传纯属害群之马!拒绝非法金融!发展工业、农业,扎稳国之根基,让社会稳步前进!近年来,随着科技腾飞,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也有不少商家纯粹在胡闹!特别是所谓的金融、区块链等变相的传销行业,是国家发展极大的祸害!2014~2016年是金融的鼎盛时期,也给国家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一支支宠大的“金融队伍”,网络、电话、会务等铺天盖地的宣传,大量灌输了人们一夜之富的暴利思想,它大面积地污染了人们的心灵,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农业、工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本。
未来,最大的富翁将在农村产生!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创建了世界瞩目的奇迹。但由于农民涌进城市,导致了农业的荒芜。
如今,农村现状己引起了国家重视!国家。